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珍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顱內破裂動脈瘤夾閉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34例接受顱內破裂動脈瘤夾閉術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普通組與干預組, 各17例。普通組實行一般護理措施, 干預組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7.65%, 低于普通組的52.9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針對出現顱內動脈瘤破裂的患者實施夾閉術, 對此類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措施, 可有效減少其出現并發癥情況, 臨床療效較好。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顱內動脈瘤破裂;夾閉術;影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151
顱內動脈瘤在臨床較為常見, 多指發生部位位于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 可能造成患者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 近些年其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狀態[1]。此種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 較常見于中老年患者, 對于此病目前臨床尚未明確病因, 但有學者研究認為機體顱內動脈管壁局部有先天性缺陷及顱腔內壓力增高等原因可能會引起疾病出現, 此外還與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血管炎與動脈瘤等有關[2]。臨床針對此種疾病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將動脈瘤頸夾閉或結扎, 但是此種手術風險較大, 術后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 因此做好并發癥預防是護理要點[3]。本文研究針對接受顱內破裂動脈瘤夾閉術的患者, 在護理過程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4例接受顱內破裂動脈瘤夾閉術的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普通組與干預組, 各17例。其中普通組男13例, 女4例, 年齡52~71歲, 平均年齡(60.2±3.8)歲;干預組男15例, 女2例, 年齡51~74歲, 平均年齡 (63.5±3.6)歲。兩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普通組實行一般護理措施, 干預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①在患者入院時為其整理好床單位, 做好吸氧準備, 連接心電監護儀, 測量其基礎生命體征指標數據并記錄, 遵醫囑為患者進行各項常規檢查, 綜合性評估其病情狀況。對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做好病房知識及制度宣教工作, 告知其疾病基礎知識及手術相關注意事項。②對患者做好術前評估, 囑咐其完成各項術前檢查, 綜合性了解其各項檢查指標, 提前訓練其進行有效排痰及床上排便, 告知其手術基本流程, 與患者保持有效溝通, 避免出現緊張感。③常規做好術前準備, 備皮備血等, 囑咐患者術前常規禁食禁飲, 手術當天, 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工作, 仔細核對患者信息無誤后將患者安全送至手術室。術后應遵醫囑為患者進行連續性吸氧, 全面觀察其生命體征指標, 觀察其呼吸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暢。④當患者麻醉清醒后協助其取舒適臥位, 遵醫囑對其進行用藥護理, 觀察是否出現肢體抽搐情況, 有無出現并發癥先兆。對于手術中留下的各種引流管做好護理工作, 每根引流管均需做到有明顯標識, 術后及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⑤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情況, 為其制定相應康復計劃并實施, 告知其術后遵醫囑用藥的必要性。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7.65%, 低于普通組的52.9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3 討論
破裂動脈瘤的患者大多病情較嚴重, 目前臨床針對此疾病主要治療方法包括開顱動脈夾閉術, 但是此種手術風險較大, 術后易出現各種并發癥情況, 因此臨床針對接受這種重大手術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措施, 為其制定全面護理流程, 增加其護理個性化及標準化。對于接受此種手術患者, 臨床護理人員先對其綜合情況有一個全面了解, 總結以往患者護理經驗, 判斷患者目前存在護理問題, 對于其身心需求進行調查, 從而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計劃并實施, 可有效提高患者護理質量[4]。
有學者研究后發現[5, 6], 對經過接受顱內破裂動脈腫瘤夾閉術的患者, 為其實施全面臨床護理路徑措施, 提供全面護理服務, 患者會較少出現并發癥。本文通過研究得出, 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7.65%, 低于普通組的52.9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普通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 患者發生并發癥情況較多;對干預組患者提供從入院至出院整個流程的全面護理, 做好病情評估以及術中術后的護理工作, 引流管妥善固定及細心觀察, 對生命體征做好監測工作, 只有小部分患者出現并發癥, 與上述學者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 針對出現顱內動脈瘤破裂的患者實施夾閉術, 對此類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措施, 可有效減少其出現并發癥情況, 臨床療效較好。
參考文獻
[1] 劉僑, 許平, 李園園, 等.開顱動脈瘤夾閉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安徽醫藥, 2013, 17(11):1996-1997.
[2] 李欣蓉, 葉愛紅.顯微鏡下顱內動脈瘤夾閉術的圍術期護理策略.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22):142-143.
[3] 霍春慧, 李麗群, 張毅華, 等.顯微鏡下顱內動脈瘤夾閉術的術中配合與護理.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 31(4):836-838.
[4] 伍瓊珍, 楊慧茹, 王小霞, 等.護理干預對顱內動脈瘤夾閉術患者的效果評價.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3, 19(9):1320-1322.
[5] 李彩蓮.顯微鏡下顱內動脈瘤夾閉術的手術配合與護理.全科護理, 2013, 11(24):2239.
[6] 張丕寧, 姚燕婷, 甄莉, 等.大腦中動脈動脈瘤顯微夾閉術中護理配合與體會.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5, 21(33):4011-4013.
[收稿日期: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