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旁騖 做好糧食人
山東省日照糧食儲備庫 馬松峰
全國糧食系統傳承“四無糧倉”精神先進個人
參加工作30多年來,馬松峰一直奮戰在基層糧食倉儲管理第一線,見證了日照糧食倉儲工作從粗放型管理到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嬗變。在日照市糧食儲備庫工作期間,他建章立制,科學管理,求實創新,為該庫蒙得并保持著“山東省規范化管理示范庫”榮譽稱號作出了貢獻,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山東省糧食系統先進個人、日照市糧食系統先進個人、日照市糧食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多次獲得市級經濟技術創新成果獎,日照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馬松峰剛參加工作時,我國還處在計劃經濟時期,在外人眼里,糧庫里的人可以吃到白面饅頭,是社會上公認的好單位。馬松峰上班第一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很多同事就已經起床打掃衛生了,他睡眼朦朧地跟著同事清掃著。早飯后,所長給他指定了一名老職工帶他,他就時時刻刻聆聽師傅的教導,師傅給他講了很多當工人的規矩,讓他開始覺得當一名糧庫工人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輕松美好。師傅給他講的第一課就是,當糧庫工人就要愛惜糧食,農民用滴滴汗水收獲的糧食到了糧庫,一粒都不能浪費。到了夏糧入庫的時候,每天無論下班時間多晚,必須把當天收糧現場撒漏的一粒粒糧食撿干凈了才能吃晚飯。師傅講,當天撿不干凈晚上就會受潮,容易霉變壞掉。為此,他們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1點后才能吃飯,雖饑腸轆轆但規矩不破。就這樣,師傅一點一滴的言傳身教,讓他把愛糧意識深深地植根于心底。從當工人到上糧校,再到走上領導崗位,30多年來,他走過了糧所、專用粉廠、市糧食儲備庫,從保管員開始,先后任副所長、企管部主任、倉儲科長,到現在的分管倉儲副主任。收糧時的工作服和滿身的灰塵,使他的行業特征非常明顯,即使不太熟的人,也能從衣著打扮上知道他的職業。一些人還稱他為“蟲子專家”,他也很自豪地接受了這一稱號。而他也像他的師傅一樣,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濃厚愛糧情結的保管員。
馬松峰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沒有考大學,但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做了糧食人。后悔的事,激勵著他對工作始終有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不后悔的事,激發著他心無旁騖地熱愛糧食事業。經過不懈的努力,1987年,他如愿以償地考入青島糧校進行深造,3年的專業學習,使他從一個普通保管員成長為行家里手。他的“一聞二踩三摸四探”“四步查倉法”實用性強、值得稱道,是他多年來從事糧食倉儲管理智慧的結晶。進倉庫聞一聞,就知道儲藏的糧食品質如何;在倉內走一走踩一踩,是否結露就心里有底;抓一把攥一攥,水分容重就了然于心;探一探,就能發現小麥有沒有局部結塊,是否需要倒倉就有了結論。由他率領的市級糧食專業查倉組,多次深入基層庫點檢查糧情并現場指導和培訓,使儲糧安全隱患都得到了及時整改,“四無糧倉”實現了全覆蓋。大家都稱他為“首席保管員”。在他的指導和帶動影響下,該庫先后有14人取得了國家勞動人事部門的中、高級保管員、質檢員職業資格,其中有兩人取得技師資格,在各類技術比武和競賽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在糧食倉儲科學化、信息化管理的大潮中,馬松峰不斷汲取新知識,從不墨守成規沉浸在過去師傅傳授的技藝中。他針對高大平房倉儲糧特點,帶領倉儲保管人員,開展了綠色儲糧、三低儲糧實用等多項技術的研究探索。在長期保管實踐中,他總結出了一套“拿書虱”經驗;采用噴淋系統將地下水均勻噴灑在平房倉倉頂,減少從倉頂傳向倉內空間熱量,延緩倉內溫度上升,達到準低溫倉效果,提高了原糧保管品質,確保了庫存糧食安全度夏;積極探索稻谷科學儲藏新技術、新方法,在稻谷通風后,采用雙層密閉無藥儲存方法,既減少了熏蒸次數,降低了儲糧成本,又提高了糧食品質,延緩了陳化時間,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采用敵敵畏、酒精和磷化氫氣體混合熏蒸試驗,借助酒精揮發性強的特點,節約用藥量,提高了殺蟲效果,被日照市總工會評為“日照市職工優秀經濟技術創新成果”。在日常工作中,他嚴格按照《糧油儲藏技術規范》、《日照市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等要求開展倉儲工作,不斷總結創新,“四無糧倉”率始終保持100%。總結成熟的糧油保管經驗在全市糧食系統推廣,有力提升了全市糧食倉儲管理總體水平。
2011年10月,山東省日照糧食儲備庫被山東省糧食局指定為“山東省農戶科學儲糧技術服務中心”,承擔全省農戶科學儲糧技術研發和技術指導職責,該項工作由馬松峰主管。他潛心對農戶科學儲糧工作進行了系統研究,從彩鋼板的采購鑒別、到加工廠的裁剪、再到現場制作發放,全部制作工藝和各環節的管理做到熟記在心。為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戶科學儲糧,他帶領質檢科室的同志們建設了農戶科學儲糧模擬實驗室,開發了電子信息平臺,組織編寫并發放20余萬冊《農戶儲糧技術手冊》。為提升服務水平,注冊了“科技儲糧進農家”服務品牌,該品牌還被評為山東省服務名牌。以短信等方式指導農戶科學儲糧,并深入農戶家中現場指導600余次。在他的努力推動下,農戶科學儲糧深受農民歡迎,并得到各級領導的認可。國家糧食局、山東省糧食局分別在日照市召開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協調會,山東省政府出特刊介紹“日照市推行農戶科學儲糧的主要做法”,引領了農戶由傳統儲糧向科學儲糧的大變革。
老老實實做事、扎扎實實做人,是馬松峰參加工作時師傅對他的要求,他感恩師傅傳授給他工作技能,更佩服老一代糧食人做人準則,并努力將其傳承下去。
糧食入庫質量對后期的糧食保管至關重要,嚴把入庫關是做好糧食保管的基礎。以前收購的糧食多是每家每戶曬干揚凈后才送到糧庫的,而近幾年多是由糧食經紀人從田間地頭收購賣到糧庫,高水分糧比較普遍。每到入庫季節馬松峰都在收購第一線,嚴格執行國家收購政策,堅持既不坑害農民壓級壓價,也不會將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糧食收購入庫。2014年,一名原在糧庫工作后又自謀職業人員收購的小麥因水分超標被拒收,找了很多人說情,但最終還是被拒收了。馬松峰堅持認為,人情不能代表糧情,人情受到損害可以修復,糧情出現問題就是國家損失。他的“人情糧情關”理論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認可。
馬松峰長期在倉儲一線工作,對糧食倉儲設施、機械設備性能了如指掌。在推進2013至2014年全市“糧安工程”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工作中,市局安排他具體從事全市維修改造方案的制定、招標文件的編制等工作,他沒有推托、大膽承接任務,帶領工作小組,到每個維修庫點實地查看,對需要購置的每臺機械設備技術參數進行全面的考察了解,根據各庫實際需要,分門別類地編制招標文件。從招標的設備運轉情況看,各個糧庫都非常滿意,順利地推進了全市倉房維修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