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柳婷
摘要:當前,部分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仍然較薄弱,經營風險控制不佳,嚴重時甚至引發資金鏈的斷裂而使企業陷入危機之中。另一方面,國有企業面臨的外部競爭形勢越來越嚴峻,越來越復雜,企業經營管理風險不斷加大。構建并實施完善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有效防范經營風險,對國有企業的良性發展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風險管理 國有企業 內部控制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為適應供給側改革發展的要求,不斷對經營理念和經營結構進行調整,但目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改革的內在動力不足,外部環境越來越復雜,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風險意識,完善企業內控體系,通過改善國企內部環境、實施風險評估、加強控制、強化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等措施來防范經營風險,實現有效監管。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二者從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
一、重視內部控制環境建設,保障風險管理實施
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礎。國有企業首先應從加強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入手,從源頭上保證內部控制的順利實施。
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國有企業應強化董事會建設,弱化股東特別是大股東對董事會的牽制和控制,董事長和總經理不能交叉任職,防止管理、決策等權力過于集中。要對董事會及董事會成員的權利、義務、職責等進行詳細、明確的規定,通過明確責任與義務來更好的追責。此外,國有企業應聘請專業從事法律、審計等工作的外部人員來擔任監事會成員,防止企業內部成員主導監事會,削弱監督職能和作用。
二是要強化國有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長期以來,國有企業仰仗“壟斷”地位,一家獨大,普遍缺乏風險管理意識,不能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國有企業要自如的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就必須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從管理層而言,管理層要提高風險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快速準確的識別潛在的風險,根據企業的經營生產情況,評估風險發生的幾率,同時要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當風險發生時,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快速執行風險內部控制政策,將影響降低到最小水平。從員工層面而言,企業要營造風險控制的企業文化氛圍。風險管理離不開每一個員工的共同參與。國有企業應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風險管理意識,通過員工對內部控制政策的自覺遵守和執行,主動提供風險管理的信息并及時上報風險,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充分發揮內部控制政策的有效性。
三是要實行風險管理導向的內部審計。國有企業要注重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配備專門的、高素質的審計人員,在充分的職權范圍內對內部控制政策的執行進行監督和評價。內部審計不能只局限在財務的審計范圍內,應擴大到企業經營的每個環節和活動,開展內部控制專項審計,對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和領域進行評估,確定內部控制的效率。
二、規范內部控制執行,提高風險管理效率
要有效防范風險,保證和規范內部控制的高效率執行,必須不斷規范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加強信息的溝通與交流。
一是規范內部控制制度。我國已經陸續出臺了多部企業內部控制的法律法規,《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等政策的出臺,著重提到了企業要從風險管理的視角和理念出發,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國有企業應根據相關政策及市場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內部控制制度及時的進行調整和規范。在開展經營活動時,要堅持內控優先的原則。
二是要加強風險信息的溝通與交流。信息溝通與交流體系是實行內部控制實行的必要條件。信息化程度將直接關系著企業能否第一時間對潛在的風險進行評估或識別。隨著互聯網和信息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應充分利用電腦、網絡等技術,根據企業的經營情況和業務范圍、地域劃分等情況,建立自身的信息溝通體系。加快建設網絡化的信息傳輸渠道,從而使信息傳遞與交流更方便、更快捷,提高內部控制信息的傳遞速度
三、強化內部控制監督管理,加強風險管理評價
通過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可以確保內控控制的有效性,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并采取措施進行改進。
首先,建立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國有企業可根據自身經營情況,設置專門的內部控制監督管理機制。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應結合企業監事會、內部審計機構和財務總監三者之前的職能,監督機制中的人員應獨立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職能,通過行政上的交叉控制,形成三者的合力,有效的實現監管的職能。
其次,要強化監督職能的履行。作為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的監督部門和機構,要在職責范圍內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檢查,對內部控制制定進行定期的檢查并形成評價報告。可要求企業根據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出具審計報告書,提高國有企業風險信息的可靠性與透明度。
再次,要加強外部監督管理。國有企業的外部監督主體有政府紀檢機關、外部專業審計人員等,外部的監督可以督促企業在陽光下合法、合規的經營。而良好的外部監督機制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彌補內部監督的不足,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不斷完善,降低腐敗等風險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也同樣面臨著各種風險的壓力和威脅。國有企業要保持發展的優勢就必須建立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內部控制體系。國有企業必須保持較高的風險意識,將風險管理的要求納入內部控制體系之中,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從而達到降低國有企業經營風險,實現有效經營管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穎.基于風險管理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企業導報. 2014(19):70-71
[2]陳虹.淺議基于風險管理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模式構建[J].港澳經濟. 2016(2):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