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軍(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體育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主體性
付海軍(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灤縣第四中學是唐山市課改示范校,體育課改也在課改范疇之內,那么體育課改到底改什么?主體異步、分類推進,主體性是現代人應具有的重要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才會使學生真正做到“快樂體育”、“健康體育”這是一個發現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
體育教學;主體性
要真正提高中學生的體育素養,體育教學應該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地結合,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研究性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身心的鍛煉,體育教師必須明白,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主體,教師的作用在于成為學生學習體育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1﹑在體育教學領域內,強調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已經成為體育教學的新時尚。特別是在素質教育貫徹實施的今天,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潮流,它必將會被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所替代。主體性教學時隨當今教育改革發展而產生于素質教育思想相符合的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它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2﹑我校是縣直課改示范校,學校把如何培養人才,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學校的系統工程來抓。所以,建構“體育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實驗對指導中學體育教育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本課題研究方法的特點,主要體現在采用了多方位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對課題進行研究。尤其是運用了對比法,一年多來比較系統地對本校初二年級三個教學班的體育教學進行了定性與定量結合的研究。
1、文獻資料法:查閱了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60多篇(份﹑本)并進行了分析研究。
2、實踐對比法:對本校初二年級三個班進行實踐對比。對更新觀念﹑創造興趣代間﹑形成良性循環,區別對待,發展學生的個性及培養創新精神和終身體育觀等方面進行了實驗研究。對本校二(1)﹑二(2)﹑二(3)三個班進行對比研究,通過實踐對比,與以前有無顯著差異。
3、測評法:通過實驗研究,對學生的各單項進行測試,進行科學的評定。
4、問卷調查法:對實施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
1、研究的要點
更新觀念,創新能力。學生受已有知識經驗的影響,在遇到需要解決的新問題時,思維常常會帶有一定的傾向性,也就是思維定式。通常,思維定式對數學內容的學習和知識體系的把握是有益的,但是當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妨礙或干擾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時,就會阻礙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針對實際情況,不斷進行創新思維滲透,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設更高﹑和諧﹑愉快的學習空間。在體育課程學習和其他課程有很大的區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一個相對比較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因此,體育教師要采用合理的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教師要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要多鼓勵學生,使學生樹立學習體育技術的信心;第二,當學生出現一些小的過錯時不要批評學生,盡量采用一種比較委婉的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使學生能真正融入教學環境中,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體育,提高了教學效率。
課上課下形成了良性循環。在體育課上,教師善于啟發和引導學生,開創一些快樂的﹑針對性強的﹑大眾性強的練習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在自我學練中掌握和改革學習方法參課下,能使學生把課上所學,所練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情況,運用到了課外體育活動中去。
實行分層教學,加強區別對待。在教學中,避免了“齊步走”和“一刀切”的做法,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以區別對待主體異步協同發展。
2、研究的措施
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體育教學中越來越注重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盡量安排實用性強﹑針對性強突出主體﹑強調個體的內容,使學生在體驗體育樂趣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和鍛煉。
教學方法活潑有趣。興趣是推動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善于創設各種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體驗到上課是一種樂趣,愿意全身心參與課堂,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激發了學生自主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
組織形式突出了優勢互補。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個體教學﹑分組教學﹑集體教學等方式的磷靈活運用,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情感體驗,讓學生有所感受。以對體育知識和運動技巧的體驗,智慧的開啟為宗旨,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全程參與和全身心體驗。
3、實施形式
在實施過程中,我在教學方法上,所采用的教法有:多媒體教學法;實地觀摩法;嘗試性比賽法。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實驗性研究,產生了明顯的改進和提高。
1﹑學生的體育興趣已有了很明顯的提高,自覺鍛煉習慣已初步養成。
2﹑學生的全面身體素質已有了顯著的提高,幾項生理指標與素質測試:

表1 2011-2012學年初~學年末生理機能指標變化情況

表2 2011-2012學年初~學年末身體素質指標變化情況
學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人數一般為6——8人,各組人數力爭均等,不宜過多,否則不利于小組內的合作與交流。各組人員均由好﹑中﹑差(A﹑B﹑C)三類學生組成。這樣對全班學生進行了優化組合,使組與組之間盡量保持相對平衡,既有利于小組內“合作學習”,又有利于小組間的 “公平競爭”。
3、目標分層
要全面調動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教學,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人人都有學習任務,以完成任務為榮,發揮小組集體智慧﹑小組合作力量,從而達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全面發展的總目標。具體的學習目標應該分層制定:鼓勵A類學生自主學習﹑快樂學習﹑創新學習;對B類的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優化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對C類的學生主要是培養興趣,樹立信心,達到戰勝惰性,學有所獲的目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合作式﹑研究式等自主性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完成分層教學目標。
4、分層討論與分層練習
課堂上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小組長要把不同層次的問題分配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組內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做。為了幫助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的落實﹑強化,教師應該提供不同層次的學案,分層次提供課堂練習,供不同層次的學生練習,讓全體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掌握知識,從而較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成績。“基礎性題目”供達到課標基本要求使用,既是全體學生都必須使用的,并著重要求 C類生應重點完成好這部分題目;“提高性題目”供B類以上學生達到課標的基本要求后,進一步學習使用。“拓展性題目”供A類生學習使用。
5、評價分層
差異性,及時性和鼓勵性是分層評價的基本要求。教學評價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利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對于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而言,教師要適當地降低標準;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評價中可適當地提高標準,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地解決化學問題。積極尋找C類學生的閃光點,采用激勵性評價,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以促使他們積極進步。對A類的學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以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我。
通過幾年的實驗教學,實驗班的成績明顯高于普通班,使我校的化學成績得到了大面積提高。
[1]《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化學課程標準》
[2]《初中化學分層教學指導》 廣東省教育廳 1999年
[3]張多霞,曾灼先主編.《現代中學化學教學法》.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56-58
[4]王益群主編,《初中化學教材教法指導》.廣東省化學教學研究會秘書處編印,1996.34-37
[5]劉知新主編.《化學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02重印.78-81
2012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課題“體育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主體性”(JJS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