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泰
畜牧業的污染主要來自畜禽尿糞和臭氣的排出,以及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其根源卻在飼料,一般日糧配合中很不注意有毒有害物質在畜禽體內的聚集和消化不完善物質的排出量,結果一是由于飼料中的微量有毒有害物質通過食物鏈逐級聚集,增強了其毒性和危害;二是對環境造成污染;三是在畜產品中殘留,危害人體健康。與此同時,由于氮、磷、銅、鋅及藥物添加劑等營養物質排出后,一方面在土壤中日積月累的營養聚集,造成集糞的表層土和地下水質惡化;另一方面消化不完全的營養物質發酵增加了臭氣的濃度,惡化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因此,生態營養飼料就是圍繞解決畜產品公害和減輕畜禽糞便對環境污染等問題,從飼料原料的選購、配方設計、加工飼喂等過程出發,進行嚴格質量控制和實施動物營養系統調控,以改變或控制可能發生的畜產品公害和環境污染,使飼料達到低成本、高效益、低污染的效果。
1.選購符合生產綠色畜產品要求和消化率高的飼料原料
有什么樣的飼料原料,就會有什么樣的飼料產品。為使生產的飼料達到消化率高、增重快、排泄少、污染小、無公害的目的,在選購飼料原料時,一是要選購消化率高、營養變異小的原料;二是選擇毒害成分低、安全性高的原料。
2.盡可能準確估測動物對營養的需要涼和營養物質的利用率
設計配制出營養水平與動物生理需要基本一致的日糧是減少營養浪費的關鍵。而要設計配制出與生理需要量基本相一致的日糧,就要準確地估測動物在不同生理階段、環境、日糧配制類型等條件下的營養需要量和對養分的消化利用率。
3.配制符合動物生理需要的平衡日糧
據報道,在日糧中添加賴氨算,使日糧中粗蛋白的含量降低2%既不影響豬的生產性能,又可使糞便中排出的氮減少25%左右。如果按照理想蛋白質模式配制,粗蛋白水平可降低2%~3%,氨排出量減少20%-50%。
4.添加劑酶制劑、益生素等促銷化添加劑,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據報道,日糧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地提高氮,尤其是植酸磷的利用率,減少排出量的幅度為2%-50%;添加蛋白酶、聚糖酶制劑,對促進營養的消化吸收也有明顯作用,尤其是在幼年動物日糧中添加效果更好;添加益生素,通過調節胃腸道內的微生物群落,促進有益菌的生長繁殖,對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作用明顯,可降低氮的排泄量2.9%-25%;添加抗菌素對提高飼料利用率的作用效果顯著,但要注意合理利用,盡量選用高效、低吸收、無殘留的抗菌素,或不易產生抗藥性的畜禽專用抗菌素及其替代品。同時,要嚴格執行用法用量,以保證畜產品的安全衛生和減少排出量。
5.不使用高銅、高鋅日糧
高銅、高鋅日糧對于動物,尤其是豬,確實有顯著的促進生長和防腹瀉等效果,并被廣泛應用于生產中。但由于長期使用高劑量的銅和鋅,對生態環境是一個潛在的污染,是一種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換取生產一時發展的做法,因此生態營養飼料中不提倡添加高銅、高鋅。
6.使用除臭劑,減少動物糞便臭氣的產生
據報道,日糧中添加活性炭、沙皂素等除臭劑,可明顯減少糞中的氮氣及硫化氫等臭氣的產生,減少糞中40%~50%的氨氣量。因此,使用除臭劑是配制生態營養飼料必需的添加劑之一。
7.采用膨化和顆料化加工技術
目的是破壞或抑制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有毒有害物質和微生物,以改善飼料的衛生狀況,提高養分的消化率,減少排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