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我國當代的司法制度存在著種種弊端,司法機關代表國家行使司法權,體現國家的意志,樹立國家司法公信力成為黨的工作重心。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國推進依法治國,在著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目標下,對司法責任制的完善不可避免。
【關鍵詞】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完善司法責任制度
一、司法責任制的社會背景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我國當代的司法制度存在著種種弊端,司法機關代表國家行使司法權,體現國家的意志,樹立國家司法公信力成為黨的工作重心。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國推進依法治國,在著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目標下,對司法責任制的完善不可避免。
二、司法責任制度的內涵及其外延
對于司法責任制,理論界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主要可以概括為兩種觀點。一個以司法責任后果說為基礎,即司法官對其行為所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應承擔新的義務的法律制度;一個以司法責任監督說為基礎,這種監督在國家賦予其司法權的同時,保證其忠實履行自己的義務,公正處理事務。本文更傾向于第二種說法,司法責任制度是指國家特定機關或特定主體根據法律規定,通過必要程序確認司法官的行為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以及承擔何種法律責任的制度。
三、司法責任制度完善的意義
完善司法責任制是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有一套健全的法律制度作為理論指導,司法責任制作為司法改革的重點受到了各方的光注。司法責任制對今后國家司法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完善司法責任制迫在眉睫。
1、激勵辦案司法官的職業責任感和職業榮譽感。“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通過法官全程負責,從案件審理到做出判決均要求辦案法官參與其中,行使國家賦予其的司法權進行各種司法行為,在法律規定范圍內行使自由裁量權,培養其職業榮譽感。司法責任制要求法官審慎地行使司法權,增加其職業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
2、完善司法責任制有利于規范司法人員的行為,推進反貪反腐工作的進行。司法官根據責任制度需要對其司法行為負責,極大可能地減少了司法官違法亂紀、徇私舞弊的可能,使其勤勉謹慎地行使司法權。
3、對樹立司法權威有極大的作用。法治思想不斷深入人心,一些法律的弊端也漸漸被人們所了解,司法責任制作為一種法律制度,約束司法官的行為,使人民的利益最大化,使國家司法具有公信力及權威性。
四、司法責任制面臨的問題
新中國建立以后,黨和國家不斷探索、完善法律,在法治建設上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果,但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仍然存在著一些弊端。在司法責任制的完善中,我們也面對著種種問題與挑戰。
1、馬克思曾經提過:“法官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法官進行案件審判時遵循審判獨立原則,獨立公正地進行司法審判活動。但在審判實踐中,司法趨向行政化,審判員本應代表國家,以人民法院的名義依靠自己對案件的審理總結及對法律的理解、適用來決定如何審判。現今司法行政化,審判員與法院領導的縱向行政關系,使其獨立司法難以實現。其必須根據法院領導的意見來完成各項審判活動。這也是當今學界爭議的焦點之一,法官辦理案件應當依照自己的良心及對法律的理解適用,而不應受法院上級領導的影響。但現行制度下,審判活動被審判委員會的意見左右,同時還出現審判員審,助理法官判的奇怪局面。
2、立法存在不足。我國關于司法官員的責任尚未有健全完善的法律規定,主要體現在《國家賠償法》第15、l6條、《法官法》第30條和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各級人民法院的規定中,如最高人民法院近年來頒布的《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文件,但這些文件過于空洞,缺乏系統性,操作性極低,并不利于法制建設的順利進行,容易造成公民對司法的不信任。
3、現行制度下,一些司法官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不完備,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素質將會影響到公民的權益。運用自己淺薄的法律知識來對案件進行審理、判決,增加了錯誤判決的發生,從而導致了司法責任的問題日益加劇。
五、如何完善司法責任制
1、司法去行政化。實行責任終身制,不僅僅針對審判法官,還包括對案件提出指導意見的審判委員會的委員,從而使其審慎地行使自己領導權力。倡導各地法院領導將權力下放,在非必要的情況下不參與審判法官的審判活動,若遇特殊情況,需要審判法官與審判委員會委員負連帶責任。大力加強司法責任制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司法責任的觀念深入法官心中。杜絕“主審法官審,助理法官判”的情況,貫徹審判獨立原則,使審判法官依據自身對案件的審理和本身對法律的理解適用來審判案件,從而做到“審者判,判者審”。
2、完善立法,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國家領導人曾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時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意味著改革必須有法理可依據,任何改革都不能偏離法治之路徑,也意味著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據先立后破,及時運用立法手段確認和鞏固改革成果,及時做好法律法規的立、改、廢工作。司法責任制是司法改革的重點,國家應該制定一套有系統、易于操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司法官的行為,一套完整的司法責任法律體系也是公民爭取自己合法權利的依據。
3、引進優秀的人才加入到審判前線隊伍中去,從專業與道德的方面出發去考核,只有達到規定標準的人才能被錄用,從源頭上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與一般公務員差別管理,省級政府直接對司法人財進行管理,注重審判員的日常教育培養,提高法官的職業待遇,增加其職業榮譽感,減少其貪污腐敗的可能。
六、結語
在公民法律意識逐漸提高的今天,司法責任制的實行不可避免。幾十年來我國的法律建設有了其他國家幾百年才能達到的高度,相信在黨和我國法律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司法責任制必將完善,中國的法治建設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