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山區糧食保管員的無悔人生

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鶴翔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王宏運
全國糧食系統傳承“四無糧倉”精神先進個人
今年50歲的王宏運是陜西省商洛市的一個普通的糧食保管員。1985年從洛南縣永豐中學畢業后,他放棄司法學校特招的機會,報考了陜西省糧食學校倉儲專業。1987年畢業后,他先后在商州區大荊、腰市糧管所擔任糧食保管員、保管防治組組長,從2006年起在商洛市商州區鶴翔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任技師至今。
在貧困山區條件落后、工作生活艱苦的環境中,王宏運幾十年如一日,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聰明才智為國家保管糧食。他通過研究試驗和推廣應用各種倉儲技術,實現科學保糧2億多公斤,節約資金420萬元;指導培訓保管人員1600人次,為商洛市全面提升倉儲業務水平付出努力;他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深入農村指導幫助農民安全保糧,幫助農民減少蟲霉損失550多萬公斤。
由于貧困山區歷史性缺糧的生活環境,使王宏運對糧食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報考中專時,他放棄了司法學校特招的機會,堅持選擇了陜西省糧食學校的倉儲專業。1987年,王宏運以優異成績畢業后,謝絕了去事業單位工作的機會,服從組織分配到陜西省商州基層糧管所當起了糧食保管員,半年后開始擔任保管防治組組長,這一干就是28年。2013年,渭南市一個大型民營糧食企業高薪聘請他擔任糧食收購總管,又被他毅然拒絕,依然默默無聞地工作在糧食倉儲一線,贏得了廣大干部職工的贊譽。
盡管王宏運是商州糧食倉儲部門的第一批中專生,是當時全區87名保管人員心目中的“智者”,上門請教的幾乎天天都有,但他仍深感自己理論知識的淺薄和實踐經驗的缺乏。于是,他抓緊時間開始了再學習的歷程,到母校進修,拜老同志為師,爭取一切機會參加省、市舉辦的業務培訓班。當時每月只有42元工資的他,省吃儉用節余下一大半幾乎全買了學習資料;白天鉆在庫房內對照分析糧情變化,仔細觀察研究倉庫害蟲的生活習性;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還在昏暗的燈光下苦思冥想,探索著儲糧變化規律和最佳的防治辦法,先后記下了30多萬字的心得筆記,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20多年來,他在市、區糧食局和市糧校舉辦的培訓班上講課,受邀在市內各縣區巡回業務指導和現場培訓,累計培訓職工達1600人次,將185名青年職工帶成了獨立工作的行家里手,為商洛市糧食倉儲工作水平的整體提高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在省、市舉辦的業務競賽中也多次取得佳績,使山里山外的同行們刮目相看。
王宏運熱衷于“四無”糧倉創建活動,對“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優良傳統,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堅持踐行。他注重學習總結倉儲管理經驗,結合實際制定《糧管所倉儲管理制度》,細化每個業務環節的工作目標、崗位責任和考評辦法,在日常工作中下氣力抓好落實,鞏固提高了“四無糧倉”活動規范化、精細化管理質量,被區、市兩級糧食局總結推廣后,有力促進了全市糧食倉儲工作的健康開展。在儲糧的日常管理中,他帶頭做好細節工作,每次入庫檢查糧情,他總是把檢測點設置的盡量多一些,生怕漏掉了哪個角落。冒雨上倉頂修補漏點他走在前邊,熏蒸投藥他第一個進倉,若發現糧情異常他會整晚上蹲守在庫內反復尋找原因,直到問題徹底排除才肯休息。一個個春夏秋冬的辛勞,換來了可喜的成績,他所在的糧管所年年保持著最佳“四無”糧倉單位的稱號,被樹為全市糧食倉儲標桿單位。
王宏運是倉儲科技活動中的骨干力量。作為商州糧食科研小組的成員,從1989年開始,他先后在6個試驗研究項目中負責方案設計,全程參與試驗總結,其中主持的“揮發性中草藥用于儲糧防治的研究”、“交替用藥延緩倉蟲抗性研究”兩個項目經商洛地區科委組織鑒定后確定為1993年地區級科技成果。在“低劑量間歇環流熏蒸”、“整倉多劑低量間歇熏蒸技術”等3個重大實用技術的推廣活動中,他每天奔走在6個糧管所14個試驗庫之間檢查指導,及時總結改進技術措施。在低藥缺氧的糧倉內觀察防治效果,他兩次昏倒,多次出現中毒癥狀,用身體健康受到損害的代價,實現了2億公斤糧食的科學保管,節約藥劑費用等開支420多萬元。2013年,王宏運主持改造危倉老庫14棟,由他設計改造的機械通風技術用于9000噸倉容。他先后11次被省、市糧食局評為糧食科技先進工作者。1989年以來,他連年被區糧食局評為糧食工作先進個人。
為了幫助農民管好糧食,從1996年開始,他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工作所在地的山川村組,調查了解情況,積極推廣儲糧新器具和由他研制生產的“家庭緩釋熏蒸盒”,指導幫助農民安全保糧累計1億多公斤,減少蟲霉損失550多萬公斤,受到區政府的表彰獎勵。
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多少人都在挖空心思的撈錢發財,可王宏運還在領著每月兩千多元的工資,和下崗的媳婦、上大學的兒子過著并不富裕但很平和的日子,還在一門心思忙著修訂他的規范化管理辦法,力求盡善盡美,還在繼續尋找著節約糧食的門道,讓倉儲環節再多一些“無形糧田”。面對著一大摞各式各樣發黃的或嶄新的榮譽證書,王宏運覺得自己活得充實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