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才學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金融機構面臨的經營發展環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的加快,農村金融機構的業務量也在逐漸增加,大規模的業務量增加了農村金融機構的操作風險,特別是在銀行業務大量激增的前提下,銀行的工作人員工作量大增。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泯滅。本文將就新經濟常態下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中遇到的風險進行分析,并努力探尋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以期為農村金融機構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新經濟常態 農村金融機構 風險防控 問題 措施
一、引言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和我國建設新農村政策的不斷深入實施,我國農村經濟逐漸進入了新的階段和發展時期,農村經濟的發展與運行正處于不斷的變化與完善過程中,我國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農村金融機構迅速在全國范圍內得到迅猛發展,這不僅大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活躍了農村金融市場,更增加了農村金融服務的供給,為全面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奠定了基礎、集聚了力量。一直以來,在金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各種金融風險無處不在。上世紀80年代后,我國逐漸放松了對金融市場的管制,實現了金融自由化發展的進程,各種金融衍生工具應運而生。在經濟全球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我國金融市場出現了巨大波動,各種金融風險發生的頻率不斷增加,并逐漸呈現出范圍不斷擴大的問題。農村金融機構作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會受到環境變化、金融政策的影響。同其他金融機構一樣,其金融風險表現出一些共性的特征,但是又表現出獨具特點的特征。就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現狀來看新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正處于試點階段,實行農村金融改革仍是我們思考的大問題,對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更是金融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二、新經濟常態下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現狀分析
(一)準入門檻的降低削弱了農村金融機構抵御風險的風能力
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大銀行主要是指上述的“工農建中交”這五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其實,所謂的“大銀行”與“中小銀行”是一個相對的規模上的概念。因此,銀行客戶的大小是于銀行的規模成正比的。目前,就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的總體狀況來看,一共有12家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140多家城市商業銀行,260家農村商業銀行與農村信用社。從上述規??梢钥闯?,我國農村金融的分支機構較少,有的規模并不大,有的甚至很少設立分支機構和分行。另外,受地域性限制,我國農村金融的經營范圍有限,經營的業務也不全面,并不具備綜合性特征,很多農村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就是為客戶提供一些簡單的信貸業務、存取款業務等。為了全面推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較低,這位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帶來了風險。例如:準入門檻低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更吸引了一些別有用心的投機者,從而造成農村金融機構的資質良莠不齊,為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二)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完善導致內部人控風險的增加
目前,農村金融機構的規模都比較小。由于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成立時間較晚,在管理制度方面不健全,銀行的服務網點較少,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造成了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在同其他五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競爭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中。例如:在資本金的補充渠道方面,各大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手段募集到資金,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這些大型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行債券、動用儲備金等方式來獲得資金。但是,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只能通過銀行留存的盈利和增資擴股的形式獲得資金。因此,不同于大型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在資產規模、存貸款市場的份額、服務對象、資本金的總額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遠不及大型商業銀行。再加之農村金融機構規模較小,員工一般都是身兼數職,很容易造成內部控制的人控現象,從而引發農村金融機構大量不良的款的發生,最終影響了農村金融機構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三)從業人員整體業務、專業素質較低潛藏著較高的操作風險
農村金融機構主要是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我國農村隨著我國金融市場中的不斷改革,利率市場化的發展趨勢必將帶來貸款利率的大幅上升,這將對銀行的息差業務帶來巨大影響和沖擊,這也是商業銀行最主要的獲利渠道。由于農村金融機構的融資成本較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差,那么在不斷變化的利率市場經濟改革中所承受的壓力和影響將會更大。在農村金融機構中從事工作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專業素質不高、思想素質不夠過硬的人員。整體素質較低的工作人員隊伍根本無法回應這些變化的形勢,風險也就在所難免。
三、新經濟常態下農村金融機構防控風險的有效措施
在新常態下,農村金融機構在對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與評估后,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對經營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防范,積極地采取應對措施,一定要避免風險的發生,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如果風險已經發生了,還必須將損失降低到可控制的范圍內,從而實現農村金融機構風險防控的目的。
(一)強化農村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與管理
這就要求各農村金融機構必須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內部控制與管理的重要性,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相關規定建立自己的內部控制體系。例如:農村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激勵約束機制、風險方法機制等,為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把好關。
(二)構建完善的預算風險管理信息支持系統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網絡技術的普及,新經濟常態的到來使得農村金融機構的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化,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下,農村金融機構迫切需要一種能夠迅速對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評估、預警的系統。在風險管理中要求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加工、識別、處理、整合,這些數據處理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支撐。因此,這就要求農村金融機構必須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在信息技術的充分運用與支撐下與風險管理各環節和流程結合在一起,構建涵蓋各項基本業務流程與風險管理的信息系統。
(三)構建完善的業務流程風險控制體系
農村金融機構的各項業務是由不同的活動構成的一項系統化的流程,該流程中囊括了所有活動范圍,因此,每一環節和活動也更能體現出業務的風險。優化這些業務流程將大大提升預防風險的效率。
(四)多方面引進各種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農村金融機構要優厚的待遇廣泛吸納既熟悉農村金融又經驗豐富、善于管理的高級復合型專業人才。農村金融機構需要積極納賢,吸納集風險管理人才、貸款管理人才、財務分析人才、農業金融人才、市場營銷人才、計算機人才等優秀人才,廣招優秀人才是農村金融機構業務經營和組織管理正常開展的基礎和關鍵。
總之,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起步較晚、發展比較緩慢,特別是在資本實力、資本規模、機構網點的創建、社會公信度等方面無法同大商業銀行相比。因此,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必須對自己進行恰當的定位,根據地域優勢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緊緊把握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擺脫各種劣勢來爭取更多的客戶,為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周善葆,區永純.基于 SWOT 分析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廣西梧州視角[J].南方金融,2013(7):55-57
[2]李墨,李爽.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風險分析與防范對策[J].商業經濟,2012(9):21-22
[3]黨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研究---基于廣西農村金融機構的實踐[J].學術論壇,2013(6):156-160
[4]聶勇.基于制度視角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研究[J].浙江金融,2013(5):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