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平
摘 要:部分青少年漠視自己、輕視他人生命,表明他們心中缺少愛、缺少善良、情感冷漠。新世紀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挑戰,既不是技術革命,也不是經濟發展,而是道德問題。語文教學無論從學科性質還是學科教材上,都有著進行情感教育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一、小學生情感教育的意義
教育學者通過情感教育方法,尊重學生情緒,同時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在師生情感溝通的過程中,發掘學生的情感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從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出發,對學生情感進行有效調控。情感教育對學生的熏陶作用。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對新事物的模仿能力極強,尤其是對教師的模仿頻率極高。作為一名教育學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情感價值觀,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此外,小學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特性就是教育具有滲透性,所以教育學者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法,有效地引導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感悟語文篇章中隱含的情感,化為學生自己的感受,從而熏陶學生的自身情感。情感教育有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以及人格的完善。從審美的觀點出發,文學篇章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對象。教育學者引導學生領會文學中的情操,感悟文學中的高尚品德從而完善自身人格品質。
二、教師要身為表率,提高自身情感素質和藝術
情感教育對教師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它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一顆博愛、寬厚、敏銳的心。愛是一種積極的高尚的情感。教師對學生的愛能夠喚醒學生的愛心,萌發學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說愛心是滋潤學生心田的甘泉,是教師一切教育藝術、技巧、方法產生的基礎和源泉,也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的起點。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就應該關心、熱愛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將愛浸入學生的心田,觸動他們的情感,引起他們積極的情感反應。教師對學生的愛,對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開發學生智力,轉化學生的思想,陶冶學生的情感,塑造學生的靈魂,有極大的激勵與感染作用。反過來,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了愛的滿足之后,又會更加尊敬與信任教師,教師在學生這種愛的回報的激勵下,會更加愛護學生。這種師生間愛的良好關系,循環往復,會促使教師更加投入教育工作,學生更加努力學習,好好做人。教師應善于與學生交往,了解并理解學生的需要,在教學活動之余,重視師生情感的交流,與學生打成一片,進行“感情投資”,將歡樂給予每個學生。教師對學生的理解,會贏得學生對教師的理解。教師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情感修養,把握住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感染學生。教師的情感越濃烈,其感人的力量就愈深。以教師自己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無疑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教學輔助手段。當教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精神十足地走進教室,學生會倍感親切,溫暖、快樂之情油然而生。很難想象一個情感冷漠的教師能帶出情感熱烈的學生。因而教師自身具備的情感素養是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條件。
三、深入發掘教材,充分利用素材實施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教材中設計的情感內容多較為簡單。小學生的心理尚未發育完全,對于復雜情緒的感知還沒有形成。因此,教材的安排上,多以單一情感為主。如愛國情感、親情、友情等。這些單一的情感對于教師來說,可能過于簡單,但是其正好符合小學生的情緒發展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應素材進行不同情感的培養。例如,《母親的恩情》一文中,主要表達的是作者對于母愛的感謝與懷念。老師可以將其作為母愛體驗的核心培育教材,進行充分的發掘。例如,第一段中,描寫母愛的細節:“夜深了”“一針針一線線”這些時間及行動細節的描繪,生動地反映了母親在深夜照顧家人的情境。這兩個簡單的描寫畫面感十足,能夠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的站在那位母親身邊,體會作者當時看著母親的心情。教師要及時確定學生體會到這樣情境時內心的感受,鼓勵其進行表達,并給予其寬松的環境,杜絕嘲笑、批評等負面反饋。在學生進行描繪的過程中,要突出情緒的表達。用詞越準確越豐富,學生對情緒的認識也就越客觀。教師可以利用這些進行學生情緒表達的培訓。讓學生能夠通過簡單的語言豐富到位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四、經典誦讀,增強情感
誦讀是小學語文課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和方式、方法。誦讀文章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載體。離開這個特定的載體,談感悟情感,就相當于把船停在沙灘上,很難前進一步。例如在學習《窮人》一文時,因為這是一篇由托爾斯泰根據雨果的敘事詩改編、翻譯而成的,又因為這兩個人都是外國作家,生活時代與我們相隔甚遠,因此,在教學時我先講授課文的寫作背景,描述當時俄國的社會現狀,為學生進入情境渲染了必要的氣氛,然后再誦讀課文,依據文字展開想象,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再情感教育,讓他們做一個善良的人。
語文是一門極具思想和情感內涵的工具,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由語文課的本質決定的。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充分發揮情感教學風格,以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感動、凈化,從而達到提高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趙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3,(04).
[2]徐娟.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苑教育,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