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霞
【摘要】 目的 對通心絡膠囊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和總結。方法 66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 隨機分成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33例。對照組給予阿托伐汀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通心絡膠囊治療,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0.91%,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9.70%(P<0.05)。研究組的血脂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或0.01)。研究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通心絡膠囊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改善患者心功能, 療效確切,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通心絡膠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98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也稱冠心病, 指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血管管腔堵塞或者狹窄, 引發心肌缺血、缺氧、壞死的一類心臟疾病[1]。冠心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心前區絞痛、壓榨痛等, 極易因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引發, 致死率高,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本院對本次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應用通心絡膠囊治療, 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將詳情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66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
33例。研究組中, 男23例, 女10例;年齡33~77歲, 平均年齡(52.6±8.1)歲;病程5個月~11年, 平均病程(4.6±2.1)年, 原發病:11例心絞痛, 13例心律失常, 4例室性早搏, 5例房性早搏。對照組中, 男22例, 女11例;年齡33~77歲, 平均年齡(52.6±8.1)歲;病程5個月~11年, 平均病程(4.6±2.1)年, 原發病:10例心絞痛, 13例心律失常, 5例室性早搏, 5例房性早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衛計委(原衛生部)發布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2]診斷標準;②年齡均>30歲;③對本次治療知曉, 由本人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臟病手術史者;②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③患其他心血管器質性疾病者;④合并惡性腫瘤等終末期疾病者;⑤合并活動性感染者;⑥對本次選用的治療藥物過敏者等。
1. 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低鹽低脂飲食, 對照組同時給予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819)治療, 20 mg/次, 1次/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19980015)治療, 2粒/次, 3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
1. 4 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進行密切觀察, 并記錄兩組的心絞痛發作頻率、心絞痛持續時間;對兩組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及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進行檢測, 并做好詳細記錄。同時, 觀察兩組有無不良反應發生。
1. 5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患者的恢復程度及《冠心病的療效評定標準》[3], 可將療效評定為3個等級:顯效、有效和無效。患者的癥狀有明顯緩解, 未出現早搏現象, 靜息狀態下顯示心電圖恢復正常, ST段下移<0.05 mV為顯效;患者癥狀有所減輕, ST段上抬>0.05 mV, 早搏較之前減少, 靜息狀態下心電圖ST段上抬>0.05 mV為有效;未達到上述任一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22例顯效, 8例有效, 3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90.91%(30/33)。對照組16例顯效, 7例有效, 10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69.70%(23/33)。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94, P=0.030<0.05)。
2. 2 兩組的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后, 兩組血脂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 研究組的血脂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
2. 3 兩組癥狀改善及hs-CRP水平比較 研究組的心絞痛發作頻率為(2.2±1.1)次/d, 明顯少于對照組(3.6±1.2)次/d
(t=2.0989, P<0.05);研究組的心絞痛持續時間為(2.8±0.9)min, 明顯短于對照組(7.8±2.3)min(t=8.0026, P<0.01);研究組的hs-CRP水平為(6.3±2.1)mg/L, 明顯低于對照組(9.8±2.4)mg/L
(t=2.7393, P<0.01)。
2. 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 兩組的不良反應程度均較輕微。研究組出現1例惡心, 1例嘔吐,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6%。對照組出現3例惡心, 5例嘔吐,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24%。研究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均較輕微, 未進行特殊處理, 停藥后自行消失。
3 討論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具有發病率高、致死率高、合并癥多等特點, 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以臨床癥狀為分類依據, 可將冠心病分成5種類型, 分別為猝死、心絞痛、心肌梗死、隱匿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臟病。研究表明, 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較多, 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有研究稱[4], 高血脂癥是導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通過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 可有效降低冠心病發生的風險, 降低患者發病率與死亡率。
中醫學認為, 冠心病屬于中醫學理論中的“心痛”“胸痹”等范疇, 氣血不行而導致脈絡瘀阻, 引發胸痹癥, 故治療的關鍵是益氣活血、通絡止痛、促進血運暢通。通心絡膠囊是由全蝎、人參、赤芍、土鱉蟲、水蛭及蜈蚣等中藥材制作而成的復方制劑, 具有良好的通絡止痛、益氣活血之效。其中, 赤芍可行瘀止痛, 全蝎可息風止痙、抑制血栓形成, 人參可益氣活血、促進血運;水蛭可使血流、心腦通暢, 改善人體血液循環等。諸藥合用, 可達到降低人體血清總膽固醇、斑塊內脂質含量, 達到降脂、穩定斑塊的功效。同時, 該藥還有利于冠狀動脈的擴張, 改善患者的心肌血流情況, 減少外周阻力, 有效保護了心肌, 減少心肌缺血情況的發生。
在本次研究中, 本院對對照組給予阿伐他汀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通心絡膠囊治療。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達90.91%,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70%(P<0.05)。這表明對冠心病患者給予通心絡膠囊治療, 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改善患者心肌功能, 可取得良好的療效。研究組的各項血脂水平均優于同期的對照組(P<0.05或0.01)。說明通過對冠心病患者給予通心絡膠囊治療,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 避免因血脂升高而引發冠心病發作。研究組的心絞痛發作頻率與持續時間均少于對照組。表明通心絡膠囊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 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心絞痛的發作頻率, 并縮短了心絞痛的持續時間(P<0.05或0.01)。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6.06%, 遠低于對照組的24.24%(P<0.05)。表明通心絡治療冠心病引發的不良反應較少, 且程度較輕微, 安全性好。這與相關文獻[5]所述的觀點基本保持一致, 進一步說明了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綜上所述, 采用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可促進患者血脂水平的下降,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有效緩解了患者的心絞痛或其他癥狀, 有利于患者心肌功能的改善, 且不會引發嚴重不良反應, 安全性好, 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治療方案, 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值得在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蓮開. 通心絡膠囊治療老年冠心病的療效及機制.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6):1321-1322.
[2] 鄧詠秋, 李明亮. 瑞舒伐他汀聯合通心絡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型心臟病的觀察. 現代臨床醫學, 2013, 39(3):194-195.
[3] 張景宇.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采用通心絡膠囊與倍他樂克聯合治療的應用價值分析.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 2014, 2(9):5-6.
[4] 李紅瑜. 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介入術后心絞痛32例. 中國藥業, 2015, 24(16):132-133.
[5] 王燕. 通心絡膠囊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療效觀察. 大家健康, 2014, 8(20):147.
[收稿日期: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