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磊 郝勇
【摘要】 目的 探討斑禿患者檢測自身抗核抗體(ANA)和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的臨床意義。方法 檢測132例斑禿患者(實驗組)和100例正常體檢者(對照組)血清中抗核抗體和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的水平, 并將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TPO-Ab陽性結果的檢出率為18.94%高于對照組的7.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中ANA陽性結果的檢出率為6.82%, 與對照組的3.0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斑禿患者檢測ANA臨床意義不大, 斑禿患者檢測TPO-Ab對甲狀腺疾病的早期發現臨床意義重大, 必要時可以進行聯合檢測。
【關鍵詞】 斑禿;抗核抗體;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28
斑禿是一種以毛發突然局限性禿落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炎癥性疾病, 不僅影響外貌的美觀, 而且給患者本人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 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普遍認為其是一種具有遺傳素質和環境激發因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隨著其發病率的不斷增加[2, 3]以及人們對美麗的不斷追求, 對斑禿的研究已成為熱點。本研究通過檢測132例斑禿患者和100例正常體檢者血清中ANA和TPO-Ab的水平, 探討斑禿患者檢測自身ANA和TPO-Ab的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2016年本院皮膚科確診132例斑禿患者(實驗組), 均否認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甲狀腺疾病, 近3個月均未系統性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劑, 其中男48例, 女84例;年齡13~60歲, 平均年齡(36.8±8.4)歲, 病程2~26個月。選取本院體檢科100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 其中男36例, 女64例;年齡14~58歲, 平均年齡(35.9±8.2)歲, 健康體檢者常規體檢無明顯異常, 無斑禿及其他皮膚疾病, 否認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甲狀腺疾病。兩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檢測指標及方法 ANA檢測采用免疫印跡法, 使用德國歐蒙醫學實驗診斷有限公司生產的全自動免疫印跡儀檢測。ANA滴度測定采用免疫熒光法, 使用德國歐蒙醫學實驗診斷有限公司生產的IIF試劑盒。ANA 抗原片同時固定有人上皮細胞(Hep-2)和靈長類猴肝切片。受檢血清按 1∶100、1∶320、1∶1000、1∶3200稀釋后分別與固定在載片上的細胞和組織基質進行反應, 并加入異硫氰酸熒光素標記的抗人 IgG 后, 在徠卡DM2500熒光顯微鏡下觀察。
TPO-Ab檢測采用電化學發光法, 使用羅氏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E601檢測。TPO-Ab檢測試劑盒均生產于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按照常規方法操作。
1. 2. 2 判定標準 熒光顯微鏡觀察ANA 熒光及其免疫熒光核型, 以抗體滴度≥1∶100為陽性。TPO-Ab>34 IU/ml判定為陽性(參考值范圍:0~34 IU/ml)。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按照檢測結果分為四組:A組ANA和TPO-Ab檢測結果均陽性;B組ANA檢測陽性, TPO-Ab檢測陰性;C組ANA檢測結果陰性, TPO-Ab檢測結果陽性;D組ANA和TPO-Ab檢測結果均陰性。
另外, 設定ANA和TPO-Ab任意陽性為E組(A組+B組+C組), 設定ANA陽性者為F組(A組+B組), 設定TPO-Ab陽性者為G組(A組+C組)。實驗組患者中ANA陽性結果(F組)的檢出率為6.82%, 與對照組3.0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022, P=0.3167);TPO-Ab陽性結果(G組)的檢出率為18.94%高于對照組的7.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790, P=0.0129);實驗組患者中聯合檢測ANA和TPO-Ab的陽性結果(E組)的檢出率為23.48%高于對照組的9.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753, P=0.0344)。
3 討論
斑禿俗稱“鬼剃頭”, 是一種以頭發斑狀脫落為主要表現的常見皮膚病。臨床上發現斑禿容易并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還可并發甲狀腺病、眼白內障、Down綜合征和白癜風等, 其中最常見的是甲狀腺疾病[1]。TPO-Ab可直接對抗甲狀腺微粒體的主要抗原成分——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 從而使TPO在生物合成T3和T4過程中催化甲狀腺球蛋白酪氨酸的碘化, 損傷甲狀腺細胞。TPO-Ab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是診斷和監測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首選指標。本研究發現實驗組患者中TPO-Ab(G組)的陽性率是18.94%, 與Baars等[4]的研究結果(17.7%)基本一致, 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金敏雅等[3]報道, 斑禿患兒中有 13% F13 高于正常兒童, 盡管斑禿患兒無甲狀腺疾病臨床表現, 但體內甲狀腺功能已有異常。Weetman等[5]對甲狀腺功能正常但TPO-Ab陽性的正常人隨訪20年發現, TPO-Ab陽性與甲狀腺功能減退高度相關。因而, 盡管當時往往沒有甲狀腺疾病, 但將來發生甲狀腺功能不全的風險將會增加。這些患者尚不需進行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治療[6], 但需隨訪定期進行甲狀腺形態學評估及相關化驗室指標的監測, 以便早期防治甲狀腺疾病。ANA是一組將自身真核細胞的各種成分脫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ANA在多種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陽性率, 在自身免疫病的診斷、鑒別、評價療效和預后估計中具有較大的意義, 常作為自身免疫病的重要初篩指標。滕賢麟等[7]研究結顯示ANA陽性主要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86.84%、干燥綜合征(SS)82.61%、多發性肌炎/皮肌炎(PM/DM)80.00%、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50.00%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發現實驗組患者抗核抗體陽性率為6.82%, 與對照組3.0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楊竹生等[8]研究中在209例斑禿患者中也僅有3例ANA陽性患者。所以在斑禿患者中常規行ANA檢測臨床意義不大, 相反增加了患者的就醫經濟負擔。本研究中發現斑禿患者聯合檢測ANA和TPO-Ab(G組)的陽性率是23.48%高于對照組的9.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反復發作或療效不滿意的斑禿患者可以嘗試進行ANA和TPO-Ab聯合檢測。
綜上所述, 斑禿可能是由于存在著易感遺傳因紊的患者在精神刺激等環境因素的作用下, 自身免疫功能發生紊亂損傷了毛囊, 從而導致毛發脫落。在臨床中對斑禿患者進行TPO-Ab檢測臨床意義重大, 而常規檢測ANA臨床意義不大, 必要時可以嘗試聯合檢測。
參考文獻
[1] 趙辯.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 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 2010:1186.
[2] Islam N, Leung PSC, Huntley AC, et al. The autoimmune basis of alopecia areat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utoimmunity Reviews, 2014, 14(2):81-9.
[3] 金敏雅, 王冬蓮, 金霞霞. 斑禿患兒甲狀腺功能及血中微量元素分析.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3, 23(10):2324-2326.
[4] Baars MP, Greebe RJ, Pop VJ. High prevalence of 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 in patient swith alopecia areat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3, 27(1):e137-e139.
[5] Weetman AP.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utoimmunity, 2004, 37(4):337-340.
[6] Bülow P, Laurberg P, Knudsen N, et al. Apopulation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yroid autoantibodiesin serum and abnormalities in thyroid function and structure. Clin Endocrinol, 2005, 62(6):
713-720.
[7] 滕賢麟, 翁巍, 戚建鋒. 抗核抗體譜檢測對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斷的價值.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5, 25 (8):1209-1211.
[8] 楊竹生, 楊秀敏, 金星姬, 等. 成人斑禿與甲狀腺自身免疫的關系分析.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5, 48(10):697-699.
[收稿日期: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