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的話:街橋相連,依河筑屋。古韻悠長的小鎮令人向往。2020年中國有望培育出1000個左右特色小鎮。發展產城融合、富有活力的小城鎮已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如何讓特色小鎮充滿魅力?在環球時報社最近主辦的“首界中國特色小鎮創新發展圓桌研討會”上,各界專家及小鎮代表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忠告。
發展特色小鎮一定要留住當地居民
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云昌:城市化是世界人口遷徙的規律和發展趨勢。在全國大力發展特色小鎮,既解決了大城市人口分流問題,又形成了城市副中心,甚至對解決大城市高房價問題都有好處。
居住之地謂之“城”,貨物交易之處叫做“市”,城和市必然要連在一起。在小城鎮的發展概念中,“市”所包涵的意義就是產業。所以小城鎮的發展一定是城和市的共同發展,所謂產城融合,共同推進,這是必然的。
特色小鎮所包涵的內容無非是四個方面:產業、文化、旅游、社區。這四個方面中,社區一定不能遺漏,小城鎮里一定要有社區,因為小鎮必須是有人居住才有生命。一定要把當地居民和社群留下來,才叫城鎮。中國有名的幾個古鎮例如麗江、平遙、鳳凰等,都應該留住當地居民,留住當地的特色文化。
2016年全國眾多城市房價飛漲,造成居住成本越來越高,這種背景下,大城市的人口可以分流到小城鎮,但這也對小城鎮的建設提出了要求。為吸引人口,小城鎮的發展不能只注重蓋房子,必須有產業。小城鎮要發展什么產業才適合呢?一定不能是第二產業,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特色就是旅游和文化。比如,橫店作為全國知名的影視拍攝基地,未來一定能成功發展為有特色的小鎮。
總之,特色小鎮的發展首先要在產業上形成特色,將文化、旅游、社區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成為人口集聚點。另外,要尋找小鎮發展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新的消費熱點,人氣越來越旺,經濟收入也會越來越可觀。
特色小鎮一定是讓你產生沖動的地方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
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國各地出臺了特色小鎮的規劃和指導意見。我和中國傳媒大學新型城鎮化研究中心訪問考察了全國十幾個省區,感受到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特色小鎮的建設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
但在考察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特色小鎮建設過程當中的很多問題,比如,很多地區把縣、市、鎮改個名就稱之為特色小鎮,這樣的小鎮關于特色的內涵不是很充分。另外,特色小鎮不應該僅有地方特色、當地文化的獨特標記,更為重要的是,應該讓當地居民感受到特色小鎮的建設給他們帶來的福祉。
特色小鎮的構建首先是要構造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它留給人們的印象一定是別的地方所沒有的,一定要擁有特別的旅游項目、特別的服務,或者能帶來創意奇想的文化因素。特色小鎮還應該有色彩、有溫度、有情調。到了這樣的小鎮,你一定是流連忘返,甚至想入非非。到了這個小鎮,你一定要有沖動,在小鎮不經意之處仔細揣摩,全都是文化才行。
特色小鎮的“小”一定是規模小,一定要適度。另外,要適合人居,公共設施一定要齊全。
特色小鎮的業態上可以是旅游型、IT型,也可能是雙創型、文藝型。不管是哪一個類型,以上這些特點都應給予充分突出。
特色小鎮的發展應警惕房地產化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
特色小鎮興起的重要原因是成本低。很多居住于大城市的人選擇去小鎮創業,為什么?因為小城鎮的消費成本低、管理成本低、公共費用低。美國硅谷一些大公司創業之初都選擇在類似于車庫、咖啡館這些成本低的地方,也是這個道理。不僅成本低,小城鎮還要距大城市近,因為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足夠的人群消費來支撐。
但在全國興建特色小鎮的同時,有兩件事值得反思。第一,特色小鎮不應該是政府主導的,政府通常沒有太強的經濟意識。政府需要做的是在土地、房產方面做好協調,做好基礎設施服務,這個定位要清晰。政府不要把引導服務的角色變成主導角色。
第二,要警惕房地產化。全國沒有一個特色小鎮是靠房地產做起來的。文化、旅游才是主導產業,觀光性旅游是不能搞房地產的,國外奧特萊斯周圍都沒有地產。房地產主導的特色小鎮絕大部分不能成功。▲
(倪浩整理)
環球時報20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