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萍
摘要: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深入,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動,傳統的財務內部控制已無法滿足改革的需要,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已經是事業單位發展的當務之急。完善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可以降低財務風險,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完整,有利于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本文首先闡述了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必要性,接著分析了當前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建議,旨在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水平。
關鍵詞: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完善
一、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水平直接影響著事業單位工作職能的履行,直接影響著事業單位的發展水平,因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
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業單位經濟目標的實現程度,并最終影響事業單位的發展水平。
(1)滿足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近年來,公共財政體制改革推出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購制度、部門預算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為了實現改革目標,事業單位要在財務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滿足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
(2)預防腐敗、降低財務風險的需要。事業單位實行財務內部控制,有利于及時發現財務隱患,降低財務風險;同時,有利于預防貪污腐敗等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
(3)建立節約型政府、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需要。事業單位實行財務內部控制,可以減少浪費、節約行政成本,有利于建設節約型政府,同時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4)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完整的需要。事業單位的資產屬于國家所有,財務內部控制有利于事業單位科學規范地使用、保管資產,防止浪費和毀損資產,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
(5)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需要。通過財務內部控制的實施和完善,可以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行為,減少財務人員的舞弊行為,大大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
二、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一些問題,大大影響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可靠性,進而影響了整個財務工作的效率性,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財務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目前,由于事業單位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沒有核算利潤的壓力,因而多數事業單位對財務內部控制不是很重視,財務內部控制意識薄弱,體現在:機構設置不健全,崗位職責不明確,人員配備不齊。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視,導致工作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現象時有發生,阻礙了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風險管理意識缺失會
目前,多數事業單位缺少風險管理意識,因為它的資金主要是財政撥款,不參與生產經營活動,它的社會效益無法用數值來計量,因此風險意識薄弱。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的活動也存在潛在風險,而事業單位卻沒有建立風險防范機制,不能及時進行風險識別、評估、控制,在風險來臨時,可能會給單位和國有造成財產損失。
(三)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事業單位分布在各個領域,所處行業、單位規模、人員多少都有很大的差別,因而國家無法制定出統一的內部控制制度,因此,事業單位中普遍存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問題。例如:有的單位沒有結合自身特點建立適合本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的單位即使建立了制度,制度上墻不嚴格執行的現象也很多;有的單位規模小、人員少無法保證不相容崗位的分離;有的單位沒有建立與之配套的內部牽制、財務分析等制度;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已有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得不到及時更新。
(四)內外部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不到位
對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而言,要同時加強內外部的監督管理。部分事業單位內部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監督機制,例如:有的沒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沒有配備專職的內部審計人員,有的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等,導致內部審計監督作用發揮不到位;另外,政府職能部門也應該加強外部監督,目前對查出的違規違紀問題多是責令整改,削弱了監督的力度,而且,目前內外部審計都沒有建立起與領導提職、與職工晉級掛鉤的激勵機制,客觀上降低了監督作用的發揮。
(五)內部控制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事業單位中一般沒有專職的內部控制人員,大多是由財務人員兼任,由于事業單位中的財務人員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學歷不高、專業技術職稱也不高的問題,并且這么多年來工作比較穩定,沒有競爭,因而自覺學習的主動性較差,所以說,財務內部控制人員整體素質不 高,無法適應財務內部控制的工作需要。
三、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提高財務內部控制意識
為了增強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意識,要將財務內部控制工作作為對事業單位法人考核的一部分,提高領導層對此項工作的重視。同時,事業單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都要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明確內部控制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明確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熟悉財務內部控制工作流程,自上而下地貫徹和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從而提高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
(二)增強風險意識,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事業單位在履行社會管理職能時,也會面臨風險,因此事業單位應該提高財務風險意識,建立風險管理機制、風險預警機制、風險應對機制,尤其是財務部門更要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方法,來計算和確定財務風險預警線,找出潛在風險,利用信息傳遞的及時性,上報給領導層,利于領導及時做出決策,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或將風險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圍內,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
(三)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是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順利實現的基礎和前提,事業單位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首先,在充分了解本單位財務管理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建立適合本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其次,要建立與之配套的內部牽制制度、責任追究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重大事項民主決定制度等;第三,領導和財務人員要認真學習、嚴格貫徹執行制定的各種制度;最后,要擴大宣傳,取得單位職工的理解和支持,確保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
(四)完善監督機制,加大監督力度
首先,事業單位要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專職的內部審計人員,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其次,要對內部監督建章建制,細化崗位責任,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第三,要改進審計方法,引入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提高審計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提升審計的科學性。最后,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強指導,要對財務工作審計的同時也進行內部控制工作的檢查,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從嚴處理,加大監督力度。
(五)提高財務內部控制隊伍的整體素質
針對財務內部控制隊伍整體素質低的現狀,事業單位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加強職業道德培訓和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術水平;其次要加強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訓,以適應信息化的工作要求;第三要引入競爭機制,增加工作人員的危機感和責任感;最后要大力引進復合型人才,為內部控制隊伍輸入新鮮血液,提高財務內部控制隊伍的整體素質。
(六)加快信息化建設的腳步
信息化建設是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技術保障,事業單位要加大財力、物力、人力的投入,要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提高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單位與外部相關部門之間信息溝通的及時性、準確性,進而達到提高財務內部控制水平、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任重道遠,事業單位的領導和全體財務人員要提高對財務內部控制的認識,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不斷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加強監督管理,防范財務風險,為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葉文藝.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A].“決策論壇——區域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6
[2]孟凡萍.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探析[J].時代金融. 2016(11)
[3]劉淑梅.論如何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J].中國市場. 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