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尉
2013年,我放棄讀研,身為山東人的我,從冀魯豫革命老區的魯西平原來到鄂豫陜渝毗鄰地區的秦巴山區,走上選調之路。工作伊始,我說:南下,不畏。現在我說:南下,不悔。
勤于做小事
初到鄉鎮,聽方言有困難、山路坐車不習慣。家鄉話與鄖縣話差別不是很大,聽不懂的及時問同事。大概是覺得在鎮里說土話更容易和老百姓打交道,我也就很少講普通話。當后來有人聽我說話,好奇地問,你怎么會講我們這里的話時,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語言問題過關了,黨政辦工作中最基本的接聽電話、通知會議也就能夠完成。隨后接觸到黨政辦的校核文稿、收發文件、歸檔整理、值班工作,由于家不在本地,平時周末大都在鎮里,遇同事有事不能值班,我都會主動替他人做好值班工作。2014年譚山鎮創建新農村檔案建設示范鄉鎮,我利用周末時間將近5年來的部分檔案材料進行簡單分類整理。現在想來,黨政辦工作最早讓我學會了用心、細心、耐心的對待和做好每一件小事。
善于做細事
鄉鎮組織人事工作涉及工資津貼調整、編制關系、退休手續辦理,黨員納新、轉正材料的審核、報送,干部信息的統計、錄入、更新,檔案材料的整理等等諸多業務工作,任務重、責任大、要求嚴、標準高。2015年開展政府干部檔案專審工作時,我翻閱完了區檔案局和區委組織部提供的全部干部入黨、干部任職文件資料近百本,共補充政府干部檔案資料150余份,除交至檔案室外,均復印備份整理好裝入檔案盒作為鎮里的資料。這些工作內容教會我注重細節、謹小慎微,把細事做實、做透,不得有任何閃失。
敢于做新事
2015年,報送“以工代賑”項目,單行材料、總體規劃的撰寫是我遇到的新難題。尤其是對于全鎮“以工代賑”項目十三五規劃的撰寫,最開始有畏難情緒。領導鼓勵我嘗試撰寫初稿,并給予了引導和指點。我通過查閱已有的檔案材料,詢問分管領導實際情況,結合各村上報的項目材料,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初稿的撰寫。項目單行材料專業性較強,我積極向發改局相關領導請教,在相關領導耐心指導和點撥下,修改、完善項目材料,完成報送。這次接觸項目工作,我既學到了一些專業術語和業務知識,也積累了項目寫作的經驗。我發覺,任何一項工作都是從陌生到熟悉,在自己熟悉的工作范圍得心應手之后,做新事卻更需要勇氣,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的突破。過程曲折,收獲良多,有苦才有甜。
甘于做苦事
2014年的第3次經濟普查數據采集入戶登記工作量大,任務重且繁雜瑣碎。我白天走村入戶,對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及個體經營戶進行“地毯式”普查,通過PDA電子終端設備錄入普查對象基本情況。登記過程中,對于普查對象的疑問,耐心解釋回答。晚上回到單位總結當天的工作,做好第二天的工作計劃。普查登記期間,著實體會了一番培訓時選調生師哥、師姐說的“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強度。后譚山鎮獲評十堰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
現擔任譚山鎮扶貧干事、統計站站長的我,為了更堅實地掌握公共管理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考取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年MPA研究生。近3年的工作,讓我深刻體會到基層工作難在勤學、貴在善思、重在活用,但我不畏亦不悔。
(作者單位:十堰市鄖陽區譚山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