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珊珊
“我們搞大飛機,和我們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實現中國夢的目標是一致的。”“一定要把大飛機搞上去!”2014年5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中國商飛公司設計研發中心、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視察,親切看望科研人員,并發表重要講話。
大飛機夢,是我國幾代領導人和全國人民的美好夢想。商飛研發人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牢記使命,把型號節點當成一場場戰役去攻堅,把重點任務當成一個個山頭去攻占,讓這個夢想一步步堅定地走向現實,把夢想寫在藍天上!
2015年11月2日,國產大型客機C919正式下線,標志著我們的大飛機夢邁上了新的起點,中國高端裝備制造迎來新的突破。在這突破的背后,是百折不撓的砥礪前行,是腳踏實地的摸索奮斗,是“以我為主”的改革創新。
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中央決定表彰一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黨委就是中央組織部研究確定的表彰對象。近日,上海市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上海企業》雜志主編鄭新堯一行來到上海改革開放的新地標——浦東新區,采訪了選擇浦東、就是選擇開放與創新的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
“我們不僅要研發世界先進水平的飛機,還要建設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空產業。”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簡稱“上飛院”)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的設計研發中心,擔負著民用飛機項目研制過程中的技術抓總責任,承擔民機型號設計研發、試驗驗證以及關鍵技術攻關等任務,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上飛院黨委有直屬黨總支、黨支部33個(包括離退休黨支部)。其中黨總支12個,每個黨總支根據具體情況,設下屬黨支部3-4個,12個黨總支共有39個下屬黨支部。全院共有黨員1671名,其中女性黨員406名,占黨員總數的24.30%,少數民族黨員44名,占黨員總數的2.63%,35歲(含)以下黨員1320名,占黨員總數的79.00%,本科(含)以上學歷黨員1646名,占黨員總數的98.50%,具有10年(含)以上黨齡黨員649名,占黨員總數的38.84%。
繁重的型號研制中心任務和艱巨的發展建設任務中,上飛院黨委積極適應新形勢,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和黨建工作責任,弘揚“長期奮斗、長期攻關、長期吃苦、長期奉獻”的大飛機創業精神,突出“創新發展靠班子、凝神聚氣靠支部、攻堅克難靠黨員、項目成功靠人才”的黨建工作思路,注重創新工作載體,極大地推動了型號中心任務,保障了C919大型客機和ARJ21-700飛機研制的突破性進展,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業績成為型號中心任務攻堅克難的“破冰船”,成為單位創新發展的“動力源”,培養了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陸清、全國勞動模范嚴林芳等一批先進典型,為建設一流的民機設計研發中心,為早日實現中國人的“大飛機夢”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和思想保證。
關鍵時刻,黨組織從沒有缺席
2014年12月30日,ARJ21-700飛機取得型號合格證!
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正式總裝下線!
2015年11月29日,ARJ21-700飛機正式交付成都航空……
相伴型號研制的重大進展,近百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多項標準入選航空工業“十二五”民機標準規范……這一份份優秀的答卷,與上飛院黨委卓有成效的工作密不可分,顯現了這個擁有72個基層黨支部、1671名黨員的基層黨組織實現中國夢和大飛機夢的堅定信念和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顯著能力。
每年,型號研制任務從幾個型號主干逐級分解到各級任務團隊,任務包層層相套,到最細致的一層會有上萬項。在型號研制攻堅克難的各個戰場,院黨委堅持“一切為了型號、一切圍繞型號、一切服務型號”,堅持黨的工作與型號研制任務同規劃、同下達,“到一線,跟全程,起作用”是每一個黨務干部的工作職責與要求。在ARJ21-700飛機轉戰南北,開展靜力、烏撞、大側風、高溫、高濕等一系列危、難、險、重試驗的時刻,黨組織從沒有缺席。
院黨委總是在第一時間在試驗現場成立黨的臨時組織,建立黨的活動陣地,保證需要凝心聚力時聽得到組織的聲音,資源配備時發揮組織的作用,工作取得成績時有組織的認可,生活遇到困難時有組織的幫扶。各級黨組織把服務科研一線、解除后顧之憂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定期開展調研談心,定期組織“走進大飛機”家屬開放日活動,通過暖心的溝通,使每個設計員都能成為大飛機事業的忠實擁躉,每個家庭都是大飛機事業的堅強后援。
為了讓黨員成為推動型號研制、關鍵時刻勇于擔當的紅色“引擎”,上飛院黨委連續5年組織開展“黨員閃光在崗位,支部創爭鑄燈塔”主題實踐,每年年初組織黨(總)支部、全體黨員全面開展“燈塔承諾”“閃光承諾”的“三亮三比三評”活動,黨支部立足中心任務和支部職責作出服務承諾,黨支部的承諾進行內部公示,在黨員群眾的監督下進行踐諾。黨員則把責任與擔當融入承諾,并可以提出需要組織提供的支持幫助項,既增強了黨組織和黨員的職責意識、身份意識;又做到了黨務工作的公開透明。攻堅克難,黨組織為“破冰船”護航
在ARJ21-700飛機取證中,上飛院出具的符合性報告總頁數超過30萬頁,報告相疊,相當于十幾層樓的高度。這還僅僅是一個型號的工作項,在多型號任務的形勢下,在研制任務最緊迫的時候,“711”(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個小時)、“白加黑”(白天加黑夜),是一些黨員技術骨干的工作常態,院黨委一方面全力以赴做好保障,深入開展“飛機不帶隱患上天、工作不在本崗位誤點”、黨員身邊“無違規、無差錯、無事故”主題實踐活動,針對項目中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的工作,成立黨員干部親自掛帥、黨員骨干為中堅力量、其他黨員和職工共同參與的“黨員攻關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另一方面,積極利用組織優勢與產業鏈單位、區域單位開展黨建共建,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匯聚一切有利的資源。如與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司、民航上海適航審定中心開展共建共同破解飛機適航取證中的難題;與中航工業強度所、中國人民解放軍29基地低速所開展共建共同開展項目攻關;與浦東新區張江鎮黨委共建,在為區域共建做貢獻的同時積極爭取人才公寓、公交配套等政府資源,在張江鎮的幫助和協調下,上飛院已有百余名單身青年職工^住張江湯臣人才公寓,浦東25路的開通也極大地方便了院里職工的出行,張江鎮與上飛院一同舉辦了健康跑、龍舟賽、中秋納涼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上飛院也積極弘揚“愛心翱翔,責任領航”的社會責任理念,邀請社區居民“走進大飛機”、感受大飛機,開展愛心敬老、航空支教等志愿者服務行動。
上飛院還把開展黨建共建作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創新黨組織生活內容和形式的重要載體。以“網格化”思維創新開展黨建共建,著力打造黨建共建“區域網”、“產業網”、“院內網”,通過開展院內院外多層次的黨建共建,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實現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有機結合、相互促進,不斷提升黨建工作對中心工作的貢獻力,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上飛院以黨建工作看得見的實效,讓黨組織為推進型號任務的“破冰船”護航。
創新發展,黨組織成為“動力源”的關鍵
院黨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大飛機事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堅持領導帶頭、支部參與、全員覆蓋,多載體搭建學習平臺、全方位營造學習氛圍,把大飛機事業扛在肩上,“嚴與實是大飛機事業的靈魂和生命”成為全院黨員干部的思想共識和行為準則,激發創新創業創造的強大正能量。
堅持管好干部、建好隊伍,踐行“依靠人才發展項目,依托項目培養人才”的人才理念,堅持在項目推進和型號研制中錘煉隊伍,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創新發展“動力源”的關鍵。
上飛院黨委始終按照擇優選調一批、大膽使用一批、重點培養一批、海外引進一批的思路,加大引才用才工作力度。堅持從海外引進高層次人才,堅持從政府機關選調管理人才,堅持從航空航天系統、高校和科研院所選調技術骨干,匯聚起一大批懷揣航空報國夢想、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水平研發和管理人才。目前,型號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主任設計師崗位大都由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擔任,一大批“80后”已成長為型號研制和課題研究骨干。
針對青年員工占全員職工總數的70%的現狀,院黨委多種形式鼓勵青年人才成才與創新,院內開展青創空間建設,實施青年英才培養計劃,為青年搭建能力展示平臺。在人才成長上既注重技術能力的培養,也關注思想素質的提升,在黨員發展中堅持“把技術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為技術帶頭人,把技術帶頭人中的黨員培養為后備干部,把黨員領導干部確定為技術帶頭人的政治導師”的培養模式。在上飛院這個科技人才培養的沃土中,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陸清、全國勞動模范嚴林芳、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趙京洲、全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洪軍、全國三八紅旗手趙春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湯家力、黨亞斌、劉若斯等一批先進典型在型號鍛煉中不斷涌現。
近年來,上飛院取得了自主研制大飛機的重大階段性成果,帶動重大科技專項跨越發展成大飛機產業,使我國高端制造業邁向更高水平的國際競爭舞臺。院黨委也先后獲得中組部“上海世博會創先爭優基層黨組織”、上海市創先爭優世博先鋒行動“五好”基層黨組織、中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等殊榮。一項項榮譽清單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在商飛人藍天追夢的漫漫征程中,上飛院黨委不僅認真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體制機制,為各類人才提供廣闊的創新創業平臺;而且始終保持一以貫之、鍥而不舍、扎扎實實、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弘揚“長期奮斗、長期攻關、長期吃苦、長期奉獻”的大飛機創業精神,在實現“大飛機夢”和“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不斷開創黨建工作和創新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