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麥 陳志英
【摘要】 目的 探討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70例高危妊娠產婦, 隨機分為觀察組(36例)與對照組(3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和藥物治療,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和藥物治療的基礎上, 加以適當的科學的心理護理。觀察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順產(23例)、產后出血(13例)及護理滿意情況(35例)均優于對照組(13例、21例、28例),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掌握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特點, 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 可以減輕或消除其不良情緒, 在改善妊娠結局、確保母嬰安全、增進護患關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 高危妊娠;心理特點;護理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177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某種并發癥或某些致病因素而致難產者, 高危妊娠除直接影響母嬰外, 也是導致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高危產婦會因為高危因素存在而產生緊張、抑郁、煩躁、焦慮甚至恐懼等不良情緒, 影響自身和胎兒的健康[2]。2011年2月~2013年10月作者對36例高危妊娠產婦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精心護理, 實施心理護理干預,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高危妊娠產婦70例, 年齡23~46歲, 平均年齡(29.1±5.6)歲;其中初產婦37例, 經產婦33例;孕周28~43周。以上患者中妊娠高血壓綜合征30例, 妊娠合并糖尿病22例, 妊娠合并心臟病10例(心功能不全4例、預激綜合征4例、頻發室性早搏2例), 妊娠合并肝損害2例, 妊娠合并腎病2例, 其他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4例。70例高危妊娠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36例)與對照組(34例)。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和藥物治療。觀察組產婦在常規護理和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心理問卷調查, 然后根據針對不同的心理狀態給予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干預:①為高危妊娠產婦提供舒適的住院環境, 及時更換床單, 保持床單位清潔。②指導產婦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時盡量左側臥位, 有效減輕子宮對下腔動脈和腹主動脈的壓迫, 促進外周血液回流, 增加胎盤血供。③護理人員應主動關心產婦, 詳細了解病情, 以誠懇、熱情、同情的態度, 取得產婦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在交流溝通過程中, 要耐心、認真傾聽產婦的訴說, 分析產婦各種不良心理產生的原因, 用溫和的語言安撫產婦情緒, 根據產婦的不同心理特點, 采取個性化和針對性的方法。④護理人員接待高危產婦時要面帶微笑, 目光親切, 積極主動地講解關于高危妊娠的知識, 多介紹一些患者配合好、治療成功的病例。讓高危產婦正確認識自己的高危因素, 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⑤加強與產婦家屬尤其是產婦丈夫的溝通, 使其盡可能參與到糾正高危狀態的工作中去, 給予產婦更多的關心與呵護, 讓孕婦感受到丈夫的大力支持和理解。⑥護理人員在交流的過程中, 要不斷給產婦以鼓勵和心理安慰, 幫助產婦樹立戰勝疾病和困難的信心, 使產婦保持最佳身心狀態, 從而更好地配合分娩。
1. 3 觀察指標 觀察觀察組產婦的心理狀況, 比較兩組產婦的順產率、護理滿意度以及產后出血、胎兒窘迫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觀察組產婦的心理狀況 觀察組各產婦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其中緊張15例, 焦慮9例, 恐懼7例, 憂郁5例。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害怕出現難產13例, 擔心胎兒安全10例, 擔心自身健康7例, 其他6例。
2. 2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順產、產后出血及護理滿意情況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十月懷胎, 臨近分娩, 產婦不僅有一種喜悅心理, 而且有一種恐懼、焦慮、緊張, 怕疼痛擔心胎兒危險等一系列心理變化, 尤其是高危產婦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可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 情緒改善可能通過植物神經、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 從而改善人體的整體生理功能[3]。對高危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干預, 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 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有助于提高產婦分娩的安全性[4]。高危妊娠產婦的不良情緒影響孕產婦及胎兒健康, 在及時診療基礎上, 完善高危孕產婦心理護理是圍生期保健的重要環節, 積極的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緩解高危孕產婦的不良情緒、降低妊娠并發癥和圍生兒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素質[5]。
本組研究發現, 針對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特點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觀察組順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積極的心理護理干預臨床治療效果確切, 可以減輕產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 有助于母嬰健康, 有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高。相關研究也表明,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高危妊娠產婦心理護理干預較單純的常規護理具有更好的效果, 能降低胎兒窘迫、產后出血的發生率[6]。
總之, 針對高危妊娠產婦具體的心理特征, 采取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能夠減輕產婦的負性情緒,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改善妊娠結局, 提高護理滿意度, 增進護患關系,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任善華. 綜合護理干預對高危妊娠產婦不良情緒的影響.中國傷殘醫學, 2012, 20(12):163-164.
[2] 葉世敏.心理護理干預對高危妊娠產婦43例護理影響分析.吉林醫學, 2010, 31(23):3912-3913.
[3] 甘秀英.護理干預對高危妊娠產婦負性情緒及妊娠結局的影響. 河北醫學, 2013, 19(11):1746-1747.
[4] 李曉麗.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護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9):227-228.
[5] 何金芳.淺談高危初產孕婦心理特征及護理體會.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 2012, 24(4):504-505.
[6] 胡艷紅.心理護理干預對高危妊娠產婦的影響.中國當代醫藥, 2014, 21(14):118-119.
[收稿日期: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