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2016之留學篇
記者_云陽 鄭曉寧 編輯_胡是飛 設計_孫 星
數據來源:教育部新聞辦微信公眾號“微言教育”
《留學》解讀:
從2010—2015年的留學人數統計可以看出,多年來我國公費留學人員數量增長緩慢,在出國留學人群總數中所占比重不足1%,自費出國仍是出國留學人員的主要形式。
此外,出國留學人員總數漲勢迅速,同樣保持增長態勢的還有留學回國人員數量,預計這股歸國大潮近幾年仍會繼續。
數據來源:《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No.5》,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12月
數據來源:國際教育協會《門戶開放報告(2016)》
《留學》解讀:
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研究編著、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研究發現,中國作為留學生大國影響著國際留學態勢。該藍皮書指出,2015年度,中國在海外留學的學生有126萬人,約占世界國際留學生總數的25%,
這意味著每四個國際留學生中,就有一個是中國的海外留學生。中國成為出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出國留學生和來華留學生總數也超過美國的出國留學生和在美留學生總數,中國留學生的國際流動將影響全球國際態勢。
中國成為第一大國際生輸出國,除了前述數據外,還有其他調查結果可以印證。據英國大學聯合會(UUK)與英國高等教育國際辦公室(IU)于2016年6月聯合發布的《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事實與數據》報告,2014-2015學年在英高校注冊學習的中國留學生高達89540人,是位居第二名的印度留學生總數的近5倍。當年在英留學的每5名外國留學生中就有1名是中國學生;每3名非歐盟國家留學生中就有1名是中國學生。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赴英留學生數量基本持平,赴英的印度留學生在過去4年中更是減少了一半。
被勸退學生的后續發展
《留學》解讀:
美國厚仁教育于2015年公布《2015版 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披露被開除的中國留學生群體狀況,《留學》雜志社對此進行了專業解讀并刊發報道,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2016年6月,厚仁教育又公布《2016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勸退學生群體狀況分析》(下文簡稱《白皮書》)。據《留學》記者了解,《白皮書》收錄了截至2016年3月來自厚仁教育數據庫2,914份勸退數據(其中有效數據為2,713項,有效率達93.10%)。《白皮書》對該階段被勸退人群所在的大學排名(U.S. News)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有79.98%的被勸退學生集中在綜合排名前200名的美國大學。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排名越高的學校學習壓力越大,更容易發生無法緊跟教學進度的情況,導致學術成績不理想,這是最重要的因素;二是能進入排名靠前的大學,說明學生之前的學術表現良好,進入新階段后成績不如從前,更容易產生壓力和心理負擔,從而造成惡性循環,甚至出現以作弊來獲得高分的不當行為;三是以為已進入理想的大學就萬事大吉,產生自滿情緒,導致學習松懈。
此外,《白皮書》也對學生被勸退的原因進行了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除學術表現差外,學術不誠信是學生被勸退的第二大原因。美國高校對于涉及學術誠信的問題十分重視。然而學術誠信問題,卻往往被中國學生所忽視。最常見的學術不誠信行為包括:考試作弊、作業抄襲、代寫代考、申請材料造假、引用不規范、篡改成績等。
被勸退學生的后續發展,同樣引人關注。《白皮書》顯示,六成以上的被勸退學生最后仍會回到學校。這充分說明,被勸退對學生來說并非“世界末日”。美國的教育系統有一個特別大的優點,就是轉學體系。這個體系給了學生“二次機會”,可以使其有機會重新開始,完成學業。
數據來源:新學說《2016中國國際學校發展報告》
《留學》解讀:
2016年11月,國內專注于國際學校領域的研究機構新學說發布了《2016中國國際學校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共有國際學校661所,占基礎教育領域學校數量的0.13%。由于目前“70后”“80后”后等新富階層對子女教育的旺盛需求,可以判斷未來幾年國際學校的市場依然空間廣闊。但受制于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目前中國的國際學校在辦學理念、課程體系、師資管理、市場招生途徑等方面都難以達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此外,重投建,輕管理以及行業標準的缺位都導致國際學校的發展急需建立行業協會組織,制定行業準入門檻,并規范學校發展道路。
2013—2015年中國學生在美中學就讀人數
《留學》解讀:
美國是我國低齡留學家庭最為青睞的留學目的地之一,相關數據是我國低齡留學潮的直接體現。根據美國國土安全局的數據,截止至2015年11月,在美全部持有F1或M1學生簽證的高中生為60815人,其中,中國學生為34578人,占比約57%。因此,中國學生也已成為美國中學國際生中的第一大學生群體。與此同時,從近兩年的申請人數增長來看,中國學生申請美國私立中學的競爭也愈加激烈。FindingSchool發布的《美國私立中學招生報告(2016年)》,公開了2016學年最新中國學生申請美國私立學校的相關數據。《報告》顯示,學生申請美國私立中學的熱度,與學校的排名呈正相關,排名越高的學校,學生之間的競爭越激烈。
胡潤百富評最受高凈值人士青睞留(升)學國(地區)Top10
《留學》解讀:
2016年3月25日,中信銀行總行營業部聯合胡潤百富發布《2016留學趨勢特別報告》。《報告》對458個資產在一千萬元以上的中國家庭進行調研,評選出了最受高凈值人士青睞的Top10留學目的地,這里面最值得關注的是瑞士。盡管目前瑞士留學生群體的規模無法與美、英等國相比,但上升的趨勢卻十分明顯。而在留學年齡段上,低齡留學已經是高凈值人群心中的一種主流價值觀。
2008—2014年留學回國人員學歷學位認證數
《留學》解讀:
2016年9月,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在京發布《中國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可)報告(2015)》。留服中心是中國唯一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機構,截至2014年年底,該中心已累計完成了67萬涉及110個國家(地區)的近百種文憑證書的認證評估。數據顯示,2008—2014年,留服中心共評估國外學歷學位近47萬人次,7年來認證申請人數大幅增長,從2008年的35310份,提高到2014年的99163份,年均增長率為18.78%。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申請認證的絕對數量高速增長,但選擇認證的海歸人數比例呈下降趨勢,而且下降比例很高:從2008年的50.92%下降到2014年的21.56%。
此外,在留服中心的認證系統記錄中,文憑證書的授予院校接近1萬所,分布于114個國家(地區)。在文憑授予數量排名前10位的國家中,最“扎眼”的當屬烏克蘭,一個看似冷門的留學目的國,卻擠進了文憑授予數量前10位。那么,烏克蘭的高等教育有何優勢,靠什么吸引中國留學生前往呢?翻閱一下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榜單就會發現,烏克蘭擁有享譽全球的一流大學,如基輔大學的世界排名遠在我國的頂級名校清華、北大之上。此外,烏克蘭留學的門檻相對較低,不少學校提供免試入學,沒有語言基礎的學生可以先接受預科教育。一位在烏克蘭求學的中國學生曾在受訪時表示,烏克蘭的學校寬進嚴出,沒有語言基礎就可以入學就讀預科,但門檻低并不意味著文憑含金量低,“寬進嚴出”的策略,使得更多學生能在學習期間真正學到東西,而不是浪費青春混個文憑。
數據來源:教育部新聞辦微信公眾號“微言教育”
2016—2017金磚國家&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Top10國家/地區
2015—2016金磚國家&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Top10國家/地區
《留學》解讀:
與英美等熱門留學國相比,中國接收的國際留學生數量相對要少得多,教育資源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相對遜色。以2015年的數字為例,來華留學生總數為39.76萬人,而2015—2016學年美國接收的國際生總數,按照國際教育協會《門戶開放報告(2016)》公布的數字,是104.38萬人。
雖然歐美國家始終占據全球國際教育市場的主流,但是中國近年來也在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優勢,推出留學優惠政策,吸引外國學生來華留學,試圖改變留學逆差的局面。事實上,我國高校的整體實力確有不少可取之處,
例如在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處于絕對優 勢。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于2016年11月30日公布了2017年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大學排行榜,中國大陸有52所大學上榜,中國臺灣有25所大學榜上有名,兩岸共有7所大學進入前10名,在排行榜中占據絕對優勢。負責編纂這一排名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編輯菲爾·巴蒂認為,“繼9月公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之后,中國在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大學排行榜上依然表現優異,這和中國大學不斷提高的學術聲譽、研究影響力和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