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摘要:在郵儲銀行現行現金管理運營體制中,除自身經營網點外,還委托郵政公司營業網點代理部分金融業務,這種特殊的管理體制對郵儲銀行的現金管理及運營帶來了獨有的風險,本文分析了這些風險并對風險防范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郵儲銀行 現金 風險
一、郵儲銀行管理模式現狀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儲銀行”)是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控股的金融機構。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進行了管理體制改革后,實行政企分開,建立了郵政業務、速遞物流、郵政金融三大板塊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其中郵政金融板塊由郵儲銀行和郵政公司共同組成,郵儲銀行除經營自身網點以外,還委托郵政公司營業網點代理個人儲蓄、中間業務、代收代付等基礎性金融服務,從而形成了郵儲銀行獨有的“自營+代理”的管理模式。
為加強現金運營管理,郵儲銀行內部下設會計運營部,郵政公司下設郵政代理金融局,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共同確保現金業務穩步規范有序推進。郵儲銀行會計運營部主要負責會計核算、資金結算運營等工作,下設會計運營中心,具體負責現金清分、人民幣流通管理、反假貨幣和現金機具管理等。郵政公司郵政代理金融局指派專人負責郵政代理網點的現金和銀行機具管理,掌握匯報現金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與郵儲銀行溝通協調解決。
為有效規避郵政網點代理金融業務風險,郵儲銀行在代理協議中明確規定其經營范圍,僅允許代理郵儲銀行個人儲蓄和中間業務。為鼓勵郵政代理網點積極性,實現利益公平共享,郵儲銀行自營網點和代理網點使用同一業務系統,并受中國郵政集團總公司監督。每月末,中國郵政集團總公司與郵儲銀行總行根據共同設定的代理費率,直接清分收益,分配到各網點。
在實際工作中,郵儲銀行和郵政公司各自負責自身網點日常業務推進,郵儲銀行僅對代理網點的金融服務進行業務指導。為使代理網點認真落實央行相關工作要求,郵儲銀行和郵政公司建立了三級溝通協調機制。一是行局長定期溝通,傳達央行安排部署的重點工作,研究組織方案;二是部門經理溝通機制,掌握重點工作完成進度,協商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三是具體管理人員隨時溝通,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
二、現行管理體制下的現金運營風險
(一)獨有的公司治理結構帶來管理風險
郵儲銀行獨特的治理結構決定了其特有的管理風險。從縱向結構看,郵儲銀行分為總行、省市級分行、縣及縣以下支行等層級,下級行服從上級行管理;從橫向結構看,郵儲銀行存在屬地管理,即郵儲銀行的業務要得到地方郵政局的管轄。這種管理結構導致了郵儲銀行與地方郵政局之間盤根錯節的關聯關系,既有交叉重復管理,同時還存在真空地帶,在實際監管中存在風險隱患,而基層網點特別是代理網點的多頭管理,不僅增加了管理成本,還造成管理效率低下。
(二)管轄權分散造成操作風險
金庫管理是資金安全的核心,目前郵儲銀行的金庫安全、場地管理及現金押運全部由郵政部門負責管理。由于郵儲銀行網點分布廣,且偏遠網點較多,部分縣支行金庫面積小,設施陳舊,存在安全隱患。當郵儲銀行在檢查金庫過程中發現問題時,只能與郵政公司進行溝通協商,提出處理意見,不能對直接責任人進行處罰,不利于問題整改,極易引發風險。
柜面管理是現金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營業網點中占絕大多數的代理網點由郵政部門負責,郵儲銀行只能進行業務指導,不能安排臨柜人員的業務培訓。制度和業務學習的不到位很可能導致實際操作中的違規現象發生,造成操作風險。
審計稽核是風險控制的主要手段,目前郵儲銀行保留稽核職能,能夠對郵政代理網點開展審計,以確保資金安全,但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郵儲銀行不能進行追責和處罰,只能指出問題所在并給出相關建議和意見,從而造成審計結果運用弱化,引起操作風險。
(三)考核評價體系導致制度風險
郵儲銀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現金管理辦法,以及相應考核辦法和評價指標體系來確保制度有效落實。在實際工作中,郵儲銀行負責所有營業網點的資金運營管理,而業務考核則由郵儲銀行和郵政公司共同執行。由于考核側重點不同,使考核評價過程中公允度有所降低,造成考核結果參差不齊,影響考核結果效能發揮。
(四)監管權限缺位引發監督風險
郵政代理網點在管理上隸屬于郵政部門,而央行對于郵政部門沒有監管權限。雖然基層人民銀行也對郵政代理網點的現金業務開展檢查,但只能作為對郵儲銀行檢查的延伸,對存在問題及由此產生的嚴重后果只能先由郵儲銀行承擔,再向郵政部門轉達,把本該直接的監管關系變為間接監管,削弱了檢查權威性,不利于問題的糾改。
三、對防范郵政代理網點現金運營風險的相關建議
(一)理順現行管理體制,盡快將郵政代理網點管轄權劃歸郵儲銀行
著眼于代理網點長期發展目標和風險防控要求,理順現行管理模式,逐步推進體制改革。嘗試將代理網點的員工考核權、處置權及業務經營管理權劃歸郵儲銀行,強化郵儲銀行管理郵政金融業務的主導地位。
(二)推動頂層設計,將郵政公司代理網點納入央行監管范疇
人民銀行與國家郵政局探索建立聯合監管機制,賦予人民銀行監管權限,降低系統性風險水平。同時將國家郵政局列入國務院反假貨幣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加強郵政管理部門對現金管理的重視程度,切實提升代理網點現金運營管理水平。
(三)強化風險意識,建立健全郵儲銀行和郵政公司內部控制制度
郵儲銀行和郵政公司以風險控制為核心,完善內控管理和內控制度,搭建風險管理組織構架,制定詳盡的業務規章和具體的操作手冊,增強可操作性和嚴密性,提高執行力,形成內部管理有效制約,全面提高郵政代理網點風險防控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文暉.郵政儲蓄銀行現金管理業務研究[D].中南大學,2010
[2]羅淑琴.江西郵政儲蓄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研究[D].南昌大學,2013
[3]劉維山.郵政儲蓄銀行代理網點形成現狀、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金融,2010
[4]何神根.三水郵政代理金融營業網點運營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