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
教學的內容包括學習學科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主觀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四方面。在各科的學習過程中,高職語文教學的影響因素有多種,其中既存在客觀的原因,又存在自身發展的主觀原因,語文課程的基本定位應符合其實際的功能,與其他的專業相匹配,還要融入更多的人文因素。與此同時,為其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創建課堂的活躍氛圍,以此種方式手段激發高職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科目的方法與技巧,為高職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素養基礎。
綜合素質教育的關鍵是人與科學的相互交融。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學習類的語言學科,涉及的領域是多方面的,同時也肩負著為其他領域起到導向作用的重要使命。因此,語文對提升人的整體素質、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語文的學科教育對人類文化的傳承、積淀、智慧等方面的影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職業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在教學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以及教育功能的發展。因此,應對高職語文課堂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手段完善語文教學課堂,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一、影響高職語文課堂有效性的客觀因素
從我國的古代到現代化的教育,語文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語文對學習者的品德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我國古代的四書五經到修身、治國、平天下,都彰顯了語文在培養人的人格方面的獨特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逐漸走入了產業化,高校對教育的目標不明確,使語文教育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尤其是在以專業的技能學習為主的高等職業學校,對基礎的文化課的重視程度不高,致使語文學科的地位明顯下降,高職學生沒有意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導致學習態度不端正,往往敷衍了事。從高等職業學校的角度來說,需要以專業的學習技能為前提條件,與此同時,重視文化課的學習。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加大擴招力度,招生標準降低,且高職生的綜合素質較低以及知識儲備不充足,提升語文的實效性具有一定的難度。
二、現階段高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的定位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
課程的定位指的是某一科的課程,以此來確定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因此應對高職語文課程進行精準定位,保證達到高職語文的教學目標,促使語文教學活動有效進行。從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上來講,高職語文課程受到了利益化、社會化的影響,多數高職院校對語文課程的定位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阻礙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存在多方面的問題。甚至部分院校還生搬硬套中學的教學模式,只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課時較少,完不成實際的教學目標。當前,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將語文的定位放在寫作上,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但同時忽視了引導學生形成主觀的情感表達,忽視語文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及創造性,對學生的個性培養極其不利。另外,在寫作中,語文教師缺乏對學生專業知識方面的引導,使寫作內容與專業學習相脫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發揮,進而對語文的實效性產生不利影響。
(二)在語文教學的手段上沒有發揮實際的作用
目前,許多高校語文寫作課程通過探究、開放式的平臺以及創新性的思想目標來增進學習內容與實踐活動的聯系,更好地體現出教學方法的互動性、發展性以及優勢。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由于相關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并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語文寫作,其設計的教學內容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脫離學生的實際專業、知識儲備量、年齡以及興趣等,且教學目標不明確,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改善高職語文教學的對策
第一,將人文的教育理念融入語文的教學內容中,促進專業學科知識、語文教學活動、人文理念的三者結合。若語文失去了其原本的內涵,就像失去了其靈魂,進而影響語文的地位及其教學效果。所以,高職語文教師應從豐富語文教學內容的層面上創新語文的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為其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因此,從人文素質教育的角度上來講,要做到“以人為本”,把培養全能型的人作為主要的教學任務,將創新融入到語文教學課堂活動的設計中,明確語文學科的定位,培養學生的專業寫作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表達能力,注重個性化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
第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將“授”與“學”有機統一起來,幫助教師更好地發揮其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并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高職語文教師可以采用組織開展語文作文的體驗活動的手段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寫作能力,使學生在實踐的活動中得到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將體驗的感悟帶到語文的寫作中。還可以成立學習語文的興趣小組、建設語文的學習活動教室,為學生搭建情景教學的平臺,以學校的日常工作以及年度重點工作為創建情景,例如,教學的管理工作、教學的評估工作、實習的實際訓練工作等,讓學生親自體驗工作生活,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獨立完成任務。
第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師應秉著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的基本信念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學科,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學會自學,掌握學習的規律和技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語文教師可以采用人文、情景教學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學習性的活動,結合課堂教學的任務及目標,開展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語文教學活動。而且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進行語文學科的知識學習,運用發散型的思維模式、求異型的思維模式、多向型的思維模式批判性地對待網絡上的語文資料。
四、結語
語文固有的特性就是較為呆板,而且不易使人發現其中的樂趣。所以,高職語文教師面對語文基礎薄弱的學生,應該打破固有課堂的沉悶,運用各種手段促使語文的課堂教學增添興趣,不斷對課堂的教學活動加以創新,號召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會學習、愛學習,提升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更好地規避影響語文教學的不利因素,使語文的教學活動多姿多彩,與此同時,提升高職學生的語文素養。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醫藥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