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穎++汪曉崇++邵南曦++徐素琴
摘 要: 《鉗工》是本校制配專業鉗工方向學生在專業培訓階段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是一門以操作技能訓練為主的實踐性課程。本課程在學習完各項基本操作技能后,要求學生完成簡單零件的制配任務,即開展鉗工綜合練習。如何發動學生自主擬定加工步驟,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綜合運用各項操作技能圓滿完成制配任務,作者認為提問啟發式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操作技能 制配任務 提問啟發式教學法
《鉗工》課程在學生學習并掌握畫線、鋸割、銼削、鉆孔、絞絲等基本技能后,要求學生進行鉗工綜合練習,完成簡單零件的制配任務。鉗工綜合練習的目標在于學生能擬定加工步驟,并能綜合運用各項基本技能完成制配任務。
對于綜合練習的開展,傳統的做法是老師講解加工步驟和方法,然后學生遵循順序進行操作練習,這種填鴨式教學方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降低了思考能力和智能的發揮。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筆者認為在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應不斷地提出疑問,插入對重點和難點的思考,并通過對加工方法的分析討論,引導學生領悟加工步驟,抓住要點擬定加工步驟,確定加工方法,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積極動腦,提高制配加工能力。
下面以加工鏨口錘子為例,具體論述如何運用提問啟發式教學法開展鉗工綜合練習。
一、第一次課——加工長四方體
在提問啟發式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作為認知的主體,在綜合練習中,每次課的學習均貫徹以下四個步驟:
1.設疑導入
老師首先展示毛坯(Φ25×120mm的圓鋼)和鏨口錘子成品,然后結合課件展示鏨口錘子的加工圖紙,就加工步驟對學生提問。
【觀察型提問】鏨口錘子的主體是長方體,而我們使用的毛坯是棒料,如何將棒料加工成鏨口錘子?需要用到哪些操作技能?
通過觀察實物,學生可回答出:要想加工鏨口錘子,首先要將圓鋼銼削成長四方體。
老師給出結論,制作鏨口錘子可分為三大步驟:先將圓鋼銼削成長四方體,然后加工出鏨口錘子的扁嘴部分,最后進行鏨口錘子的成型加工。這里將鉗工綜合練習分為三次課,即加工長四方體(14學時)、加工扁嘴部分(8學時)、鏨口錘子成型(8學時)。
2.討論分析
從設疑導入中,學生已經知道要想制作鏨口錘子,首先要將圓鋼銼削成長四方體。此時,老師就長四方體的加工對學生提問。
【懷疑型提問】長四方體有六個面,加工鏨口錘子是不是也需要銼出六個面?
部分學生第一反應是必須銼出六個面,但是經過討論,學生達成共識:鏨口錘子由于一頭為扁嘴,因此長四方體只需銼削四個側面和一個端面,即加工五個面。
老師通過課件展示長四方體的加工圖紙,就五個面的加工步驟再次提問。
【推導型提問】我們需要加工五個面,這五個面的加工順序是怎樣的?
學生先行自由討論,再由老師展示長四方體模型,引導學員分析并擬定加工步驟,具體如下:
3.練習講評
學生按照加工步驟進行長四方體加工練習。在此過程中,雖然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平面銼削的基本操作技能,但長四方體的平行度、垂直度很難控制。因此,在練習過程中,老師要針對以上共性問題適時進行講評。
【推導型提問】你加工出的長四方體平行度和垂直度是否超差?如何控制平行度和垂直度?
學生陳述練習過程中平行度、垂直度超差問題,分析其原因,最后老師引導學生探討平行度、垂直度控制要點。
4.檢查驗收
長四方體加工完成后,學生先自檢、互檢,再交由老師驗收評分。
二、第二次課——加工扁嘴部分
1.設疑導入
老師展示鏨口錘子成品,鏨口錘子的一端為方頭,而另一端為扁嘴,就扁嘴部分的外形對學生提問。
【觀察型提問】扁嘴部分需要加工哪幾個面?
通過觀察實物,學生可回答出:主要包括一個斜面、內圓弧面R12、外圓弧面R8和圓頭R2.5。
2.討論分析
學生通過回答上個問題明確了本次課的練習內容,老師就扁嘴部分的加工步驟對學生提問。
【懷疑型提問】如何去除多余材料加工出扁嘴部分?是不是只需要進行銼削加工呢?如果不是,那么應該怎樣加工扁嘴部分?
經過討論,學生會給出否定答案,因為加工余量太大,如果只使用銼刀進行銼削,則效率過低,工時延長。部分學生能提出先鋸掉大部分加工余量,再進行銼削加工。
老師通過播放加工鏨口錘子的三維動畫,引導學生分析擬定加工步驟:
3.練習講評
學生按照加工步驟進行扁嘴部分加工練習。在此過程中,雖然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平面銼削和圓弧面銼削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忽視了斜面、圓弧面必須與前后兩側面垂直,常出現扁嘴歪斜現象。因此,在練習過程中,老師要針對以上共性問題適時進行講評。
【推導型提問】你加工出的扁嘴部分是否有歪斜現象?如何控制斜面、圓弧面與前后兩側面的垂直度?
學生陳述練習過程中扁嘴歪斜問題,分析原因,最后老師引導學生探討垂直度控制要點。
4.檢查驗收
扁嘴部分加工完成后,學生先自檢、互檢,再交由老師驗收評分。
三、第三次課——鏨口錘子成型
1.設疑導入
老師展示鏨口錘子成品,對比學生的練習件,就鏨口錘子的外形對學生提問。
【觀察型提問】前兩次課我們已經加工出了長四方體和扁嘴部分,剩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工呢?
通過觀察實物,學生可回答出:鏨口錘子上有一個腰型孔,錘頭部位有四處倒角,八角端部棱邊也有倒角。
【推導型提問】完成鏨口錘子的制作還需哪幾步?
大多數學生可以答出先加工腰型孔,再對錘頭和棱邊倒角,但忽略了對鏨口錘子整體質量的控制,即對整個鏨口錘子進行修整,保證各項尺寸和形位公差符合要求。老師結合實物和課件,引導學生擬定鏨口錘子成型的加工步驟,具體如下:
2.討論分析
從設疑導入中,學生已經知道需要加工腰型孔,老師就腰型孔的加工方法對學生提問。
【推導型提問】前面我們學習了通孔、盲孔、半圓孔的加工方法,那么如何加工腰型孔?
經過討論,學生能得出腰型孔的加工方法,具體如下:先用Φ9.8mm的鉆頭在腰型孔的兩端鉆孔,后用圓銼銼通兩孔。
3.練習講評
學生按照加工步驟進行鏨口錘子成型加工練習。在此過程中,許多學生輕視錘頭倒角加工,導致錘頭部分的倒角超出規定尺寸。因此,在練習過程中,老師要針對以上問題適時進行講評。
【推導型提問】你加工出的錘頭倒角尺寸是否超差?如何控制倒角尺寸?
學生陳述練習過程中錘頭倒角尺寸超差問題,分析其原因,最后老師引導學生提出加工要點:倒角前應先用三角銼在距離端面26mm處開槽,便于圓銼定位。
4.檢查驗收
鏨口錘子加工完成后,學生先自檢、互檢,再交由老師驗收評分。
參考文獻:
[1] 殷寧,汪治鵬.啟發式教學法在鉗工實訓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1,(24).
[2]唐健華.鉗工實踐教學重在啟發引導[J].企業導報,2012,(20).
[3]丁福強,侯金環.電工實訓、實習課中教學方法的探討[J].神州,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