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糧食
為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工作深入開展,減少農戶糧食產后損失, 2006年以來,宿州市糧食部門積極宣傳推廣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宿州各地糧食部門利用發放傳單、張貼征訂廣告等形式,深入宣傳使用新型糧倉的良好效用及現實意義,同時結合每年開展的鄉村居民農戶存糧專項調查活動,抽排人員在鄉鎮糧站(庫)的引導配合下,到一些產糧較大的村戶進行調查摸底,詳細登記農戶對儲糧倉的需求情況,集中成片適當安排,逐步擴大科學儲糧示范效應。
在資金落實方面,宿州市糧食部門按照“農戶自愿、省里補助、地方匹配、個人少拿”的原則,積極爭取縣區財政部門給予支持,多方共同出資購置科學儲糧倉,讓農戶少投入,買得起,用得上,見實惠。如埇橋區自2013年以來,共爭取區財政配比資金近100萬元,支持農戶購買儲糧倉;宿州市糧食局2016年贊助3.2萬元為靈璧縣2個扶貧村預訂400套儲糧倉;蕭縣、靈璧縣、碭山縣也都爭取地方財政支持或由糧食部門出資購買儲糧倉,發放給農戶,深受示范村戶的歡迎。
據統計,2011年至2015年,全市共為86個村、28233戶發放了新型科學儲糧倉,使農戶共減少儲糧損失175萬公斤。(文/丁楊)

為適應糧食流通新形勢下涉糧案件查處工作的需要,更好地發揮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的規范、教育和震懾作用,按照國家糧食局有關要求,近期浙江省糧食系統成立了由25人組成的加強型涉糧案件核查應急隊伍,并由省糧食局有關領導擔任領隊、副領隊。
組建核查應急隊伍是浙江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糧食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實省政府“雙隨機一公開”推進工作的重要舉措。此次組建的涉糧核查應急隊伍,是糧食系統加強行政執法力量的一次新創舉。入選核查應急隊伍的成員經過了嚴格篩選,均是浙江省糧油庫存檢查專業人才庫中的精干力量,共設5個專業,人員固定、職責明確。涉糧案件核查應急隊伍受國家或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指派,承擔重大涉糧案件核查工作,并負責案件核查相關證據收集、歸類、分析、匯總及起草核查報告等工作。
受天氣影響,今年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早稻稻谷品質普遍下降。為防止不合格早稻混入國家托市糧收購,赫山區糧食局在各托市收儲點派駐督導員,嚴把入庫糧食質量關。截至8月17日,全區已收購政策性早稻4.2萬噸,全部符合國家規定等級質量標準。
各托市收儲點對收購的糧食堅持初驗檢查,由專職質檢員,每車多點抽取樣品,綜合檢驗,達到國家政策規定的水分、雜質、容重、不完善粒等主要指標方可出具初檢合格單,過磅收購入庫。區糧食局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阻撓影響質檢員工作,更不得隨意改變初驗單的結果。對正在入庫的糧食進行“動態”檢驗,發現問題及時中止入庫,防止人為“摻次”混裝將不合格糧食混進庫內,且一旦有被拒收的不合格糧食,各托市收儲庫點互通信息,切斷不合格糧食易地混入托市糧行列。對不合格糧食通過就地整理能夠達標的幫助其整理,如受條件限制不能整理,或整理后仍不合格的,則提供市場價收購渠道等信息,盡量把農民和糧食經紀人的損失降到最低。(文/何政 周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