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勵杰
摘要:外資企業在浙江省經濟產業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但是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有些外資企業正尋求一些轉變,來提升題企業競爭力。在轉型過程中,外資企業遇到了一些困難,政府在外資企業轉型中應積極發揮作用,從而帶動整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在我國于2001年加入WTO以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也日漸成熟,對外貿易也逐漸壯大。外商投資越來越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普遍現象,世界各國都在紛紛想辦法引進大量的外商,一方面引進優秀外國資源,提高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給我們帶來多元化的發展。
一、外資企業的轉型升級的困難
目前,我國的外資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呈現了一些特征,如產業機構高端化,由原來的傳統制造業逐步向新興產業過渡,尤其是能源、環保及新時代的信息技術的逐漸興起。產業組織結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科技創新能力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外資企業轉型升級是勢在必行的,但是在外資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
(一)外資企業對政府政策把握不夠。
在我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吸引了很多外商來我省投資,籌建外資企業。其中不乏有一些大型的外資企業,但是也有一些小型的外資企業。政府制定的政策相對于有些小型的外資企業還不是很熟悉,往往會失去投資的良好時機,同時,政府在指導外資企業的過程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導致有些企業在轉型升級的處于下風,甚至被處于被淘汰的邊緣。外資企業對于政府頒布的一些政策解讀不夠,相對于地方性企業是無法比擬的。對于需要轉型的外資企業來說,不能夠盡快了解新的信息,使得外資企業轉型失去了良機。
(二)外資企業對投資環境的認識不夠。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迅猛,出現了很多的機會,在浙江比較大型的經濟改革試點主要有浙江海洋發展示范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舟山群島新區、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等。外資企業在選擇投資的環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改變,同時對轉型升級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格局也發生一些變化,尤其是浙江省出現了一些新的經濟改革試點,對于投資環境的改變及更新,對于外商來說,一般不是很熟悉,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從而占得先機,對于需要轉型的外資企業來說,不能夠盡快適應投資環境的變化,使得外資企業轉型失去了良機。
(三)外資企業的用工問題逐漸凸顯。
一般來說,在外資企業工作的一般技術工人,工程師以及其他高級人才對于外資企業的期望往往高于一般企業,富于的感情也不同,而當人們的希望沒有得到實現的話,就容易造成職工的心理出現變化,讓企業的內部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使得企業轉型升級中不能非常完美的處理出現的一些問題。
近幾年來,在外資企業中,用工問題日趨嚴重,出現了招工難的困境。在一些外資企業中即使招進了工人,也留不住人才,他們一般干一年半載就辭職,造成了企業很難擁有一批穩定的人力資源。而且,隨著新時期的新的一代逐漸進入了就業高峰期,員工的心理問題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這有待于外資企業高層進一步解決,使得外資企業能解決問題,留住人才。如果要完成外資企業升級轉型的話,人才儲備的非常關鍵的,沒有人才,想要升級轉型的非常困難的。
(四)外資企業融資問題也逐漸復雜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及投資環境的不斷改變,目前外資企業對于融資的需求,都需要外資企業進行融資予以解決,為外資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資金基礎。而外資企業的資金需求不斷發生變化,外資中小企業融資也因此受到嚴重沖擊。
另一方面,外資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仍受種種政策限制,未能有效滿足。同時對資金需求也不斷增多,需要多方位拓展資金來源。這就給外資企業在轉型升級中的融資帶來了極大地困難。
二、外資企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實施的措施
在外資企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企業自身應積極尋求新的合作,探索新的項目,拓展新的渠道,使企業在自身建設中穩步發展。此外,政府在外資企業轉型中應該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一)強化政府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機制
政府部門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應該樹立一種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一流的工作態度迎接外來投資者。積極為企業提供各類鼓勵產業、鼓勵政策信息,讓外資企業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省、市出臺的新政策法規,及時掌握政策調整的動向。幫助企業正確解讀政策和運用政策,為企業提供業務操作指引,不斷增強應對政策調整的能力。對于符合轉型升級條件的企業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他們提供一切便利,這樣有助于外資企業在政策的理解和實施上得到政府最及時的幫助,尤其是中小型企業。
(二)政府引領外資參與到新的項目中去
新時期浙江省有多個國家級經濟改革試點,這些經濟改革試點城市地區都是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對于投資者來說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為了能讓更多的外資融入到我國的經濟建設中來,也給那些需要升級轉型的外資企業更多更好的投資環境及市場競爭力,政府應給予外資企業一定的優惠政策,幫助外資企業拓寬國內市場。在世界經濟全面面臨困難的時候,主要的產業拓展渠道應該聚焦在開拓國內市場,把生產的產品推廣到全國各個地區,聚集外商的產品優勢,打造展示產品和服務的平臺,為物流和資金流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政府應幫助外資企業解決用工問題
很多外資企業青年農民工基本上都是來自外地,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想能夠留下來,逐漸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他們就會樂意為企業做出他們自己的貢獻,這就為外資企業轉型升級解決用工的問題。政府應該和外資企業一樣,重視并解決外資企業農民工流動性大的問題,投入一定的經費,提高外資企業農民工的生活質量滿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比如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在企業集中地區建設保障性住房和居住小區時,應當多規劃和建造一些適合小家庭居住的住房,或者是一些廉租住房,為企業青年農民工成家立業,長期工作提供必要條件。
(四)政府應幫助外資企業解決融資
針對上述提出的外資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政府應該發揮積極的作用,在制定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優惠,讓外資企業得到多渠道的幫助,為外資企業升級轉型創造更好的融資環境。
1.政府應積極外資企業的融資創造新的條件
政府應該積極整合現有的擔保機構,可以建立以政府出資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出資相結合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基金,強化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營業資金的融通保障。由于融資業務較為靈活,覆蓋的行業和企業門類更多,對于貸款相對不易的中小外資企業而言較易操作。因此,政府應積極推動融資服務的發展,為轉型升級的外資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渠道,緩解外資企業的資金壓力,為外資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資金保證,為外資的轉型升級解決后顧之憂。
2.政府應該及及完善企業融資環境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日漸強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商來投資建廠。在外資企業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外資企業對我國的經濟建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經濟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而全球經濟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我國的經濟結構也不斷變化著,相應的政策也產生了一定的調整,這些變化肯定會為外資企業未來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外在壓力和推動力。外資企業轉型升級最關鍵的就是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同時也是轉型升級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曹振華.企業轉型戰略管理模型建構與實證研究:[博士學位論文]. 上海:復旦大學,2006
[2]雷斌斌.我國上市公司跨行業轉型影響因素及績效實證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
[3]唐春暉.產品架構、全球價值鏈與本土企業升級路徑.工業技術與經濟,2010(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