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陜茶主要以陜南的綠茶(漢中仙豪、紫陽富硒荼、絞股藍)、黑茶(涇陽茯磚茶)為主要品類。陜南茶區環境得天獨厚,具有北亞熱帶氣候特征,山高谷深、竹林茂密、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四季云霧彌漫、全年直射光線少、紫外線照射時間短,對茶葉的生長、芳香油素、單寧、維生素等含量的增長極為有利,這也造就了陜南茶葉香高、味濃、內含物豐富的特點。
同時,陜南茶區是南水北調水源保護地,遠離工業區和人口密集區,真正地從水、土壤和空氣實現了陜南茶的無污染,是生產優質無公害茶葉的理想地區。
陜南荼區還是我國第二大富硒土壤帶,也為安康紫陽茶葉、漢中茶葉贏得了中華富硒茶的美譽。陜西的涇陽茯磚茶更是成為陜西茶葉的又一亮點,發展迅猛,增長潛力巨大,成為黑茶品類中的佼佼者。有了陜南優質的茶葉作為茯磚茶的原材料,使得涇陽茯磚茶在品質上更加具有優勢。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陜西茶葉發展的不足。從線上的數據來看,2015年,陜茶在整個阿里平臺的銷售額只有6000萬元,而當年天貓平臺的茶葉銷售總額為88億元人民幣,從市場的占有率來講陜西茶葉占據了很少的一部分。陜西茶葉企業數量眾多,產品同質化嚴重,到今天還沒有出現像天福、八馬、吳裕泰等這樣有巨大市場影響力的明星企業。
陜西茶葉企業和全國的茶葉企業一樣,多集中在加工環節,大部分加工企業也都有自己的產品品牌,但是大部分企業都停留在比較傳統的經營層面,無論從生產、銷售、還有營銷層面都比較粗放,缺乏系統性。大部分的陜西茶葉企業都各自為戰,沒有形成比較緊密的聯盟。資源比較分散,沒有形成優勢集團,共同把陜西茶業推向更高的高度。目前還沒有形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企業。產品標準不夠統一,導致每個企業的產品品質不統一,給消費者帶來比較混亂的認知。
針對此。對陜西茶企轉型升級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抱團發展,整合資源,共同打造陜西茶葉品牌。
形成優勢企業聯盟,必須要建立統一的產品質量標準(從原料的采集、存儲、加工生產等一系列環節形成統一標準),對市場形成統一認知,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茶產業良性發展。共同做大陜西茶葉市場,使得陜西茶葉在全國茶葉市場中占有較高的比重。打造不同茶葉類別中的一個到兩個明星企業,通過明星企業的帶動,提升陜茶的市場地位和品牌知名度。
二、差異化戰略。
改變所有企業都在生產同一個產品現狀,每家茶葉企業開發相對差異化的產品(如蛹蟲草茯磚茶),通過品類的細分來做產品區隔,最終形成陜西茶葉不同茶葉類別的多個個性化品牌。通過品類的細分和擴張實現差異化,通過品類的細分形成產品集團優勢,帶動陜西茶葉在全國茶葉市場中占有獨特地位。
三、擁抱互聯網。
擁抱互聯網首先是電子商務化。電子商務化不僅僅是銷售功能,主要從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產品研發、視覺包裝、渠道拓展立體的角度來開展企業的電子商務,用互聯網的手段和工具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現代化、營銷電子化。可成立專門的電商平臺,實現陜西茶企全面、系統、抱團觸網,一個拳頭打出去,一個拳頭收回來,統一規劃陜西茶葉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路徑和手段。不亂戰、不分散。
四、從產品到產業的升級。
立足產品延伸至產業的高度,全面立體地打造陜西茶葉品牌。根據各個地方的荼產業獨特資源,進行茶產業縱向和橫向的產業鏈延伸,實現整個陜西茶產業商業模式的立體升級。
五、走出去、引進來。
走出去學習新的運作模式和新的運作辦法。同時引進來,通過更多的合作來實現借力使力,借助更多跨界的力量(平臺、金融資本、并購、合作等)來帶動陜西茶葉的騰飛,實現陜西茶葉的更高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