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 睿 劉瀟苑
基于“營改增”下的小區配電工程稅收籌劃
鞠 睿 劉瀟苑
2016年5月1日,我國實行全面“營改增”政策,建筑安裝業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企業的稅制、稅負、稅務管理和資金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本文通過分析工程收入、稅率的選擇、供應商和分包商的選擇對“營改增”稅收的影響,設計出“營改增”下小區平方米收費工程計稅方法選擇模板,以便指導未完工工程的計稅方法選擇、以后新開工工程總包和分包合同的簽訂以及供應商的選擇。
“營改增” 稅收籌劃
(一)稅收籌劃的背景
2016年5月1日,建筑業實行“營改增”,由于稅收征管模式發生重大變化,企業對會計核算、財務決策要做出及時調整,財務人員需要了解并利用好國家在稅改過渡時期的優惠政策,對于不同稅率和征收率的服務要做好分別核算,稅負、財務指標等數據的變化要做好充分的分析。
(二)稅收籌劃的動因分析
第一,需要考慮增值稅相關的所有的優惠政策充分利用這些優惠政策進行增值稅納稅籌劃。第二,需要考慮兩個因素:計稅依據和稅率,增值稅的稅率越低,計稅依據越小,應納稅額也就越小,或者降低兩者其中之一,都可以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第三,需要考慮上下游企業:企業進行物資的購買以及工程分包過程中,在選擇供應商和分包商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般納稅人,也可以選擇小規模納稅人。但是選擇不同的供應商及分包商,所取得的增值稅發票不同,進項稅額也會有差異。
(一)稅收籌劃的研究方法
1.稅率的選擇
確定老項目的稅率:對于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屬于老項目,需要確定是采用簡易辦法交納增值稅還是選擇一般計稅方法交納增值稅。比較二種情況下,應以應交稅費的多少來選擇稅率
假設合同金額為A,2016年4月30日前收款為A1,4月30日后收款為A2,則A1+A2=A;工程概算中物資款為B,分包款為C。2016年4月30日已入賬物資款為B1,分包款為C1,2016年4月30日以后項目部門預計的物資款為B2,分包款為C2。則B1+B2=B,C1+C2=C。不考慮其他費用。
一是按照簡易計稅辦法選擇3%的稅率。
2016年4月30日前的稅費=(A1-C1)*0.03*1.12
2016年4月30日后的稅費=(A2-C2)/1.03*0.03*1.12
總 稅 費T1=(A1-C1)*0.03*1.12+(A2-C2)/1.03*0.03*1.12
二是按照一般計稅方法,分包商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由于分包商多數采用簡易計稅方法交納增值稅,這里我們默認開發商選擇的稅率為3%)。
2016年4月30日前的稅收=(A1-C1)*0.03*1.12
2016年4月30日后的稅收=[A2/1.11* 0.11-C2/1.03*0.03-B2/1.17*0.17]*1.12
總稅費T2=(A1-C1)*0.03*1.12+[A2/ 1.11*0.11-C2/1.03*0.03-B2/1.17*0.17]*1.12
三是比較T1與T2的大小。
如果T1<T2,則選擇簡易計稅方法交納增值稅
如果T1>T2,則選擇一般計稅方法交納增值稅
2.供應商的選擇
當該小區配電工程選擇簡易辦法計算交納增值稅時,由于進項稅不可以抵扣,應選擇含稅報價低,經營規模大、信譽度好的供應商。當該小區配電工程選擇一般計稅方法計算交納增值稅時,一方面,供應商能否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能否抵扣直接影響成本;另一方面,進項稅能否抵扣直接影響計入損益的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的金額。因此,在選擇供應商時應考慮是否可以進行充分抵扣進項稅。
本文采用綜合成本的概念,即采購的綜合成本=不含稅成本+(銷項稅額-進項稅額)×(1+城建及教育費附加稅率)
通常建筑企業采用兩種比價基礎,即以供應商的不含稅報價作為比價基礎和以供應商的含稅報價為比價基礎,本文以含稅報價作為比價基礎。
含稅報價相同的供應商選擇:選擇經營規模大、信譽好的供應商;選擇增值稅稅率高的供應商。含稅報價不同的供應商選擇:由于不含稅成本不同,同時成本相關的進項稅抵扣直接影響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最終對利潤也產生影響。我們通過測算各類供應商之間的報價平衡點,對供應商做出選擇。
假設某小區工程業務的銷項稅為Y,材料供應商有一般納稅人供應商甲,甲提供17%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有小規模納稅人供應商乙,乙提供3%稅率的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供應商的報價(含稅)分別為A、B。以下計算綜合成本相等時每兩個供應商之間的報價平衡點:
選擇供應商甲的綜合成本=選擇供應商乙的綜合成本。其中,綜合成本=不含稅報價+(銷項稅額-進項稅額)×(1+城建及教育費附加稅率)

平衡點為B÷A=86.55%,即:小規模納稅人的含稅報價=一般納稅人的含稅報價的86.55%時,企業的綜合成本相等。
3.分包商的選擇
一是簡易辦法:應選擇經營規模大、信譽度好的供應商。
二是一般計稅方法:
在含稅報價不同的情況下,我們通過測算各類供應商之間的報價平衡點,對供應商做出選擇。
假設某公司小區工程業務的工程款為Y,分包商存在三種候選人,一般納稅人分包商甲,甲可以提供11%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有一般納稅人簡易征收分包商乙,可以提供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有小規模納稅人分包商丙,丙提供3%稅率的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分包商的報價分別為A、B、C。以下計算綜合成本相等時每兩個供應商之間的報價平衡點(B和C都是提供3%稅率的專用發票,我們只比較A和B):
選擇分包商甲的綜合成本=選擇分包商B的綜合成本。

平衡點為B=84.04%A+8.51%Y,即:一般納稅人簡易征收或者小規模納稅人的含稅報價=一般納稅人的含稅報價的84.04%與總包工程款的8.51%之和時,企業的綜合成本相等。
(一)加強對稅收政策的理解
公司應組織財務、業務人員,進行相關的稅務知識的培訓,內容主要可以包括現行的增值稅相關的政策和建筑業“營改增”的增值稅政策。最大限度地滿足建筑企業相關人員的“營改增”相關知識需求。
(二)加強對財稅人員的專業培訓
由于“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小區配電工程由原來的營業稅核算模式改為現在的增值稅核算模式,這對會計核算以及納稅申報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會計、稅務會計應加強對小區配電工程核算模式以及建筑業“營改增”政策的研究,形成規范統一的會計核算模式以及納稅申報的填列方法。
(三)提高業務人員工程概算的準確性
由于工程概算會影響老工程的稅率的選擇,同時會影響新工程資金安排以及月度的納稅申報,這就要求業務人員通過對以往工程的規模,施工方案,供應商、分包商的比較,提高工程概算的準確度,促進財務人員做出較合理的稅收籌劃。
(作者單位為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淮北供電公司)
[1] 靳娜娜.淺談增值稅稅收籌劃[J].現代經濟信息,2011.
[2] 彭清清,泮靜怡.我國建筑服務業營改增稅制設計研究[J].國際商務研究,2013,34(4):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