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在互聯。網絡之花紅勝火,烏鎮河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烏鎮。”11月16日至18日,主題為“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烏鎮召開,烏鎮再次喜迎中外嘉賓,共襄網絡盛會。
自接入國際互聯網22年來,互聯網深度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引領中國踏上了更為廣闊的國際互聯網舞臺;2015年,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讓中國呈現出大國擔當和自信,習近平主席站在人類前途與命運的戰略高度提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直面世界互聯網發展的共同問題,成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亦成為全球共識。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緊緊圍繞習近平主席治網主張,突出大會主題,搭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10月12日在就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有關情況及籌備工作進展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要通過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進一步加強和加深互聯網領域國際間的合作,以習近平主席“四項原則”“五點主張”為指引,引領全球互聯網共謀發展大業,積極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的變革,推動構建網絡空間的命運共同體,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四項原則”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互聯網對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的問題日益凸顯。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指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應該堅持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這“四項原則”。
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不搞網絡霸權,不干涉他國內政,不從事、縱容或支持危害他國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維護網絡安全不應有雙重標準,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
借用“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的古語,習近平主席指出,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必須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理念,擯棄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觀念。同時,他再次強調要“依法構建良好的網絡秩序”,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一論述引起海外專家的關注和共鳴。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安德魯·路易斯認為,如果要實現互聯網的安全,必須所有國家都能夠達成共識,各國都應該放棄自己的強權或霸權。
“四項原則不是挑戰的,也不是對抗的,而是建設性的,習主席的主張必將載入互聯網發展史冊。”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則表示。
美國智庫東西方研究所的網絡政策專家格雷格·奧斯丁說,習主席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講話極其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在網絡安全方面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習主席呼吁加強網絡外交,各國都需要在網絡空間加強規范,進一步在網絡安全方面更加有力地合作,否則網絡空間不會有安全可言。
一個和平、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國平發表《推進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中國的使命》評論指出,如何有效地治理互聯網,建設完善適應時代需求的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是當今世界各主要行為體面臨的共同挑戰,也是時代賦予中國的使命。
“五點主張”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在大會上提出“五點主張”: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既是人類已經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一事實的邏輯結果,也是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的必然要求。沒有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網絡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的問題就不會得到解決。專家指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勾勒出了“中國網絡觀”的藍圖。
互聯網之父、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國際互聯網名人堂入選者羅伯特·卡恩指出,習主席的“五點主張”是一攬子闡述,表明了互聯網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共同家園。互聯網是沒有國界的,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所有人共同承擔責任。
“互聯網作為一把雙刃劍,利弊同時存在。”阿拉伯國家聯盟駐華大使加尼姆·希卜里說,我們應該互聯互通,共同協作,將互聯網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優勢最大化,同時也要預防和控制其發展所帶來的弊端。
夏威夷大學教授理查德·泰勒則表示,人們越來越依賴互聯網,對于互聯網的治理也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期許,舉辦國際會議讓大家討論要制定怎樣的規則來滿足不同的需求,這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全世界共同努力,互聯網才會變得更好,這也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在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個愿景中,中國正承擔并履行著自己作為網絡大國的責任擔當與歷史使命。中國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為世界搭建了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開放平臺,一個讓世界傾聽、了解中國的分享平臺,正是從大局、長遠出發,為構建嶄新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做出的新貢獻。
“互聯網之光”照亮世界創新共贏的未來
創新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是互聯網發展最顯著的特征,國際競爭的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統計,近兩年技術創新的成果有80%來自互聯網領域。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期間視察“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時指出,要用好互聯網帶來的重大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也充分釋放了推動中國和世界互聯網創新發展、開放共享的有力信號;10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網絡強國戰略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網絡信息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新領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
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面對世界經濟復雜的形勢和風險挑戰,需要各國合力推動,共同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國平發表《把互聯網作為謀求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方向》評論指出,創新驅動是動力之源,推進網絡強國戰略首先要在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上尋求新突破。讓互聯網之光點亮人民的生活,它也就必然能照亮國家的未來。
我國已經擁有7.1億網民、400多萬家網站,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絡,固定寬帶覆蓋全國所有城市與鄉鎮,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與網絡零售交易額規模躍居世界第一……巴西Psafe公司(巴西的一家反病毒安全軟件廠商)首席執行官MarcodeMello表示,中國互聯網這十年特別是最近五年的進步,讓他印象深刻。
據悉,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將集中展示中國互聯網發展成就和全球范圍內互聯網技術成果,近300家中外知名互聯網企業將各展所長。大會首次推出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將充分匯集和展示全球最領先、最前沿的一批互聯網新技術新成果。
“一鎮一盛會,一網一世界”。“烏鎮時間”將再次開啟,人們期待著中國平臺服務世界,中國智慧啟迪世界,在合作共贏中開啟世界互聯網“美美與共”的大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