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風
“四季如春”暖心窩
——鶴煤公司工會“三大幫扶” 精準施策惠民生
□王一風

勞務輸出人員排隊上車

金秋助學

職工姚柯自主創業開辦洗衣店
工會是職工的“娘家人”,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是工會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在煤炭行業去產能的大背景下,河南能源鶴煤公司工會立足鶴煤礦區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和辦法,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的幫扶工作新特點,根據職工的專業、興趣、年齡和身體狀況,實施了技能、資金、心理等一系列精準幫扶活動,改變以往送米、送油的簡單“輸血式”幫扶,向出點子、送技術的創新“造血式”幫扶轉變。
根據國家去產能政策,鶴煤公司3年內擬關閉礦井26對,涉及分流安置職工11956人。然而,一個職工背后就是一個家庭,不能因為礦井關閉而將職工完全推向社會,對普通職工來講,多一項技能就多了一條出路。基于這一認知,鶴煤工會急職工之所急,創造性地開展了送技術、送崗位式技能幫扶。
9月26日,鶴壁市蓮鶴大廈青創匯演播大廳內人聲鼎沸,熱鬧異常,城誠購電商平臺上線儀式暨簽約會在這里隆重舉行。在這喜慶場面的背后,是原鶴煤公司八礦職工劉培和李明磊從礦工到電商的華麗變身。而與此同時,原鶴煤公司十礦女工蔡素珍也在鶴壁市淇濱區景祥苑小區雇主家中忙碌著,她現在的身份也不再是煤礦女工,而是通過工會培訓轉崗做了家政服務員……
以上只是鶴煤公司工會通過技能幫扶讓職工實現轉崗就業的一個側面。他們的事不是特例,像他們這樣轉崗的職工還有很多。在技能幫扶上,他們積極開展與鶴壁市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婦聯合作,在培訓師資、場地、證件辦理上尋求支持和幫助。在技能幫扶之前還進行了多方調研,根據職工培訓需求進行摸底調查,先后有416名職工報名電商、464名職工報名維修電工、484名職工報名中式烹飪、183名職工報名月嫂培訓、243名職工報名美容美發。在調研的基礎上該公司工會根據報名情況和職工意愿,分批制訂了培訓計劃。截至目前,共開展了5個批次的勞務輸出,參與職工達5200余人次,舉辦了“月嫂”培訓3期,培訓女工160人,創業意識培訓48人,電工培訓38人,電焊工培訓60人,美容、美發培訓13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能幫扶,提升了職工自身素質,增強了他們立足社會、自強自立的本領和能力。
“工會想得太周到了,不但維護女工的權益,還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10月10日,鶴煤公司三礦女職工劉海英高興地說。原來,今年6月份,劉海英參加了女職工互助保障活動。8月份,她就因子宮肌瘤做了手術。了解到她的情況后,工會按照標準及時將特病互助金送到她的手中。
其實,真正讓不少職工心里沒底的,主要是大病和子女上學問題。抓好了這兩點幫扶工作,就能解決困難職工生活的“大頭”。
要想小康,先要健康。2014年5月份,鶴煤公司工會全面落實全國總工會“關愛行動”計劃,以資金幫扶的形式救助因患疾病導致家庭困難的職工。女職工特病互助保障基金就是以“互助、互濟”為宗旨,資金來源主要是個人繳費、工會資金補貼和愛心人士捐款,在冊女職工每人每年只需繳納10元錢就可參加。據了解,自2014年7月1日實施特病互助基金以來,已救助了患特病女職工157人,發放救助金27.32萬元,有效緩解了女職工因患特殊疾病造成的家庭經濟壓力,讓因病致貧返貧的現象在職工中漸行漸遠。
與解決“看病難”同步,鶴煤公司工會還瞄準困難職工幫扶的“靶心”,有針對性地開展“春送溫暖、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日慰問”活動。自2003年實施”金秋助學”活動以來,共救助了2484名困難職工子女上大學,累計發放助學金504.73萬元。2015年以來,工會實施大病、意外災害救助71人次,發放救助金36.34萬元;2015年春節期間各級工會慰問困難職工4367戶,發放慰問金132.05萬元……數據背后彰顯的是組織的關愛,這份關愛對于那些困難職工而言,是保障,是動力,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心。
2016年以來,鶴煤公司工會了解到,在當前形勢下職工中存在的自卑、自滿、自負心理,對管理者的抵觸心理,對礦山的依賴心理,工資下降的矛盾和失衡心理,礦井關閉后產生的焦慮心理,邀請了SIYB中國項目國家級培訓師舉辦心理疏導培訓班,講授由于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導致的抑郁、焦慮等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危害,并提出了對個人心理問題的調整方法。
“工作再忙,切記親人囑托;任務再重,莫忘家人牽掛。安全作業就是幸福的根基,安全生產就是最大的貢獻……”走進窗明幾凈的中泰礦業公司工會親情關愛服務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一句句溫暖的問候語。
負責“三違”幫教的女工委主任王忠英告訴記者:“說實話,我們工人真的不容易,誰也不想違章,來到這里接受幫教的職工心理都有疙瘩,我們就是要營造一個家的環境,做通他們的心理工作,在思想層面筑牢安全生產的第二道防線。”
“三違”幫教只是該公司工會心理幫扶的其中一項內容。在此基礎上該公司工會依托礦井、區隊、班組三級平臺,構建職工心理信息反饋鏈,及時洞悉職工思想動態;依托工會女工委平臺,完善的職工交流平臺,為職工提供更多調節負面情緒、加強心理交流的機會。各基層工會設立了困難幫扶中心、心理疏導室和“第一知情人、第一聯系人、第一幫扶人”接待室,心理疏導員及時介入,進行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避免職工不良情緒的積壓和爆發,引導職工心態朝良性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能源鶴煤公司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