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本文介紹了西控公司60分廠在適應管理精細化、精準化的進程中,踐行“三種意識”價值觀,通過平衡計分卡落地牽引,借助SQCDP系統可視開發,分層例會,精益管控,快速解決管理問題,以確保標準高效運行。
關鍵詞 三種意識 SIPOC原則 長效機制
一、背景
隨著市場的發展,管理精細化、精準化是企業發展的趨勢,作為國有企業,順應市場變化,滿足顧客需求,打造高精尖制造企業,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西控公司近年來提出以“危機意識 責任意識 問題意識”為導向的“三種意識”價值觀,旨在提升核心競爭力,建立規范標準制造企業。作為精密殼體組合件加工為主的60分廠,踐行“三種意識”目的即為平準運行,順暢產出,落實到具體工作宗旨則是履職盡責,凸顯問題,快速解決,以確保標準高效運行。
近年來,60分廠結合自身特色,全面開展精益制造模式體系建設,引入多種管理創新工具,各領域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現已初顯成效。但隨著管理的深入,各管理工具雖應用良好,但整體效能的發揮不夠,且協同性不足。為全面提升分廠產能,建立規范標準管理體系,60分廠結合“三種意識”,明確以問題為導向,建立管理體系,以平衡計分卡落地作為體系框架,結合管理創新工具包,輔以班組建設等民主管理手段,將各項管理工具明確解決目標和路徑,使管理方法目標統一化、體系化、系統化、整體化和協同化,建立以問題為導向的管理體系。
二、內涵
通過平衡計分卡落地牽引,貫通上下;生產計劃能力平衡模型自下而上,反映問題;班組建設搭建平臺,落實工作;SQCDP系統全員參與,凸顯問題;分層例會逐層上報,快速響應;精益管控平臺顯現問題,實時監控;QCD會議持續改進,監督落實;標準作業監督檢查,規范指導;流程梳理完善體系,標準管理;薪酬改革激發熱情,提升士氣…管理創新工具的全面應用,以快速響應解決問題為目標,利用長效化的可持續改進機制,借力可量化的班組建設民主管理模式,形成全員參與管理的良好氛圍。通過對以問題為導向的管理體系的搭建,構建以精益思想和精細管理為核心的高效制造企業,促進分廠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最終實現精益化生產現場的目標。
三、做法
(一)踐行文化,三種意識指明方向,思想引領保證體系
深入貫徹理解公司提出的“三種意識”文化理念的核心和內涵,將“問題”作為一線機加分廠落實“三種意識”的根基,以問題解決踐行責任,以問題消除挑戰危機。明確指導思想和目的,通過企業文化宣貫,使全員明白其內涵和意義,明確長存“三種意識”,直面危機和挑戰,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即為建立一套長效保證的發現問題、消除問題的管理體系,即構建以問題為導向的機加分廠管理體系。用“軟實力”凝心聚力,達到“上下同欲”的效果,確保體系建設得到認可,全員參與,有效落實。
(二)自上而下,明確四級管理層級,促進管理體系落地
管理精細化、精準化是現代企業的要求,縱觀分廠組織機構,明確分廠級、工段級、班組級、工位級四級管理層級,明確責任主體和責任人。選擇平衡計分卡及生產計劃作為貫通上下,細化考核標準,明確考核內容的有效工具,通過建立分廠內外部計分卡,貫徹落實年度重點工作;制定各工段(室)指標責任書,明確管理基線,將問題點前移,及時發現糾偏;細致分解分廠級計劃,緊抓重點長線任務,平衡瓶頸資源,作準做實做細周計劃日班產,嚴管控細考核,實現以指標承接聯動上下,以任務牽引暴露問題的管理模式。
(三)自下而上,凸顯問題及時糾偏,確保問題快速解決
企業的管理體系搭建是從上而下的,而問題的發現和反饋卻是自下而上。通過平衡計分卡落地分解,建立可量化的四級考核制度,特別是作為關鍵控制過程的“班組”,通過承接重點任務指標,量化考核要求,以“班組達標”來確保“分廠指標結果”有效完成。同時明確問題關注點,梳理可造成任務拖期的各類過程指標,按照指標類別分為SQCDP五類,借助SQCDP系統可視開發,分層例會,精益管控平臺,QCD持續改善這些工具,規范問題發現,問題上報,問題解決機制,將掃清“暗礁”的道路理通順,從而確保“平準”、“順暢”。
(四)上層帶動,規范標準管理模式,保障體系有序運行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企業的管理也是如此。新的管理模式的實行,必須要從頂層策劃,頂層貫徹。在分廠各級管理者包括班組大員及重點崗位中全面實行管理者標準作業,確保任務明確,檢查規范,考核到位;建立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分析機制,按規定周期總結,及時暴漏問題,實時糾正偏差;建立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制,將領導業務域劃分至班組、工段,親自參與其中,并鼓勵班組、工段自主開展形式各異的活動。
(五)持續改善,梳理流程薪酬改革,建立長效改進機制
企業的發展和體系的搭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在初步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管理體系后,需不斷持續改進,點滴改善才能形成長效機制。認真梳理分廠各級作業流程,明確流程清單,識別重點流程,以SIPOC原則對流程進行逐一評審,優化,以流程顯性化,執行表單化,行動規范化來實現管理的精細化、標準化。同時輔以薪酬改革,適應新形勢,激發員工積極主動性。
四、成效
自建立以問題為導向的管理體系,分廠各項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總工時較上年度增加2.2%,工人完成工時增長6%,在制品占用下降21.13%,關鍵生產指標完成率提升39%。同時規范、標準了管理體系,有效有何各項管理創新工具并快速見效,建立了問題快速反映機制,持續改進機制,分廠產能得到較大提升。
參考文獻:
[1] 汪中求等著.精細化管理[M].新華出版社.
[2] 梁曉康.基于SQCDP可視化管理生產控制模式的應用研究[C].中國航空學會管理科學分會2015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