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玲
摘要: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運行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主要內容是事業單位為了提高經營和管理的效果,確保信息可靠安全,保護資產完整和有效利用以及實現事業單位發展戰略,由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以及廣大員工共同實施的內部管理過程。通過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健全和完善能夠有效提高資產安全,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以及提高事業單位的整體運營管理水平。
關鍵詞: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完善
隨著事業單位的發展,內部控制在其運行和發展中的作用逐步凸顯,通過進一步強化和推進單位內部控制能夠有效保障資金安全,提高對會計信息的監管水平,有效保證信息質量,同時也能夠為單位實現依法理財奠定良好基礎。因此,事業單位必須提高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并根據單位運行和發展的實際需求,探究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完善策略,并建立一套系統完善和規范的內部控制體系,促進事業單位長效發展。
一、提高單位內控意識
為了確保單位內部控制的完善,首先必須提高單位整體的內控意識,使其能夠首先從觀念上得到轉變,確保內部控制實施思想和方向的穩定。首先,事業單位要定期開展關于內部控制建設以及財政法規學習的培訓活動,是各單位負責人能夠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建設和完善的重要性,有效提高其內控意識,這樣才能夠給予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更多的肯定和支持,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內控氛圍,提包內部控制工作的整體質量。其次,事業單位要加強對內控意識的宣傳力度,使得廣大員工能夠從思想上做到革新和發展,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為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作出貢獻,同時形成上下一致以及團結向上的整體內控氛圍。最后,事業單位要不斷更新內控理念,突破傳統的內部控制觀念,運用系統觀和整體觀,對單位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重新審視,并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確定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內容和結構,從而提高內部控制的整體水平。
二、建立內控監督機制
為了確保事業單位各項內部控制措施的順利實施必須具備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作為保障,因此事業單位要根據內部控制建設和體系完善的實際需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監督管理機制。一方面,要逐步完善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和監督機制。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建立內部監督機制的重要力量,能夠有效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內部審計內容必須要涵蓋事業單位各個工作環節,除了要對會計賬目進行審核外,還要認真檢查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以及內控措施的實施執行情況,從而獲得完善的審查結果,并報告單位領導,將內部審計工作做細,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的效力。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外部監督機制。國家審計機關及其其它社會權威機構可以定期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情況進行監督審查,避免濫用職權問題,發揮政府的監管作用以及社會審計的監控職能,同時也可以引導媒體進入,有效發揮輿論監督的巨大作用。
三、明確內控崗位職責
事業單位必須對內部活動的特征進行認真分析,從而根據不同崗位的需求進行崗位職責和權限的劃分,將不相容職務進行分離,實現權責統一,并通過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建立來避免徇私舞弊情況的發生,有效肅清單位內部控制的環境。首先,事業單位每一個部門及其內部人員在授予其相應權利的同時,必須明確崗位職責,并且堅決不能夠超越內控權力,同時為了確保其效力可以將責任和利益掛鉤,并實施相應的獎懲措施。其次,事業單位在進行崗位設置時,必須嚴格遵循職務不兼容制度,將不相容職責進行崗位分離,保證權責一體,同時也可以讓不同部門的人員進行相互制約和審查,避免由一人管理一向業務而導致的舞弊行為。最后,事業單位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并定期對單位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履行情況進行考察,并執行獎懲和激勵方案,提高員工工作熱情,使得廣大員工能夠認清自己的職責、權利以及責任,進而為內部控制的完善作出更大的貢獻。
內部控制人員素質是關乎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中實施成效的關鍵,因此為了確保內部控制的完善,必須不斷提高內控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業務技能以及知識能力,同時也要對內控人員進行職業繼續教育和相關培訓。首先,單位負責人要定期組織內控人員參與業務能力培訓活動,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定期學習和掌握先進的專業技能,提高對內部控制制度和相關政策的理解和把控能力,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以適應單位內部控制完善的需求。其次,要不斷強化內部控制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并采用相關支持監督機制確保內控人員能夠遵循其職業道德,并樹立良好的法律觀念,確保其職責的正確使用。最后,事業單位財會部門必須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對內部控制人員的工作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及時糾正其工作疏漏,確保內部控制工作高效有序運行。
四、健全單位內控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是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的制度保障,而內控制度在制定修改以及完善過程中都必須將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其政策作為根本依據,在此基礎之上,還要結合事業單位內部的實際情況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這樣才能夠提高內部控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合法合理性原則,即內控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必須符合國家各項規章制度以及事業單位實際發展情況。第二,經濟性原則,即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健全,必須要考慮到成本和效益,內控制度必須要達到合理控制成本的目的。第三,全面性原則,即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必須涵蓋內部各項經濟業務以及崗位,做到內控全面。第四,實用性原則,即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根本原因在于實際應用,因此內控制度必須提高其可操作性,并可學選用恰當的控制方法,避免手續和程序的繁瑣。
內部控制是事業單位賴以發展的重要內容,并且直接關系到資金安全、會計信息質量、管理效率以及單位的長效發展,因此,積極探究內部控制的有效策略顯得尤為重要。事業單位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全面提高內控意識,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明確崗位職責和分工,建立科學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不斷提高內控人員的工作素質,最終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為事業單位的持續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周霞,童丹.淺談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J].財會通訊,2014,14(11):99-100
[2]李亞娥.淺談科 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J].思想戰線,2015,(35):24-25
[3]許欣欣.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芻議[J].中國農業會計,2013,(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