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枝
我國有華南、西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區,共有19個省、市、區產茶。陜西茶區位于陜南。陜南漢中、安康和商洛三市主產綠茶。截至2015年底,陜西茶園總面積達215.9萬畝,成為我國江北茶區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
茶產業已成為陜南三市農業突破發展、農民脫貧致富的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目前,從事茶葉生產經營的涉及陜南22個縣區的數百萬農民。茶農年人均純收入高于各市和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
以漢中市為例。2015年,全市茶園面積106.1萬畝,其中投產園67萬畝;茶葉產量4.67萬噸,一產產值62.36億元。全市茶農僅種荼一項,人均收入9600多元,戶均收入3.8萬余元。投產茶園畝均收入9253元。全市從事茶葉種植、加工、貯藏、流通的人員達80多萬,荼產業已成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途徑。
據省農業廳調研,陜西有茶葉適生面積460多萬畝,現有茶園面積僅占47%,大有發展空間,而且發展前景美好。資料顯示,全世界近30億人飲荼,人均年消費茶葉0.5公斤,且每年以3%的速度增長。同時國內茶葉年銷量增長15%,國際貿易量年增長13.6%,名優綠茶增長更快。世界糧農組織預測,茶葉將會是21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
綠茶廣受青睞,緣于它具有降脂、減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防癌等功效。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一書中就提及茶的減肥作用:“久服安心益氣……輕身不老。”綠茶中所含的茶甘寧,可提高血管韌性,使血管不容易破裂;而茶多酚和咖啡堿成分,除了提神之外,更具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防癌的功效。綠茶還是排毒的良藥,因此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說。
與普通綠茶不同,陜南三市地處富硒帶,所產綠茶富含硒鋅。硒具有清除人體自由基和延緩衰老的作用。陜西綠茶中所含有的有機硒,更易被人體吸收。鋅能促進皮膚、骨骼和性器官的正常發育,維持消化和代謝活動。缺鋅會引起小兒厭食癥、侏儒癥、智力發育不良,導致老年癡呆等。因此,硒鋅又被稱作“生命元素”。富含硒鋅的陜西綠茶當是茶中難得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