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賽玲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處暑后的某天早晨,走過草地旁,發現青草葉子上有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的小水珠。那么,白露節氣也就到來了。暑氣漸消,秋高氣爽,玉露生涼,丹桂飄香,說的正是白露這個節氣。
白露的由來
白露是24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每年公歷9月7日至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的時候。就進入“白露”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白露”是這樣解釋的:“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意思是說。大地濕氣變重。天氣開始變涼了。
“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很貼切地說明了處暑后白露前的時期,氣溫很高。每天要用一盆水洗澡。但是當白露來臨之后,冷空氣襲來。暖空氣逐漸消散,就不要赤膊了,非常容易著涼。白露就像是氣溫的一個轉折點。白露之后晝夜溫差較大。氣溫是“一夜涼一夜”。
白露論農事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齊”講的其實就是白露節氣時。如果花草葉子上有密集的小水珠。那么到了秋分時節會有好收成。這時北方地區降水減少。較為干燥。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很有可能會有暴雨或低溫連陰雨。這對農作物生長非常不利。白露前后對于農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防蟲防害防低溫的時期。同時也是農民非常繁忙的日子。很常見的預防低溫的辦法就是灌水保溫。低溫來時。晴天可日排夜灌淺水。陰雨天則要灌厚水。一般天氣以濕為主。而蔬菜生產者在白露前后會變得異常繁忙,要預防各種病蟲害,還要做好幼苗培育工作。對于畜牧業來說。這個時期是牲畜長膘、育肥、繁殖的關鍵期,會對未來一年的產量有重要影響。
白露話風俗
白露時。在南方地區有很多關于吃的習俗。南京人特別喜歡喝白露之后采摘的茶葉泡出來的“白露茶”。他們覺得這個節氣前后長出來的新茶有一種獨特的甘醇清香風味。不似春茶鮮嫩。也不似夏茶苦澀。
此外。白露時節也是一個釀酒的好時候。而蘇浙一帶更有白露時節鄉間家家釀白露酒的習俗。挑選優質糯米釀成糯米糟酒。再與先釀好的白酒按1:3的比例混合。裝壇密封,埋入地下。程酒是白露米酒中的精品。古時即為貢酒。盛名遠揚。
白露與養生
“清風吹枕席,白露濕衣裳。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由于白露之后晝夜溫差較大。人體很難適應這種變化,老人、小孩和病患者要特別注意及時添加衣物防寒保暖。有一條大家都知道的養生保健訣竅:春捂秋凍。但是要知道并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秋凍的。各種心腦血管、支氣管炎和哮喘病患者如果驟然受冷。極易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所以說秋凍要謹慎。同時。白露時節的天氣又是非常典型的秋季氣候。所以要及時預防秋燥。食用簡單的養生藥膳和及時補充維生素就可以很好地調理身體。預防秋燥。比如。秋季可多吃梨和甘蔗,當然,適當吃一些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預防秋燥也很有效果。
責任編輯 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