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瑤
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豐富,不怕吃不飽,就怕吃不下。然而,即使吃撐了,也可能有一種饑餓隱藏在身體里,時間久了,還會影響到人的健康狀態,它就是“隱性饑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2016年全球約有20億人在遭受隱性饑餓,中國隱性饑餓的人口將達到3個億,隱性饑餓已經不容小覷。
什么是隱性饑餓
隱性饑餓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名詞,但它的含義并不新,簡單說就是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營養失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介紹,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把膳食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的缺乏稱為隱性饑餓,因為這些營養素缺乏通常很難被發現,而且其所帶給身體的不良影響往往不會馬上顯現,是滯后的。
通常人們面臨著三大營養問題,一種是明顯的恒量營養素的缺乏,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這些東西補充夠了,人也就吃飽了。再一種是肥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補充過頭了,造成營養過剩。最后一種營養問題就是隱性饑餓。可以說,哪怕是一個身材勻稱、沒有疾病的健康人,也可能渾然不覺地正處在隱性饑餓中。
隱性饑餓久了會生病
隱性饑餓不是病,但時間久了,它可能會使人生病。中國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翟鳳英等專家都認為,隱性饑餓和慢性病關系密切,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隱性饑餓,而隱性饑餓又會加重慢性病。
例如糖尿病,“糖友”往往飲食受限,胃腸功能紊亂,再加之降糖藥物二甲雙胍會使患者缺乏維生素B12,更容易出現隱性饑餓。隱性饑餓會加重糖尿病,比如鉻元素在糖和脂質代謝中起到協助增強胰島素作用,鋅元素可以影響胰島素合成,缺乏時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心血管病也是如此,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汪芳介紹,研究顯示,老年心血管患者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均低于推薦量,而B族維生素的缺乏尤為突出。
皮膚病患者也存在隱性饑餓,北大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朱學駿教授說,皮膚病患者身體內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低于正常人群。很多痤瘡患者都是維生素A、維生素E缺乏,白癜風患者更是伴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缺乏。銀屑病患者血液中硒、鋅水平顯著低于正常人群,皮炎患者存在鋅、維生素D缺乏。很多皮膚病患者需要口服或外用一些維生素,這些是最天然的“護膚品”。維生素A可以減少痤瘡皮脂分泌,維生素C可調節膠原蛋白合成,鋅元素能維持皮膚彈性和密度。
老人孩子更容易有隱性饑餓
要拒絕隱性饑餓,主要還是均衡膳食。專家建議,常人最好每人每天能吃半斤水果和一斤蔬菜,并盡可能多吃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如果做不到天天如此,也可以吃些諸如善存之類的營養補充劑來快速“充電”。
老人、孩子和孕婦應格外注意隱性饑餓。老年人是因為每天吃的食物變少,消化吸收功能變差。可以通過改變烹飪方法使營養吸收更均衡。把食物做得盡量松、軟、爛,好容易吸收,還可以少食多餐。有些水果老年人無法直接吃,可以打成汁,但最好不要把渣濾掉,因為水果的渣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孩子正在生長發育期,所需營養素更多。如果孩子不愛吃粗糧,可以熬點八寶粥,甜甜的口味會刺激食欲。不喜歡吃粗糧饅頭,可以在白面饅頭中加一些蕎麥面、玉米面。最好保證每天飲食中粗糧比例能占到1/4到1/3。
孕婦就更不用說了,不僅要讓自己吃飽,還要管飽肚子里的胎兒,同時某些維生素如葉酸還能預防新生兒缺陷,均衡飲食更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