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俠


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太平洋建設集團能逆勢而上,不能說不是個奇跡。
近20年來,太平洋建設集團直接參與1000多個城市、3000多個園區的投資與建設。他們已經走出國門,合作項目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采訪太平洋建設集團創始人嚴介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多次協調和溝通,我們終于在8月底一個周日的下午于嚴介和繁雜日程的間隙見到了這個傳奇式人物。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被稱作“第一狂人”的嚴介和卻像鄰家老伯般親切,而他的嚴氏理論和獨到見解更讓人耳目一新。
連續三年位列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
2016年夏季,太平洋建設集團入選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公司名單。這已是其連續第三年位列世界500強,本次更是進入前100名,列第99位,拿下中國內地民營企業本次最佳成績。
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太平洋建設集團能逆勢而上,不能說不是個奇跡。“中國經濟主要靠房地產和汽車,現在該有房和車的都有了,沒有的還需要漫長的時間,經濟下行是必然的。要想經濟軟著陸,必然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與建設,以彌補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下行。”嚴介和說,“房地產行業是當今最熱的行業,很多大型民企都在做房地產。而原來這個行業99%都是國企,民營企業只有我們一家。”
1960年,嚴介和出生于江蘇淮安一個教育世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淮安平橋中學的教師。1986年,嚴介和辭去公職下海經商。
當時國有淮安水泥制品廠正招聘廠長,嚴介和趕去競聘,考得總分第一。此后近10年間,嚴介和先后在7個國企任職,哪個企業經營不下去了,他就去哪個企業。這個自信甚至有點狂妄的年輕企業家有一句名言曾被傳播:“沒有虧損的企業,唯有無能的廠長。”
1995年,嚴介和組建了民營企業——江蘇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當初從國企出來,我就想要選擇民營程度比較低、其他民企做不了的事情,于是就選擇了基礎設施建設。當時這個行業全是國有,沒有一家民營企業。”太平洋建設集團掘到的第一桶金,嚴介和至今仍津津樂道,“當時給我29.5萬,如果干好也要賠5萬。既然沒錢賺,那我就要賺口碑,必須做到進度最快、質量最好,方方面面都要做到無可挑剔。”三個涵洞做完,嚴介和賠了8萬,但樹立了極好的口碑。這個著名的“賠5萬不如賠8萬”的事例,曾被寫入美國哈佛商學院的經典案例。
就這樣,嚴介和以良好的口碑開始承攬一個又一個工程。近20年來,太平洋建設集團直接參與1000多個城市、3000多個園區的投資與建設。其工程項目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先后參加滬寧、滬珠、京滬、京港、連霍等高速公路,以及江陰長江大橋、南京地鐵、太湖整治、蘭州新區、蘭州新城、大理海東新城、滇中產業聚集區、貴安新區、肇慶新區、海南美安科技新城等多項國家、省重點工程項目建設。
近年來,太平洋建設集團已經走出國門,先后與蒙古、智利、加納、希臘、阿爾巴尼亞、馬其頓、奧地利等國簽約,合作項目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創造了更多機遇,克羅地亞、芬蘭、斯洛文尼亞等國家的重點城市都選擇我們,我們已從‘太平洋建設走向‘建設太平洋!”嚴介和自豪地說。
從“造城賣城”到“經營城市”
如今太平洋建設集團承接的項目涉及市政、交通、水利建設等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園區建設,包括工業園區、新城區、開發區、高新區、保稅區等。嚴介和說:“政府想做事但沒錢,我們就出錢把事做好,再賣給政府,利息比銀行同期基準利率低25%以上。我們是用自己的血為政府打造‘造血功能,我們不同于娃哈哈‘造水賣水,也不同于萬科‘造房賣房,我們是‘造城賣城,在國內是唯一一家。”
經過多年的發展,太平洋建設集團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太平洋的文化精髓就是兩個字:一個是‘起,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一個是‘舒,就是舍得給予,對員工要舍得,對社會要舍得。”嚴介和說,做企業要有三個“百分百”:社會責任百分百,誠信價值百分百,法律意識百分百。要把社會當成裁判員,把自己當成運動員,無條件地接受裁判。
正是在這種企業文化下,太平洋建設集團的事業蒸蒸日上,觸角伸向全國各地:貴州有88個貧困縣,太平洋建設集團投資72個;在云南楚雄州,太平洋建設集團無處不在……“沒有我們的投資,就沒有貴州的今天。貴州GDP增幅連續三年排中國第一,和我們的投資有很大關系,現在貴州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嚴介和說,目前,太平洋建設集團主要關注三個市場:新疆、西藏和云南。
而如今太平洋建設集團已經不再滿足于“造城賣城”,開始“經營城市”,向打造智慧城市方向發展。
前不久,嚴介和宣布擬將華佗論劍組委會旗下六大經濟板塊落戶武漢,開啟“九中心兩基地兩家園”的PPP運營,將用十年以上時間,投資上千億元,助力武漢成為國際化中心城市,同時圓夢“我的大學我的城”。據嚴介和介紹,“九中心兩基地兩家園”擬邀倫敦、巴黎、紐約、東京、香港五大城市的規劃設計大師,以北歐最著名的哈默比湖城和馬爾默生態城為綠色標準,著力打造世界領先的“321模式”,即智慧商業(65%)、綠色工業(25%)、休耕農業(10%),以強大的智慧產業成就極具影響力的智慧城市。
“我希望從一個500強做到兩個500強,再到三個500強。2018年做到第二個500強,2020年第三個500強要出爐!”談到未來的規劃,嚴介和信心滿滿,“我希望做成家族企業,做成全球的絕對老大,不僅量最大,口碑也最好,成為全球制定行業標準的企業。我期待著我的企業可以參與美國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成為世界巨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