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洋
摘要:生產型企業是指將實物產品的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企業,而生產型工業企業則可以視為輸出工業產品的生產型企業。對于這類企業而言,想要取得長期的發展,必須要提高產品銷售數量,增加產品銷售帶來的經濟收益。而企業的財務管理將對生產型工業企業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將對生產型工業企業財務管理與企業發展的關系進行分析,探討適合生產型工業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策略,促進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生產型工業企業 財務管理 企業發展
一、引言
對生產型工業企業而言,想要獲得長期的發展,提高自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力是重要的途徑。而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在經營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對于生產型工業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不能過度的追求收益增長而增加資源的浪費。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針對企業發展的特點制定適合的財務管理策略,并在管理過程中堅決貫徹與執行,利用財務管理促進生產型工業企業的長期發展。
二、生產型工業企業中財務管理與企業發展的關系
(一)生產型工業企業的快速發展會產生資金缺口
為了提高自身的發展速度,生產型工業企業會在出現資金缺口時利用資金渠道來填補缺口。在企業不會增加權益資本的情況下,企業銷售額的增加需要的財務資源就只能利用企業的存留的資金或向外界尋求融資。如果企業在發展過成中全部使用內部的經濟資源,發展會受到內部經濟資源的制約,無法實現企業經濟的快速增長。所以,為了提高增長速度,企業通常會采取向外界尋求融資的方法實現資本的迅速增加。但是,外界融資的形式將會降低企業股東對企業的控制能力,在企業經濟效益出現下滑時,這種狀態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企業內就會產生財務危機。雖然尋求外界融資的發展方式具有一定的風險,但企業經常會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而承擔風險。生產型工業企業選擇采取向外界融資通常會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銷售收益的增長速度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企業為了滿足自己迅速提高銷售收益增長速度的需求,其內部的資產結構會發改變,一般的企業會通過采取調整資金的形式來擴大生產規模并增加產品存儲,這樣一來,在內部的存留資產與外部的融資都不發生變化的同時,想要實現更高的增長率,就需要更大的外界融資金額,這時就需要增加外界的融資。第二,企業資產的密集度過高。在企業其他狀態均一致的情況下,如果企業需要取得相同的銷售金額,資本密集度過高的企業需要投入的資金就要比資本密集度低的企業多,因此,企業資產的密集度過高時同樣會增加外界融資。第三,企業的負債金額增大。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內部存留資產是有一定額度的,在企業外部負債金額增加的情況下,如果不增加資金投入,就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選擇增加外界融資。
(二)生產型工業企業資金投入與分配會引發利益沖突
企業的發展過程可以簡單的看做是從融資做起、逐漸轉變為投資,最終實現利益分配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財務利益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在企業發展的初期,資產增加的主要來源要依靠融資,如果采取內部融資的方式,融資增長率就不會很高,而采取外部融資的方式又會增加企業的財務負擔,導致財務風險增加,不符合企業的利益目標,在權益分配中會出現利益沖突。第二,在企業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來自內部和外界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會導致企業在市場中出現盲目性,并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在企業實施投資前,財務管理戰略通常要重點考慮投資的有效期、回報率、成本以及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投資配比等關鍵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與后期的經濟收益分配有關,投資的劃分直接影響到各方面的收益問題,任何方面都希望提高自己的利益,因此出現了投資者與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沖突。第三,企業的收益分配需要根據企業的具體要求以及內外部的實際環境來確定。但是,在分配過程中,由于企業留存收益等于稅后利潤減去股利,如果股權過多,權票就會更加引發注意,這樣有利于企業的融資,因此可以通過減少收益實現增加股利。但是,如果減少留存收益,股權人就會失去一部分的話語權。二者之間產生矛盾,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為生產型工業企業發展選擇正確的財務管理策略
為了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我們將采取可持續增長的財務管理策略來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可持續增長的發展方式屬于相對均衡的企業發展方式,一般來講就是實現企業利益與股東權益的同步增長,避免在發展中出現利益分配沖突。在進行可持續增長的財務管理時,即使企業負債能夠使成本進一步降低,但是也要注意額度的控制,避免產生賬務風險。負債對于企業的作用只是能夠放大或縮小企業的增長,如果過度利用負債促進企業發展,就可能會對企業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不應提倡理由負債來促進企業發展的財務策略。雖然可持續增長是最適合生產型工業企業的財務管理策略,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會存在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不同的問題,這種問題如果出現,就需要我們使用增長新股等調整方法來對實際增長率進行校正。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實際增長率都會比可持續增長率大,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企業就會出現資金缺口,就需要籌集資金保證可持續增長。籌集資金的措施主要有以幾種:第一,增加新股。這種方式可以使用新股的資金來填補資金的缺口。第二,提高留存收益。這種方式可以提高企業對抗風險的能力以及債務的償還能力。第三,采用外包方式。在實際增長率長期大于可持續增長率時,可以實行生產外包的方法降低資產,以便將資金集中到提高企業競爭力方面。此外,如果企業的實際增長率小于可持續增長率,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企業的成熟期,這時會出現資金盈余的情況,企業可以通過利用這些盈余償還債務的方式來進行調整。
四、結束語
總之,為了促進生產型工業企業的發展,我們必須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財務管理策略,針對企業中存在的問題財務適當的措施進行調整,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閆艷.保險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08)
[2]伍萍.淺析我國財務管理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07)
[3]程勝利.快速成長型企業的財務管理研究[J].經濟視角(中旬).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