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羅天下
我們需要“學而思”嗎?
近日,一篇《瘋狂的學而思,瘋狂的校外培訓!》的文章在各大網絡媒體上瘋轉,引發了諸多熱議,有批評、有無奈。學而思,多么好的寓意,卻是許多同學的噩夢,是好多家長眼中的一個不愿推開又不得不進的大門。
所有家長都知道現在的孩子負擔重,然而他們還是不斷往孩子身上施加壓力,為什么?原因太復雜,但其中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江蘇省無錫市天一中學校長沈茂德說的,孩子的發展本是需要寧靜致遠的,但很多家長卻在“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鼓噪中失去了教育的理性與耐心,模糊了“起點”與“終點”的區別,用“百米沖刺”的方法讓稚嫩的幼童沖刺在馬拉松長跑的路上。并不是孩子們不想學習,而是我們過早、過多、過重地給予了孩子們學習的功利目標;并不是孩子們天生無德,而是在孩子的成長中,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過多地關注了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培養,而大大疏忽了不可量化、不可考試,但潛伏在人的內心的“核心素養”的培育……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同學們學會了自主學習并主動學會反思所學的東西,那還用得著什么學而思嗎?
剁手與吃土
自從阿里巴巴將原是光棍節的11月11日變成狂歡購物日,“剁手”與“吃土”這兩個詞就在網上流行起來,并周而復始地在每年“雙11”左右出現。“剁手”就是指在購物時極其熱情,當付完款冷靜下來才發現自己花了許多,甚至超出了承受范圍,于是自嘲要剁手。
吃土就是形容“買買買”后窮得只能吃土了。有愛鉆研的小伙伴考證,吃土源于漫畫《博麗靈夢》,主角靈夢就是因為窮在食物里放土吃。后來,Cosplay界的大神用吃土自比玩cos太燒錢,窮得要吃土,再后來才逐漸流傳開來。
翻轉的雨傘
英國一位61歲的大叔因為丈母娘每到下雨天就抱怨,雨傘收進屋后,傘面的水會弄濕地板。于是他運用所掌握的數學應用和精密工程方面的知識,對傳統雨傘進行全新升級改造,前后經歷了兩年時間,他拿出了一把顛覆傳統的反向折疊傘,不論是結構的設計還是材料的選擇都生動地詮釋了“完美”二字。
印度人又開掛了
在印度卡納塔克邦古爾伯加,有一位28歲的理發師掌握了一門絕技——用蠟燭理發。一手拿梳子,一手拿蠟燭,燒掉客人不想留住的頭發,然后幫客人洗頭,香噴噴的洗發水去掉燒焦的味道,理發就結束了。據說這一手藝吸引了當地許多人的追捧,男女老少爭相前來體驗這一看上去瘋狂的手藝。
家長永遠分不清解釋和頂嘴,你解釋就是頂嘴,你再說一句就是抬杠。
超級月亮的那些事
11月14日,農歷十月十五,全國多地迎來了據說是自1948年以來距離地球最近的滿月,大家都叫它“超級月亮”或“最大月亮”。其成因是月亮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不是正圓形,有近地點和遠地點之分。據美國宇航局介紹,月球軌道平均距離地球384400公里,當月亮運行到離地球最近的點恰好又趕上滿月時,就出現了“超級月亮”。本次滿月時月亮距地球約356508公里,在天空中會比在遠地點時增大14%,亮度高出30%。據說下次再出現這么大這么亮的滿月要等到2034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