倪琳莎
摘要:在能源供應日益緊張,國家大力鼓勵節能減排的大形勢下,專業節能公司與工業企業合作開展合同能源項目,共享節電收益的運作模式日趨成熟。本文重點介紹工業企業合同能源項目的常規運作模式,以及節能效益的評估思路。
Abstract: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the energy suppl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tense and the state strongly encourages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e operation mode of professional energy-saving company and industrial enterprise cooperating to carry out contract energy project and sharing the energy-saving benefit is becoming ma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utine operation mode of contract energy project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關鍵詞:合同能源;運作模式;效益;評估
Key words: energy contract;operation mode;benefit;assessment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2-0056-03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破壞代價,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人民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這樣的結果與經濟結構、增長方式不合理直接相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指出,“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國家實施節約與開發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能源發展戰略”。專業節能公司推廣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具有技術、專業、資金方面的優勢,項目的成功運作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因此,熟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準確的節能效益評估客觀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合同能源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合同能源管理技術通則,合同能源管理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成本的一種市場化運作的節能機制。其實質是一種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降低目前的運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框架下,節能服務公司與用戶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約定節能目標,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融資和節能改造等服務,通過共享節能效益回收投資成本并從中獲取利潤,這種合作模式不僅能降低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風險和成本,而且可以充分調動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
1.1 節能公司為用能客戶提供的服務內容
節能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根據用能客戶的實際需求,為客戶全部或部分提供以下服務項目。
①能源審計;②項目設計;③項目融資;④設備采購;⑤工程施工;⑥設備安裝調試;⑦人員培訓;⑧節能量確認和保證。
在合同期間,節能公司與客戶分享節能效益,收回投資并且得到預期的投資收益后合同結束。合同期間所使用的節能設備、所產生的節能效益全部歸客戶所有。
1.2 合同能源項目參與各方獲取節能收益的幾種主要類型
1.2.1 節能效益分享型
節能改造工程前期資金投入由節能公司獨自承擔,用能單位負責提供用能場合。項目完成后,客戶在一定的合同期內,按比例與節能公司分享項目產生的節能效益。具體比例可以隨著項目達效的年限遞減,通常項目達效初期,節能公司可以多分一些,以優先補償節能公司付出的投資;達效后期用能單位可以多分一些,以鼓勵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
1.2.2 節能設備采購型
用能單位委托節能公司進行節能改造,先期支付一定比例的工程投資,項目完成后,經過雙方驗收達到合同規定的節能量,客戶支付余額,或用節能效益支付。這種方式與節能效益分享型相比,用能單位支付的總費用相對要低一些,而節能公司可以很快收回投資,便于有效地降低運營風險。
1.2.3 節能量保證型
節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由節能公司先期提供,客戶無需投入資金,項目完成后,經過雙方驗收達到合同規定的節能量,客戶支付節能改造工程費用。
1.2.4 運行服務型
客戶無需投入資金,項目完成后,客戶委托節能公司長期負責項目的運行和管理,客戶支付一定的運行服務費用。合同期結束,項目移交給客戶管理。
2 工業企業合同能源項目的常規模式
由于工業企業耗能在全社會總耗能中占比最高,因此合同能源項目運作的重點目標應該著眼于工業企業。工業企業中耗能包含煤、油、氣等一次能源,但更普遍的是以電力為代表的二次能源。本文我們以節電項目為例介紹目前工業企業合同能源項目的常規模式運作模式。
2.1 節能公司選擇合同能源項目合作方
①節能公司必須熟知國家節能政策、及時了解政府主管部門發布的信息與公告,并據此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及業務重點,確保所運作項目符合產業政策,以便獲取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
②節能公司應當積極依靠政府主管部門牽線搭橋或采用其它方式,與有節電要求的客戶進行對接,相互深入溝通,實現信息交流,通過積極介紹成功案例、預期節能效果等取得客戶的信任,初步確定合作意向。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③對節能公司所擁有的眾多成功案例進行復制、推廣,不失為一條高效捷徑。對于有節電意向的工業企業,節能公司可以與客戶充分交流后,組織現場調查。現場調查的主要目的是對可能的節電場合進行勘驗,掌握第一手準確資料,初步研判節電潛力。所謂節電場合,既可以是一個車間、也可以是若干臺大型設備、還可以是某一類型的用電設備。現場調查環節非常重要,調查完畢后,如節電潛力較大,進一步開展后續工作;如節電潛力達不到開發價值,及時中止項目,以消除投資風險。
④簽訂合同能源項目合同。現場調查完成后,如果確認節電潛力較大,有實施價值,合作雙方應盡快簽訂合同能源項目合同,之后按照合同約定,開展后續工作。
2.2 準確統計選定的節電場合在項目實施前的耗電情況
節電場合的耗電情況嚴格意義上應該以一定統計周期內的該場合消耗的電能量為依據。如:對一臺大型水泵實施變頻節電改造,應當在對應的拖動電機配電柜上安裝電能計量裝置,并確認電能計量裝置接線正確、誤差合格。建議至少確定一周以上的統計周期,記錄水泵日用電量。對于因工況改變、意外停電等原因導致的明顯異常數據,予以剔除。最終,根據所記錄的數據計算確定該水泵在穩定工況下的日平均用電量。個別欠規范的節能公司,簡單將用電設備的額定功率乘以使用時間,或者根據用電設備的額定電流折算用電量,將之確定為節電項目實施前的設備用電量。這樣比較容易計算出虛高的預期節電率,直接造成對用能客戶的誤導。一旦引發合同糾紛,會造成雙方誤解,是不可取的做法。
2.3 采購、安裝節電設備
節能公司采購節電設備后,在用能客戶配合下,規范安裝節電設備,并調試設備運行正常。
2.4 準確統計選定的節電場合在項目實施后的耗電情況
節電設備安裝前、后統計方式、方法,統計用計量裝置均應保持一致,以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具有可比性。
2.5 節電量及節電率的確定
按照雙方合同中約定的計算方法、計算公式對節電設備安裝前、后的用電量指標進行分析計算,確定節電量以及節電率。
2.6 按照合同約定,雙方實現節電收益的合理分配。
3 工業企業合同能源項目節能效益評估要點
3.1 簡單項目的節能效益
這里說的簡單項目,主要特指易于計算節能、節電量的項目。如:利用余熱、余壓的發電項目,這類項目,發電量減去廠用電量后即為項目供出電量。項目實施后用能客戶可以少從電網購買相應電量。從而節約購電成本。電力系統可以相應少發、少供這部分電量,實現碳減排,或將節約電量提供給其它電力客戶使用。
3.2 復雜項目的節能效益
所謂復雜項目,主要特指計算節能、節電量比較復雜的項目。如:風機、水泵的變頻改造項目,對比改造前后的電量很困難。因為大多數風機、水泵的運行工況是動態變化的。因此其節電量、節電率只能近似計算。為了不影響節電效果認定的,合同雙方只需要共同確認兩個關鍵點。①變頻改造確實節電了;②節電量的近似計算是基本合理的。
這樣就可以約定一個節電收益的計算分配方法。至于誰多誰少,可以協商處理。
3.3 特殊項目的節能效益
有的合同能源項目實施后,單位時間耗電量不減反增。如:大型電石、鐵合金冶煉項目就存在此種狀況。對冶煉電路短網系統實施無功補償后,短網電壓降得到有效改善,電極電壓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時,電爐變壓器單位時間耗電量反而增加了。對于這類項目,單純地考核日用電量,顯然無法準確評估無功補償的價值和意義。實際上經過改造后,生產一爐產品的時間會縮短,產品單耗會降低。引入這兩個指標評估改造效果,無疑更加客觀。
總體來說,工業企業合同能源項目的節能效益評估十分復雜。原則上,應該立足于較高的著眼點,從技術和管理方面全方位考評,綜合評價其效益。
4 工業企業合同能源項目的運作風險點
4.1 節能公司存在技術風險
即使是十分成熟的案例模式,在節能項目投運并完成節電率測算之前,也無法確保百分之百節電。當節電與完成工藝之間出現了矛盾時,當然不能舍本逐末,片面追求節電而造成整體工藝流程被破壞。
另外,有時節能公司技術判斷失誤,可能造成安裝設備后,出現不節電的失敗案例,導致合同無法執行,給節電公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4.2 合同能源項目合作雙方的誠信風險
合同能源項目是一個長期的合作模式,一般來說少則一兩年,長則十幾年。如果客戶經營過程出問題,就可能無法按照預期指標回收經營效益,甚至可能陷入嚴重虧損的境遇。
另外,用能客戶在合作之初往往對節能技術缺乏認知,雙方基于合同約定能源管理模式后,節能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技術、資金等方面的風險全部由節能企業承擔。待節能項目運作模式步入正軌以后效益逐步顯現,客戶企業發現與節能公司的合作成本遠遠高于企業買斷設備自主運作的成本,于是找各種借口消極履行合同,這樣的例子在節能管理行業俯拾皆是。
4.3 融資難也是橫亙在這個行業前的一大障礙
項目運作之初,節能公司需先期提供啟動資金、采購設備及安裝調試、進行維修保養等一攬子服務,節電收益在后期才能得到回收。因此,先期的充裕的啟動資金對節能公司至關重要。
然而,節能企業大多處于初創期,因存在潛在風險、缺乏擔保而很難獲得銀行貸款。節能公司出讓的是技術,擁有的只是未來的收費權和現金流,而商業銀行看重的,恰恰是土地、廠房等能夠作為抵押的資產。這是造成節能企業貸款難的最根本原因。
5 未來的前景展望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目前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導致能源消耗總量過大,長此以往,嚴重影響可持續發展,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另外,工業企業對節能降耗的渴求,使中國節能環保產業潛在市場空間巨大。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在中國雖然起步較晚,但巨大的市場潛力使得合同能源運作模式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于海濤,范鵬翔.合同能源管理在包鋼節能改造的實踐[J].包鋼科技,2016(02).
[2]李麗,梁福琪,秦全德,李欣.合同能源管理運營模式選擇的指標體系構建研究:基于項目層面[J].項目管理技術,2015(10).
[3]黃娜,魯冰山.基于能源托管的電網企業節能服務運作模式研究[J].貴州電力技術,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