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正
摘 要: 在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是引領學生進入物理知識大廈的第一個臺階,是調動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培養其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對學生在物理領域的進一步深造有著重要作用。應該穩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中學物理 學習積極性 教
一、正確引導,增強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學習興趣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睏钫駥幉┦恳舱f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實驗是增強學生興趣的重要環節,觀察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這是理解概念和規律的必要基礎。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為了鼓勵學生多動手,盡可能增加動手機會,有的演示實驗可以采取邊講邊實驗的做法,以利于學生更好地觀察現象,提高實驗能力。教學中可創造條件將有些演示實驗變為隨堂實驗。為增加學生動手機會,課本中設了“做一做”欄目,介紹簡單易做的小實驗。既可以鼓勵學生多動手,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而多數學生有一種不良習慣,誤認為要交的才是作業,否則就可不做。為此這些小實驗我們須嚴格要求或幫助學生獨立完成。有條件的,在不過多增加負擔的前提下,還可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內容設計一些實驗。這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是一舉多得的好事。為了使學生理解、接受物理教學內容,要讓學生一直對物理學習有興趣。
教師自身應具備淵博的知識及很高的人格魅力,對教材有真知灼見,能于平凡中見新奇,這樣學生心中才會有一種安全感,覺得面對老師時心中的疑問都可解決。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之情,樂意聽教師上課,從而事半功倍。
其次,師生之間應建立良好的情感。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刻苦鉆研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啟發他們正確理解,掌握物理規律,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二、多給學生觀察、實驗的機會,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
“安排自己去學習那些適合于我的求知欲和興趣的東西,我以極大的興趣聽某些課”。這是愛因斯坦的一句表白,一個科學家的研究是以他對所研究領域有高度興趣作為前提的,而學生優異成績的取得是以他們對所學課程的興趣為基礎的。讓學生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過程,極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優化知識結構,直接啟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形成客觀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科學實踐能力,恰好起到這個作用。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生的第二課堂。重視第二課堂,對發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具有重要作用。課外活動形式很多:組織課外閱讀、開展科技制作比賽、進行小專題研究、調查訪問等。如學了“光的折射”后,布置“海市蜃樓是怎么回事”的題目;學完“物態變化”布置“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這樣的題目,讓學生利用圖書、網絡等方法查找。學完“光學”后,在課外小組活動中指導學生利用牙膏盒、透明紙、蠟燭、縫衣針等研究“小孔成像”,并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成像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然后由學生自制“小孔照相機”。學習密度知識的應用后,布置學生訪問農民,請教選種方式,向他們學習配制選種溶液的方法,并盡可能參與選種活動。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僅能擴寬學生知識面,更能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持久,發展為更高層次的熱愛。
除此之外,學生都具有活潑、好動、好勝和積極上進的心理特征,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能充分誘發學生的熱情,始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習激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時組織學生做一些有關物理知識的游戲。游戲以豐富多彩的內容,生動活潑、有趣的組織形式受廣大學生歡迎?!霸⒔逃跇贰斌w現的就是輕松、活躍的游戲活動方式在教學中的合理運用,使枯燥乏味的知識積累的動態流程變成生動有趣的潛移默化的生成過程,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被激發。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設計實驗,探索知識,不需要停留于課本知識的機械記憶,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設計中的不合理與錯誤同樣可通過實踐糾正。
三、重視學生的課后思考與小結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學生思維的延伸應注重課后思考,教師不應單純布置作業而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進行總結,把一些復雜的物理思維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理解,教師這方面的“導”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學生學習凸透鏡成像原理這一節課后,我布置了這樣兩道思考題。
(1)燭焰經凸透鏡成像后,擋住凸透鏡的一半或更多,會看到什么現象?如何解釋?
(2)實像用光屏承接,撤掉光屏后實像還存在嗎?你能觀察到嗎?為什么?
學生在本課已經學習了凸透鏡成像原理,但這兩個問題是原理的延伸,要求學生在透徹地理解原理后,在課下再實踐、再提煉、再升華。學生可以在家用放大鏡等材料繼續實驗,得出自己的結論。
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是多么重要,只要以合理的問題為載體,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思路就打開了,思維就活躍了,不但能高效率地記住課堂上的基本知點,還能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只要學生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物理太難、學不好”的現象就不會存在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極大提高。
參考文獻:
[1]何汝輝.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梁玉梅.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1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