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以反腐敗斗爭新成效取信于民
·王凡
腐敗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世界性頑疾,也是各國政府和公眾十分關注的問題。切實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群眾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十八大以來,四川省委全面貫徹中央從嚴治黨的重大部署,持續深入改進作風,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著力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從政環境,良好的政治生態正在形成。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并持之以恒地狠抓落實,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黨的作風明顯好轉,黨的威信明顯提高,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四風”和消極腐敗現象得到明顯遏制。中國社科院一個問卷調查顯示,93.7%的領導干部、92.8%的普通干部、87.9%的企業人員、86.9%的城鄉居民對中國反腐敗表示有信心或比較有信心。這些說明,反腐敗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眾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在中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總結了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他指出:三年來,我們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在四川省紀委五次全會上,王東明書記概括了當前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呈現出五個方面的變化和特征:黨員干部紀律規矩意識普遍增強,但不敢、知止的習慣還未完全養成;黨風政風為之一新,但防止“四風”反彈任務依然艱巨;反腐敗斗爭高壓態勢已經形成,但仍然存在不收斂、不收手的問題;良好政治生態總體形成,但還需要進一步鞏固提升;干部群眾對全面從嚴治黨的信心逐步增強,但要真正實現群眾滿意還需久久為功。全省上下務必清醒認識形勢,增強信心、保持定力,堅決有力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是最大的政治。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艱巨繁重的任務和人民群眾的期盼,反腐敗斗爭必須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讓人民群眾看得見、享受得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成果。
一方面要突出懲治重點,防止帶病提拔,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重點懲治三類情況: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領導干部,以上三類情況同時具備的是懲治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要運用好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通過抓早抓小、層層設防,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六次全會上指出:對基層貪腐以及執法不公等問題,要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一是要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責任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是各級黨組織的責任所在,要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嚴重失職的觀念。黨委書記要做管黨治黨的書記,當好第一責任人,對黨負責、對本地區本單位的政治生態負責、對干部健康成長負責。省市兩級黨委、紀委要把壓力傳導到縣鄉、責任壓到基層。縣鄉黨委要發揮關鍵作用,縣鄉紀委要把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主要工作任務,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管理監督,對失職瀆職的要嚴肅問責,切實解決蒼蠅撲面的問題。
二是要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要通過學習教育,著力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努力使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對黨忠誠、樹立清風正氣、勇于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影響著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為政行為。什么是政治生態?形象地說:如果一條魚出問題,那是魚本身的問題,如果池子里條條魚都出問題,那恐怕要懷疑是水的問題,而這個水就是政治生態。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人心就會渙散、弊病叢生。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要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強調,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必須緊密結合、一體推進,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
教育解決的是認識問題、價值問題、觀念問題,是一種重要的自律力量;制度解決的是治理規制、行為規范、監督評價問題,是一種重要的他律力量。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加強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制度認同和自覺,有助于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健全完善制度,有助于鞏固教育成果,形成常態長效。教育和制度同向同時發力,就可以產生管黨治黨的疊加效應。
堅持把思想建黨擺在首位,通過經常性的教育擰緊思想“總開關”。要加強黨性和道德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要加強警示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
堅持把制度治黨貫穿始終,依靠制度增強行為“硬約束”。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作者系省委黨校黨史黨建部主任、教授)(責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