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宇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大量數據,進而將我們引入一個新的時代——大數據時代。作為一個與數據密切相關的行業,金融業在大數據時代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然而現有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金融機構亟需改變自己的發展方向,進而抓住時代機遇,贏得新一輪的競爭。
關鍵詞:大數據 金融業 優勢 發展方向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導致相關數據量呈現爆炸式增長,海量數據將會為各大行業帶來新一波技術紅利。對于金融業這個對數據極度敏感的行業,數據運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夠高效運用海量數據的金融機構,必定會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迎來大數據時代
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大量數據正通過我們周圍的設備不斷產生,社交網絡、在線購物、支付平臺等等都在收集著數據。我們每天產生的數據量正在以指數級增長,2015年全球大數據儲量達到8.61ZB,而今后十年,用于存儲數據的全球服務器總量還將增長十倍。大數據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數量和品種于各行各業中產生,大數據時代迎面而來。
作為又一個充滿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高科技前沿,大數據以其多源、海量、異構的特性沖擊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領域,已然成為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信息技術領域又一次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對大數據合理、有效地運用不僅會改變生產和消費的商業行為模式,同時也會引起信息數據在數量、頻度和運用等方面的巨大變革。通過對大容量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發掘新的內容,創造出新的價值,帶來“新知識”與“大發展”,大數據將開啟一次嶄新的、重大的時代轉型。
二、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業的優勢
金融業作為一個與數據極度關聯的行業,能夠在當前環境中抓住機遇,積極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金融機構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進而實現自身競爭力。面對大數據時代,需要我們運用全新的邏輯與思維,以數據化的方法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運用大數據提升洞察力,拓展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進而幫助金融機構識別趨勢并利用這些數據來獲得競爭優勢,創造可觀的經濟價值。就大數據時代而言,金融業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這主要源于以下三點:
(一)數據運用傳統行業
金融業從最早的信用評級模型到后來的市場營銷模型,直到現在的各類投資收益模型,近些年其對數據分析的實踐操作經驗將極大地輔助其向“大數據”分析跨越。
(二)相關人才集中行業
金融業作為一個信息密集型服務產業,其信息技術等部門擁有大量的IT技術開發與應用人才,并逐年增加對信息系統的投資力度,使得其對數據的挖掘、應用能力不斷提升。
(三)數據收集多源行業
金融機構自身擁有大量結構化數據來源,如客戶的賬戶信息、資金交易記錄、證券交易記錄等,與此同時還擁有網上銀行交易記錄、電商平臺交易記錄、證券投資收益曲線等非結構化數據。這些多維度的統計數據極大地便利了金融業對數據的挖掘,也體現出金融業強大的數據收集能力。
三、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業的發展方向
大數據時代金融業的發展方向將發生巨大改變,需要金融機構迎合時代浪潮,以謀求長遠發展,從而在新一輪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對于金融機構未來發展方向的展望,本文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單一數據源向多數據源轉變
對于傳統金融機構而言,其數據來源大多為自身結構化的金融信息,如財務信息等,但在當前時代,金融機構的數據來源急速增長,引入投資者交易行為、客戶評分、公共事業繳費記錄等多方面、多維度的數據,從而可以更精確、更有效、更客觀地進行分析評價。所以對于各金融機構而言,獲取更多源、更強有效的關聯數據變得越來越重要。
(二)基礎數據分析向復雜數據分析轉變
對海量數據的分析,不同于之前簡單的數據分析,它需要更復雜的統計技巧來獲得準確的結果。金融機構目前對于結構化數據的利用率較低,面對非結構化數據則更缺乏基本的處理機制和系統化的挖掘方法,所以加快建立大數據分析體系,充分挖掘數據資源價值,創建大數據時代新的數據分析方法,這將成為未來金融機構的數據深研方向。
(三)群體營銷模式向個體營銷模式轉變
在大數據時代,通過對客戶在社交媒體、多媒體終端等渠道產生的各類非結構化信息進行解析,金融機構可以將每一個客戶數據化,進而可以為客戶構建嶄新的360度數字畫像,分析粒度由群體精細為個體,從而可以分析個體客戶需求,并及時提供與之匹配的金融產品和個性化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
(四)傳統決策模式向數據決策模式轉變
大數據使得決策模式發生轉變,由傳統的“基礎數據+經驗”決策模式向“數據證據”決策模式轉變。大數據更強調決策建立在牢固的證據基礎上。傳統的決策模式依賴于簡單數據分析和高層管理經驗,而大數據時代全量數據分析使得分析結果更具客觀性和決策支持性,所以金融機構未來的決策過程將會以數據為核心,圍繞客觀數據進行決策判斷。
(五)傳統風險評估向數據風險評估轉變
大數據的運用使得金融機構的風險評估系統更加全面、客觀。傳統風險評估可能只是來源于對財務報表的研究,但是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機構可以利用企業的多角度關聯數據進行參考評估,比如對于某家物流企業,銀行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對其客戶滿意度、貨物運輸量、物流效率等方面進行了解,從而客觀評價其經營狀況。所以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股份制銀行主動與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進行合作,進而以大數據思維建立起自己的新型風險評估體系。
四、結束語
大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對于金融業而言,未來的發展勢必聚焦在創新、復雜的業務方向,所以必須轉變現有思維模式,重新審視自身核心競爭力,主動投身于互聯網大數據,將大數據的收集與挖掘作為企業經營的核心資產,提高資源分配效率,從而使自身在未來的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雷晨寧.大數據時代金融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商場現代化,2015(13):164-164
[2]劉曉曙.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業的發展方向、趨勢及其應對策略[J].科學通報,2015(z1):453-459
[3]董俊峰.大數據時代金融業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金融電腦, 2015(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