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卉嬪
“四川造” 走出去海闊天空
·本刊記者 李卉嬪

四川企業承建的印尼拉布灣電站。圖/胡文憑
2016年,明宇集團海外投資建立的第一間酒店——法國巴黎明宇麗雅酒店將宣布開業,該酒店將成為法國華人酒店新坐標,也是四川企業走出去的一個縮影。
去年上半年,我省提出“251三年行動計劃”:在“一帶一路”沿線中,篩選20個我省具有較大產業和貿易比較優勢的國家,實施重點開拓、深度開拓;在20個重點國家中,優選50個“雙向”投資重大項目,實施重點跟蹤、強力促進;在全省現有近1萬家外經貿企業中,精選100家與“一帶一路”沿線有較好貿易投資基礎的重點企業,實施重點引導、形成示范。四川企業通過對外貿易、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等方式走出國門,力求提升川企的實力和整體形象。
在2015年6月13日舉行的南博會展會現場,來自四川自貢德沃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曹先生充滿自信地說:“從昨天第一天的情況來看,東南亞市場很有潛力,我們會借助這個機會,努力地把它做好。”該公司在展會第一天就收獲了第一筆訂單,越南客商當場訂購了一批價值20萬元的多方向數控鉆床,公司還與印度、巴基斯坦簽訂了意向性協議。通過各種專業展會平臺,很多四川企業像自貢德沃公司一樣將生產的產品遠銷全球。
去年,我省共組織了160多項境內外展會,很多展會上,川企抱團參展,在獲取訂單的同時,充分展示了四川的整體形象,也讓更多外商更全面地了解四川的完整產業鏈和投資環境。今年,省商務廳計劃組織180項左右的展會,鼓勵更多企業走出國門,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已有2萬余家企業取得進出口資質,2015年新增進出口備案企業3000多家,新增企業同比增長121%。
在我省組織的“百企進中亞”活動中,新都家具協會駐中亞辦事處在哈薩克斯坦宣布掛牌成立,新都家具產業園區的有關企業有了自己固定的交易市場,這讓我省的家具產業通過哈薩克斯坦輻射到更廣闊的市場。同時,已開通的終點站為哈薩克斯坦的中亞班列讓新都的家具貿易運輸也更加快捷順暢。
川企通過各種平臺活動展示自身形象,成功斬獲訂單實現與國外客商深度合作,同時通過引進國外的技術及生產標準,又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益。去年,內江市威遠縣金四方果業與德國捷克納食品集團公司達成協議,共同實施“無花果營養能量制品和醫藥中間體精深加工項目”。這項合作讓金四方果業參照歐盟的標準生產有關食品,為我省食品進入歐盟市場指引了方向,具有標志性意義。
對外貿易出口為企業進一步了解國外的市場需求乃至在國外投資建廠打下了基礎。部分企業通過起初的貿易出口、海外代理,厚積薄發,還在海外投資建立起自己的生產基地。
省商務廳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我省對外投資企業數量增長4倍,投資金額增長近3倍。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我省有100多家企業參與境外投資,圍繞一帶一路的4條經濟走廊(即中巴、中俄、孟中印緬、中東歐經濟走廊)的投資項目有30多個,主要集中在礦產開采、飼料生產、木材加工、家電生產等各個領域。
2015年6月9日,世界銀行集團成員IFC與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子公司,在北京簽署了6000萬美元的融資協議,支持新希望在南亞及東南亞10個國家的飼料業與食品產業投資及運營,促進該地區農牧業發展。去年7月,有關媒體透露,新希望已在16個國家創辦了約50家工廠。
除了新希望集團,四川長虹在境外投資項目也在不斷增長,長虹在捷克建設的面向歐洲的家電生產基地幫助其產品站穩歐洲市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據長虹歐洲公司總經理廉永平介紹:“捷克、德國精密機械家族企業,正在全球找買家。捷克很多企業主們希望通過股權轉讓等方式,借用外力刺激企業發展,這是四川的大機遇。”在越南,川企已達19家,投資項目46個;在緬甸,遍地瘋長的機會吸引川企紛至沓來......這些實例讓我們看到了川企參與境外投資高漲的熱情。
境外投資設廠能夠配套相應的產品研發、市場調查等部門,直接建立和推廣自己的品牌,樹立當地企業形象,更好地生產、銷售適合當地情況、符合該國標準的產品,避免關稅壁壘等。
對外承包工程是四川企業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省商務廳廳長謝開華介紹,“十二五”期間,我省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累計超過300億美元,居全國各省(市區)前五位,年均增長10%以上。省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省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金額達45.3億美元,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國家,其中亞洲承包合同金額占全省的80%,非洲占全省的18%,項目分布在巴基斯坦、印尼、肯尼亞、安哥拉等地。
2015年4月21日,由海特集團投資建立的新加坡航空培訓中心(AST)在新加坡樟宜商業園盛大開幕。這是中國航空企業首次在新加坡進行重大投資,也是目前四川投資新加坡單筆金額最大的項目。培訓中心占地面積約2.1萬平米,擁有先進的培訓器材,兩臺世界最高標準模擬機(包括波音B737-800W系列以及空中巴士A320系列的飛行模擬機),加上另外兩臺集成程序訓練器,基地共投資約2000萬美元。未來5年里,還將逐漸擴大中心設施,讓中心每年能提供高達5萬小時的培訓。
時隔不久,2015年6月5日,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與印尼PT. S2P公司,在成都簽署1×1000兆瓦燃煤電站項目EPC總承包合同。這是國家發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來最先實施的重大項目之一,也是我省啟動實施“一帶一路”戰略“251三年行動計劃”以來首個重大簽約項目。該項目是中國首套出口海外的1000MW等級的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對帶動四川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擴大全省外貿出口、推動四川與印尼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產品研發、制定共同標準等有重要意義。
對外承包的工程無論是施工階段還是投入使用階段,其建造商都為人關注,由此形成的口口相傳的口碑效力無疑樹立了公司的品牌形象。東南亞亟待發展的鐵路交通、輻射歐洲腹地的蓉歐快鐵、北美低迷的能源產業、非洲大量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這些都是屬于四川的最好機遇,也是川企“走出去”的希望。(責編:張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