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孫穎浩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二軍醫大學校長,全軍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長,長海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
為全民健康而奮斗,這已成為國人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醫學科普擔負著重任。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本是“一體兩翼”,不能偏廢。把醫學領域的創新成果及時普及到老百姓當中,并讓他們受益,這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與職責。我的理解是,科普工作體現的是醫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情懷,是一件頂天立地的事。
多年來,我在泌尿外科門診給患者看病中了解到,很多患者來這里就診前,曾受到前列腺疾病虛假醫藥廣告的欺騙,他們一年打工掙的兩三萬元輕而易舉就被騙了。非但病沒看好,生活都成了問題。鑒于門診時間有限,我會把關于前列腺疾病的常見問題打印出來,讓患者自己帶回去看,以幫助他們形成正確和科學的防病治病觀念。后來,我把這些內容匯編成一本叫《前列腺疾病100問》的書。這本書多次重版印刷,為眾多患者解決了不少的困惑。
醫生做科普并不容易。我國知名的泌尿外科大家吳階平院士曾形象比喻說,醫學科普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并不是說不講醫學道理、向患者胡亂科普,而是要求醫生要有和各類患者打交道的能力,說的話能讓所有患者都聽得懂。我的導師、泌尿外科專家馬永江教授也說:要想做個好醫生,就要把疾病的前因后果讓馬路上走的人、菜場買菜賣菜的人都能聽懂。這些老一輩醫學家的話語重心長:醫生做科普一定要講對象、接地氣!
從普通老百姓或者患者角度來講,一定要懂得尊重醫學、學會理解醫療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科學知識,養成健康的觀念和行為。患了病要認真對待,不要被疾病擊垮。即使很多疾病不能徹底根治,醫生也總會想些有用的辦法,如控制病情進展、緩解癥狀等。要用科學的態度看待醫學,既不要“神化”,也不要藐視醫學的作用。患者還要學會和醫生交流,并配合醫生的治療。另外,很多疾病防治的理念都是相通的,比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合理飲食、適度鍛煉、心理平衡、科學就醫,等等。當然,還要遵從醫囑,根據所患的疾病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手段和康復措施。患者能理解和做到這些,醫生科普工作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醫學科普工作上承國家戰略,下造福于民,是頂天立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