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波/浙江樹人大學現代服務業學院金融系
?
淺談大宗商品定價權與人民幣國際化
林 波/浙江樹人大學現代服務業學院金融系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美元是如何通過大宗商品定價權來掌控世界貿易成為世界定價貨幣,把美國與日本通過大宗商品定價權的獲得世界貨幣體系中的地位進行總結歸納,并在大宗商品定價權爭取的方面來分析人民幣國際化,通過爭取國際定價權來探討如何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利益以及一些具體的方法。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美元;大宗商品;定價權
(一)貨幣國際化是什么。貨幣國際化即是使貨幣逐漸成為世界貨幣的進程,最終使得貨幣能夠跨區域、國界在世界市場具有普遍接受性的能夠在世界范圍內發揮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價值貯藏手段職能。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標準。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使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擴大人民幣的國外流通,人民幣國際化的衡量標準有三個: 第一是國外的流通度;第二是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金融機構的主要投資工具之一;第三是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為支付手段的比重。而本文分析的是如何爭取大宗商品定價權,并且通過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使上述的三個條件得到相應程度的擴展,從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在現在的國際貿易中絕大多數的大宗商品交易都通過期貨交易所完成對商品的定價,而期貨交易所在國際范圍分布是廣泛的,但是絕大多數的交易所并沒有定價權,只是在個別強勢的交易所公布的價格上進行波動和微調,而這些強勢到能影響到世界價格的交易所就是擁有定價權的交易所,其絕大多數分布在美歐地區,可以說美國及歐洲掌控著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因為大宗商品的定價權被美國及個別歐洲國家掌控,以至于這些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都以美元作為支付手段,沒有美元你就別想在國際上買入這些大宗商品,而美元的背后就是這些以美元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這些大宗商品代表的就是國家可以購買到的產品、服務,是一種以美元為表現形式的國際資產,是國家真正的財富。所以這樣的情況強迫我們必須要持有美元,并且接受美元結算。
我們持有美元的目的就是想通過我們獲得的美元換取到美元背后的大宗商品。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對于美元實現世界本位貨幣是具有相當巨大的作用的,我們可以說現在是美元本位,但是筆者認為現在更是大宗商品作為世界本位貨幣。
可以看到美元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本位貨幣,美元背后的大宗商品定價權是其必不可少的原因,在世界的舞臺上美元代表著世界性的財富,雖然美元等于黃金的時代已經離去,但是現在美元用對大宗商品定價權這招空手套白狼的手段,牢牢地把握住了世界發展的命脈資源,雖然自己對于這些資源的生產供給量很少,但是對于其定價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世界經濟掌握在自己的印刷機上。
(一)中日鐵礦石定價權的爭奪
世界鐵礦石定價權之爭,這在前幾年是一個相當熱門的話題,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鋼企可以說是以完敗而告終的。我國的鋼鐵企業在與世界巨頭們的談判中幾乎無還價之力,鐵礦石價格 2005年上漲了 71.5% ,在 2008 年上漲了 65% 。這是一場必敗無疑的爭奪,因為中國的剛性需求就擺在那里,需求剛性,供給被壟斷時供給完全決定著價格。但是這不只是我們看到的這么簡單,這是一場中國與日本對鐵礦石定價權的爭奪,在這次的鐵礦石漲價風波中日本在背后完全掌握住了局勢的發展。日本自20 世紀開始就與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生產企業力拓和必和必拓開始廣泛的接觸合作,在澳大利亞利用日本當時富有的資金和需求的影響下合作開發了五座大型的礦山,完成自己在鐵礦石供給和需求上雙重利益的擁有。
2001年日本三井物產幫助淡水河谷收購巴西資源公司,日本占有巴西資源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2002 年日本與淡水河谷簽訂戰略聯盟協議為其提供工業技術資金援助,2003年日本三井物產公司收購巴西淡水河谷百分之十五的股份,而淡水河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自此日本已經算是把世界鐵礦石生產大國巴西的鐵礦石產業納入囊中,順利地完成了自己圖謀的第一步,就是掌控自己的鐵礦石供給產業鏈條。第二步完善自己的內部利益鏈條,在完成了外部的產業鏈條后,日本的新日鐵和三井物產通過相互投資相互持股,完成內部的利益鏈條,成為一個利益集團。完成了這些布局以后就要謀求世界鐵礦石的定價權了,但是因為掌握著世界的鐵礦石供給企業和需求對于鐵礦石的定價權可以說被日本輕易地拿下,在其后的幾年日本用其對鐵礦石的定價權不斷地提升鐵礦石價格,剝奪其他鐵礦石需求企業的利益。于是我們在 2005 年到 2008 年的時候在鐵礦石的價格談判中,猶如待宰的羔羊,被擁有大宗鐵礦石定價權的巨頭們瘋狂掠奪企業利潤。
日本為了奪取對鐵礦石的定價權步步為營,精心策劃,先挑選有影響力的企業進行合作,接著挑選企業進行合并收購,進一步掌握主導權,接著完成對定價權的控制,這與美國對石油商品的定價權有著截然不同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卻也一樣達到了其目的。
(二) 我國定價權的缺失
掌控定價權的期貨交易所大部分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依托其金融操作,無論其實際的需求如何,都影響著國際的大宗商品價格,而他們眼中的中國套用一句話就是“人傻,錢多”,在國際市場上,常常存在著“我方賣什么什么就跌,我方買什么什么就漲”,當然這其中有部分的供求關系引起的價格變化,但是筆者認為這決定的關鍵并不是供求,而是我們并沒有掌握定價權。所以在國際大宗商品的定價上僅僅擁有議價權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的是決定性的定價權。商務部發言人姚堅曾公開直言道“我國在國際貿易體系的定價權幾乎全面崩潰”;“中國當前面臨一大問題就是大宗商品定價權的缺失”。
我們國家已經是全球市場中的重要參與者,是全球大宗原料、農產品的進口國,其需求甚至在某些大宗商品中成為世界第一買家,但是我們對于全球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卻并未成為第一,因為其中有很多商品我們是剛性需求,而影響力要比需求小得多,僅僅是在需求拉動方面,要隨時迎接國際投資家的投機引起的漲價風險,而因為剛性需求量大,我們只能在小范圍內對價格進行談價,并沒有掌握定價權,定價權的缺失并不是我們沒有商業上的實力,也不是沒有足夠的能力,而是金融發展的缺失。我們供給的大宗商品在國際上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而我們需求的許多大宗商品在國際上位列前茅甚至是一家獨大,但是由于金融上的指導缺失,我們的企業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只能是散兵游勇,獨自奮戰。
(一) 定價權缺失給我國的損失
我們中國作為第一人口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于大宗商品的需求量何其之多,而我們對于世界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上卻只有小規模的影響力,因為定價權的缺少我們被擁有定價權的國家隱形地掠奪財富,與我們國家巨大的經濟地位完全不吻合。定價權的缺失讓我們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沒有實質的支撐,讓我們用我們的財富為美國的消費買單,讓其因為我們必須要持有美元而征收我們的鑄幣稅、通貨膨脹稅,這樣的定價權缺失讓我們付出了更多的發展成本,也讓國家的財富在無形中轉移流失,在國際上成為被投機集團剝削的對象。
(二) 獲得定價權會給我國帶來的利益
第一,獲得定價權會給我們國家的人民幣國際化帶來一個實質性的奠基,讓持有人民幣代表著持有某些大宗商品,讓其他國家愿意持有人民幣。第二,獲得定價權可以使我們在獲得定價權的大宗商品上免去被剝削的被動場面,在國際貿易中爭取最有利于我國的局面。第三,讓某些大宗商品直接以人民幣交易,讓需求國和供給國必須持有人民幣,提高人民幣在國外的流通度和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為支付手段的比重。第四是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自然成為國際金融機構的主要避險投資之一。
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量以及巨大的市場,但是對于世界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卻是缺失,這是我們目前的情況,也是日本在20 世紀經歷過的情況,日本曾經也為獲得世界大宗商品定價權而付出努力,并且成功了。我們可以說擁有著前人的經驗作為基礎,完全可以吸收日本謀求大宗商品定價權的步驟完成我們的大宗商品定價權。當我們擁有了足夠的大宗商品定價權以后,即可依托定價權把我們的貨幣納入世界商品計量單位,讓我們的貨幣成為大宗商品交易介質,那我們的貨幣自然就成為世界本位貨幣之一。
(一)與國外大宗商品企業展開合作,完成技術與資金輸出。我國當前已經是世界性的工業國,雖然依然在完成工業化的階段,但是相對于很多的原材料供應國還是具有相當的技術優勢。而且我們國家經過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如今已經擁有一定的經濟儲備量,雖然還沒有完成從工業國轉化為資本國,但是前期的資本積累對于現階段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這些前期積累的資本不能只是讓其閑置起來,而是要為我國的下一步發展進行戰略化部署,用前期積累的資本轉化成為國際實物有形資產。把我國的技術及資金輸出到需要的國家和地區,而目前符合我們輸出條件的地區是我們要重點尋找的目標。其必須有穩定的政治體系,豐富的資源,缺乏足夠的資金技術。
(二)國際合作開發部分受本國控制的大宗商品新來源。在經過第一階段完成技術與資金的輸出后,作為輸入國相關的產業在扶持下已經發展起來,這時我們與之的國際關系也必定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合作層次,互惠互利成為這個階段的新合作主體,我們也可以依托技術、資金輸出國的優勢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經濟回報,而且我們可以在資金和技術輸出的平臺上保持與輸入國的合作,讓其提供穩定而又相當低價的大宗商品供給,跨過部分的中間環節,甚至直接在我國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上完成交易,這樣就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助力。
(三)逐步擴展我國的大宗商品的定價領域,完善大宗商品定價布局。大宗商品是分為不同種類的,我們不只要在個別商品上取得定價權,還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大宗商品定價權全方位的布局,建立起一個定價權的結構體系布局,那么在完善了大宗商品的供給控制布局后,就是在金融領域發揮作用的時候了,這時候利用我國的金融產業,把需求和供給轉換為大宗商品定價權。
(四)完成多種大宗商品定價權并轉換其定價貨幣。在獲得了多種的大宗商品定價權以后我們就需要把對大宗商品衡量的價值尺度進一步發展為我國的人民幣計量,用人民幣對我國控制的大宗商品進行定價和交易。
(五)推出人民幣的世界擴展。人民幣的世界擴展其實就是讓人民幣成為世界本位貨幣的環節,以人民幣為表示的國際資產會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并且由于穩定的大宗商品需求,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會持有一定的人民幣,這樣人民幣在無形當中就躋身世界本位貨幣的行列。最終的結果是我們可以依托得到的大宗商品定價權來完成人民幣的國際化,更重要的是讓人民幣成為世界本位貨幣之一,讓人民幣可以代表國際財富,國際貿易者必須要持有人民幣才能完成部分的國際貿易。這樣我們的目標也就完成了,我們就可以在美元成為世界本位貨幣的時代獲得和美元抗衡的力量,完成我們自己的金融產業布局。
參考文獻:
[1]姚堅.中國國際貿易定價權幾乎全面崩潰[N].北京商報,2010,5,17.
[2]馬健.大宗商品謀求定價權[J].農經,2011,4: 34 ~ 39.
[3]呂波.基于博弈理論的大宗商品定價權聯盟構建[J].中國流通經濟,2012,7: 95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