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清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職場要面對競爭的同事關系、強勢的上級關系和多元的群眾關系,有人為此而困頓迷惑。國學好比迷霧中的燈塔,能撫慰你疲憊的身心,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走出苦痛和糾結的泥潭,步入柳暗花明的世界。
關鍵詞 國學 智慧 人際 職場
大學生從五彩斑斕的象牙塔,走入充滿競爭的職場,大都會有短期的不適應,甚至成為一種難以釋懷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人際關系的困惑和羈絆,不僅影響工作效率,還會影響健康和未來發展。要化解這些心理壓力,需要有足夠的人生智慧,而傳統國學恰恰蘊含了許多先賢為人處世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撥開迷霧,走出人際沖突的泥潭。
一、人際困惑一:同事關系
同事關系最容易糾結,在合作與競爭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是一個大學問,需要較高的情商和修養。
第一,老同事倚老賣老問題。一般老同事對新任公務員比較包容,向對待自家的孩子一樣,愿意傳授一些工作經驗和生活經驗,即便年輕人比較冒失也會給予善意的提醒,所以彼此關系相對比較融洽。但也有個別老同志倚老賣老,感覺自己船到碼頭車到站,經常把事情退給年輕人去做,加重年輕人的負擔;有的自己升遷無望,工作中帶著負面情緒,故意刁難年輕人;有的喜歡按照老經驗辦事,聽不進年輕人的建議,也會造成合作上的難度。
第二,年輕同事問題。年輕的同事因為年齡相仿,容易溝通,時常會一起聊天、唱歌、打球甚至外出旅游。但是正因為年齡相仿,都對理想充滿了憧憬,對彼此的進步比較敏感,更容易采取不合作或者拆臺的做法,個別性格偏狹者甚至反目成仇。諸如:你工作很努力,工作成績也不錯,但在考核中你發現很多同事沒有投支持票;你在單位非常受到領導的重用,但很多年輕的同事們都有意孤立你;有的同事總是搶著做你職責范圍的工作,并且還總是主動到領導面前匯報工作,搶占你的工作成績;你是一項工作的負責人,你安排同事一項工作,同事覺得工作很難,最后沒有做好,被領導批評,同事覺得是你在做小人;領導安排負責和相關部門合作某項工作活動,由于時間緊,活動方案沒有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引起其他部門的不滿;同事跟你一起考到單位,但他把你當成競爭對手,對你不友好,處處和你作對。
破解之策:同事關系產生的困惑。
第一,敢于面對矛盾的存在,《論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葉子,由于每個人的遺傳因素、成長環境、價值取向、利益訴求不同,必然導致行為方式的不同。受到同事的誤解、刁難,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孔子教導我們“人不知而不慍”才不失君子的風度。《周易》曰:“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在田野上,亨通;有利于渡過大河急流。卓爾不群,潔身自好,難免遭受排斥打擊,即便滿腹才學也事步履維艱。明代朱棣時期的解縉才高八斗,但喜歡嘲諷同僚,諸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結果屢屢遭受貶斥,最后為奸人所害。
第二,應該采取和諧友善的態度,不能激化矛盾。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便有矛盾也要想辦法溝通。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挑釁,采取禮讓的態度,換來了廉頗的負荊請罪,最后兩人成為刎頸之交,共同捍衛了趙國的尊嚴。《菜根譚》更進一步闡釋:發覺被別人欺騙時,不要在言談舉止立刻暴露出來;受人侮辱時,也不要立刻怒形于色。一個人有吃虧忍辱的氣度,在人生的旅途上自然會妙趣無窮,對前途事業也會一生受用不盡。清代大儒方苞的總結頗為深刻:“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簡默者壽。故仁者壽。”即性情溫和、本性善良、胸襟寬闊、言語簡明扼要的人,就是充滿仁愛的人。同事之間要互相幫襯,不可勾心斗角。幫助別人也就等于給自己多留了一條后路。《弟子規》有言,“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這句話非常適合處理當下的同事關系。
第三,要主動溝通。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同事之間有了隔閡,應該積極化解,通過一起運動、娛樂進而推心置腹的交換意見,一定能夠找到彼此的契合點,走上良性的合作關系。古語曰: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只有良好的同事關系才能助推你的事業。沖突一旦發生了,沉默是不對的,事后溝通越早越好,時間拖得越長,雙方心理上的芥蒂越深,化解起來就越麻煩。交換看法不一定要分出對錯,關鍵是把事情說開,不要因此種下心結。
第四,養成低調謙虛的態度。《菜根譚》:得意而張狂是招災惹禍的根苗。得意而張狂還是摧毀心志的利器。因此,與其感嘆事態炎涼,不如做一個謙遜有禮的人。蘇軾也有類似的感慨: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啟示人們要放棄小聰明,才能贏得大智慧。中國的傳統思維中,人們更愿意扶助示弱者,漢代的劉恒、清代的咸豐在皇位的競爭中考的就是以柔克剛。孟子曰:其進銳者,其退速。在仕途上高歌猛進,勢必折戟沉沙。
第五,要學會寬容忍讓。唐朝著名詩僧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這個對話意味深長,告訴我們在面對同事的嫉妒、排擠甚至陷害,不要針鋒現對,應該學會迂回戰術,保存實力,尋機突破。弘一法師也有類似的說法: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語氣能防,不如能化。
第六,適當保持距離。孔子認為,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好的,所謂“過猶不及”。孔子的學生子游說:“朋友數,斯疏矣。”意思是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同事之間的潛在競爭在所難免,對方的隱私不必打聽,自己的事情也不可示人。《菜根譚》說得特別直白,對小人要勤打招呼,少說話;不主動來往,但不拒絕來往;不深交,但不絕交;可以給予好處,但不能占小人便宜。不要進小人圈子,也不讓小人深如自己的領域和心靈。要學會“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這樣就不會招致禍患。
二、人際困惑二:上級關系
剛進入一個單位,大部分年輕人對于領導往往帶著崇敬的心理,希望通過努力得到領導的厚愛甚至提攜。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領導的形象隨著近距離的接觸,似乎從平易近人慢慢變得不近人情。
第一,脾氣大,經常愛訓斥人,甚至喜歡用威脅的口吻說話,諸如“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有的干脆說我要讓你落聘,我咳嗽三聲你們就卷鋪蓋走人,直接損傷人的自尊心,帶來不安全感。
第二,處事不公平,喜歡搞小圈子,獲得提拔重用的總是那些和他關系熟絡的,經常讓老實人吃虧,和他非親非故者只有干活的命。
第三,業務不精通,卻喜歡雞蛋里挑骨頭,甚至前后矛盾,需要推倒重來,加重下屬負擔。
第四,領導班子內部的不團結,讓下屬無所適從。
第五,不夠寬容。諸如:你出現了重大失誤,領導不再信任你,只讓你跑腿和做些雜事。第六,喜歡空頭允諾,口惠而實不至。有的領導為了調動下屬積極性,經常開空頭支票,讓少不更事者趨之若鶩,到時就否認抵賴,用政治權威壓服,令人無語。
破解之策:
第一,尊重服從。領導再嚴厲、武斷、偏心、偏愛、錯愛、分歧,都不能采取對抗的方式,否則只能以卵擊石,讓自己深陷窘境。《孔子家語》教導我們:對人尊敬可以獲得人們的喜愛,對人忠實可以與人和睦相處。其次要換位思考。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領導也是血肉之軀,也有各種負面情緒,當承受各種壓力時也會表現出喜怒無常、口無遮攔甚至咄咄逼人的一面,作為下屬不能過多計較。《周易》曰: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有利。意思是強壯好斗的公牛因頂觸籬笆而掛住了角,既不能后退也不能前進。作為下屬如果意見和領導不一致事,切不可頂撞領導,要學會忍耐。
第二,到位而不越位。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說:“君子思不出其位。”這些先賢反復告誡人們不可自作聰明,作出逾越本位的事情。三國時的楊修就犯了曹操的大忌。職場人員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合適的角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為其所當為,止其所當止。
第三,要尋求適當的溝通方式。自己懷揣理想和愿望,應該主動向領導匯報,以探討工作的方式讓領導了解自己的長處,并且在適當的場合展現自己,獲得領導的賞識。有時酒香也怕巷子深,適當推介自己也是相當重要的。領導一時的冷落就向隅而泣,或者自暴自棄都是不可取的。西漢時的賈誼盡管有滿腹的才學,不能調整低落的情緒,最后郁郁而終令人惋惜。
第四,是不要隨意評價領導。古語曰: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背后評論領導會影響領導的形象,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荀子曰:“為下則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窮也。”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要隨便非議領導,否則一定讓自己的人生遭遇窘境。比干一片忠心卻被紂王剜心而死,司馬遷為朋友仗義執言結果遭受奇恥大辱,清代的戴名世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斷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指望所有領導都像李世明那樣寬宏大量、海納百川實在幼稚。漢代的張良、明代的劉伯溫這么聰明睿智,遇到尖銳的問答都只能隱而不答,保全自身為上。雖然現在是清平社會,領導不敢隨意生殺予奪、打擊報復,但是慣用的冷落、棄用手段,足以折斷你理想的雙翅,貽誤你發展的大好時光,擊碎你的人生愿景。
第五,說話要注意場合和時機。孔子的學生子張向孔子討教如何獲得俸祿,其實就是如何獲得晉升的機會,孔子告訴他,在和領導相處時要注意察言觀色。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也許你的建議和規勸是積極的,但是假如不根據領導的心情,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第六,涵養寵辱不驚的心境。職場的升遷是需要機緣的,有人順風順水,有人偏偏就遭遇千回百轉,這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境。得到領導垂青、提攜、重用固然可喜,但也不值得高興過頭;遭到領導漠視、冷落,也不用顧影自憐。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被重用是福,受人尊敬,同時也潛藏風險;被人冷落是禍,同時也換得悠閑自在。《菜根譚》有云: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云卷云舒。閑暇之余,能夠欣賞花開花落、云卷云舒,未嘗不是人間一大樂事。年輕干部在人生之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成長的煩惱、矛盾的碰撞、利益的沖突甚至挫折的考驗,一定要把視野放遠、把胸襟放寬,始終保持豁達從容的心態,這樣才能在成長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