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席 ( / MOHAMMADREZA RAEISI) , 生于1974年12月,伊朗人。本科就讀于伊朗沙希德·貝赫什提大學,研究生就讀于北京語言大學并獲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F為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的博士生,曾獲中國政府和孔子學院獎學金。
經常,我會考慮生活的意義是什么?
在生活中會碰到一些事情,不知道怎么定義其價值。其實,一定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會尋找生命的意義,思考“舍”與“得”的關系,思考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思考能否用力量、金錢和強力去得到更多。
當看到自然風景時,審視人類生命的意義時,當經歷傷痛、愛情、信仰和藝術時,我會作詩。用詩歌記錄生活,記錄感情,寫下很多,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意義。
在伊朗的時候,有一天,我一邊工作一邊考慮生活的事情,天突然下起雨來。收音機里播放的是音樂詩朗誦,朗誦的是“老鷹和烏鴉”的故事。這是我第一次聽音樂詩朗誦,那首詩對我有很大的啟發,讓我感動。后來,我發現這整部作品是一位有名的伊朗大學教授完成的,他的名字叫堪拉日(KHANLARI),詩的內容傳達了失望和渴望,表現了人類的生活之路,讓我感同身受。
原詩《老鷹與烏鴉》 是波斯詩歌的不朽杰作之一,詩是在烏鴉和老鷹擬人化的對話基礎上形成的。如果我們理解了老鷹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理解生活的自由、力量、美好和接近真主,人類值得擁有這種高貴的品格。
詩的內容是這樣的:老鷹的家在崇高的山峰頂部,它已經接近生命的盡頭了,但還不愿死去?;叵肫鹱约旱母赣H曾到山腳下,看過烏鴉的巢,不僅是父親,祖父……連續四代的祖輩都曾去看過烏鴉的巢,而今它們都已不在。但是,烏鴉還活著!老鷹很羨慕烏鴉,決定去找烏鴉問問其生命漫長的秘密。它張開翅膀,在天空盤旋,朝著烏鴉巢穴的方向飛去…… 地面的動物怕極了,鳥驚恐地逃到了樹上,兔子和羚羊逃進樹林,牧羊人保護著群羊避免被老鷹捉住。但老鷹并不是來尋找它們,而是徑直來到烏鴉面前,問烏鴉是否能透露生命長壽的秘密。
老鷹發現烏鴉的生活方式與自己的完全不同。老鷹常常翱翔于天空,自由自在,吃的是新鮮的肉,喝的是新鮮的甘泉;而烏鴉卻茍且偷生,屈辱地在廢水污泥里吃喝……老鷹發現自己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所以離開烏鴉飛回了天空。
對于人來講,我們可以做老鷹,在天空翱翔,盡管生命短暫也在所不惜;也可以做一只烏鴉,可以長壽,但生活在屈辱和骯臟之中。
其實,真的像老鷹和烏鴉,有一些人像烏鴉困在自己的生活里,淹沒在謊言的河水里。他們不知道該怎樣生活,只是在浪費著他們的生命。他們吸食別人的血和生命,每個人的一滴血都會增加他們的年齡。他們只在意自己的力量和錢財,而沒想過有一天會死去,失去他們所有的“幸?!薄5窭销椧粯拥娜?,品性是高貴的,不愿意為了自己能活得長久而甘于屈辱,去壓榨、欺騙別人。
我認為,做為人,生活的目標應該是得到更高的意義和品格,那才是我們的理想,所有的人均應去尋找這個品格,然后靠近真主。這首《老鷹與烏鴉》講述了人類的生活,我的生活、你的生活、他的生活。
詩歌中擺在我們面前的不只是老鷹和烏鴉,重要的是在美好與丑惡、光明與黑暗、仁慈與殘忍、神與魔鬼、現世與后世這些永恒矛盾沖突的方式之間進行選擇。選擇是超越和神圣的表現,類似的選擇還有身體與靈魂,后端與前端,生存與毀滅,神圣時間與物質手段等。
事實上,老鷹和烏鴉象征著世界上兩類主要的人物,一種是奉獻者,一種是破壞者。老鷹在其他國家的文化也象征精神和天理,在基督教世界里代表斗爭和飛行,是神的使者,向上帝祈禱。在中國文化中也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箴言,這些都具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