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波/玉田縣環境保護局
?
試論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
宋曉波/玉田縣環境保護局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環境管理壓力越來越大,社會各階層對環保工作的關注也越拉越多,民眾對環境監察機關的環境監察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本文主要就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中的問題做了具體的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察;執法;對策
引言:在我國,環境執法的絕大部分工作是由基層環保部門完成的,但是,在對基層環境進行環境監察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嚴重阻礙了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進行。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就成為了我國目前進行環境監察的重要議題。
所謂環境監察執法,是指國家環保行政機關依據環境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力,對特定的環境保護事項作出行政處理和決定,并產生強制性約束力的法律行為。環境監察執法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執行的好壞、程度直接關系到環境法律保護目標的實現,加強環境監察執法工作對于促進各級政府樹立科學發展觀、維護公眾環境權益、保障環保事業推向前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的環境立法經過了多年的發展,法規體系已初步建立,出臺了包括《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并建立起了國家、省、地、縣四級環境執法體系,通過標準化建設,環境執法能力和水平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當前,我們環境監察執法工作者應進一步認清形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提高執法的效能,為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發揮積極的貢獻。
2.1民眾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執法遭遇阻礙
環境是公眾的環境,服務于全體人民,因而環境保護就需要全體民眾的共同參與,群策群力,從自己身邊的點滴入手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然而,社會現實情況是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十分薄弱,進而影響人們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養成,對環境保護沒有充分的行動自覺,對環境執法工作也缺乏足夠的重視與配合。這些情況都影響了環境監察執法的力度,使得環境監察工作在很大范圍內得不到有效開展。
2.2各部門之間和各部門內部之間缺乏協調及配合
在當前進行環境監察工作上,環保部門沒有做好與其他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工作,(特別是和法院、規劃局、工商局等的聯系與配合。)部門聯動機制的欠缺。在基層環境執法中,環境保護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環保部門一家的事情,因此這種環?!皢未颡毝贰钡膯栴}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從體制上來講,環境監察部門和環境監測部門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兩個部門,環境監測提供技術支持,環境監察進行現場監督執法。但是在實際的運行中,監察和監測部門卻經常各干各的,沒有充分考慮兩者統一所產生的整體效能,具體工作中缺乏配合。
2.3環境監察隊伍的素質還不夠高
目前基層環保執法人員少而且素質參差不齊現象比較突出,特別是一些監察人員思想觀念跟不上時代潮流,專業知識也嚴重不足。另外,環境監察部門的編制全國各地都不同,甚至同一個城市各個區縣都不同,由于機構未理順,辦公條件差,一人身兼數職情況普遍存在,以致環境監察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遭到嚴重挫傷,許多環境執法工作進展緩慢。也直接影響了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再之環境監察隊伍的“新鮮血液”供應不足,常有環境監察隊伍的老領導發出“我們想要的人要不到,而不想要的人卻擋不住”的感嘆。
2.4公眾參與監督機制不健全
當前的群眾監督作用未完全發揮,公眾參與管理監督機制不健全,使得意見表達渠道不暢通,監察執法信息得不到及時傳達,宣傳教育效果達不到,難以調動群眾參與環境監督的積極性。這樣,不僅環境監督執法部門的工作得不到有效開展,群眾的意見也得不到充分表達,群眾和執法部門對環境監察狀況把握不準,信息溝通不對稱,影響環境監察工作進行。
3.1提高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健全群眾監督機制
人民群眾要牢固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不斷的改變生活中的不良習慣,養成節能環保、低碳生活的生活習慣,踐行任何可能對環境有保護意義的行為。同時還應充分發揮監督環境監察執法的權力,針對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實際建言獻策,對于執法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及時反饋,并監督監環境監察部門的工作執行情況,發揮好群眾監督作用,共同促進環境監察工作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地進行。
3.2協調好各部門間的工作,特別是要做好環境監察和環境監測的配合工作
首先,要做好環境監察部門與法院的協調工作,對于一些嚴重違規并且拒不接受整改和處罰的企業和個人,要及時地采取強制性的措施,依靠法院的力量加以解決。
其次,要做好環境監察與工商、規劃、城管、住建、街道等有關部門的配合工作,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進行有計劃的聯合整治,將環境保護的目標分解到各部門和基層政府從而形成齊抓公管的局面。
最后,要做好環境監察與環境監測的協調配合工作,環境監察以環境監測為基礎,環境監測要給環境監察提供詳細的技術和數據支持。在分工上,兩者要各司其職,但是兩者之間又要做到相互的配合,從而建立一個共同的具有可操作性強的運行辦法。
3.3健全環境監察工作相關立法
基層環境監察機構在進行環境執法過程中總處于執法權限不足、權限不明甚至無法可以的尷尬境地,這些都嚴重阻礙了環境監察執法的力度和廣度。建立健全的環境監察工作相關法律,明文規定環境監察機構可以監管的環境問題、必須監管的環境范圍,以及監管的力度和實施細則,給環境監察工作最大支持與配合,使環境監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4注重環境監察工作隊伍的建設,提高監察隊伍的整體水平
努力提高執法能力,一方面,執法人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政策業務素質和執法操作能力。要把各項規定具體化為日常管理中可具體操作的規范;要善于頂住上級的壓力,嚴格依法辦事。另一方面,國家及地方政府應當加大對基層環保部門的投入力度,確保其擁有先進的設備和儀器。只有加強執法裝備建設,才能提高環境執法的效率和能力。再之理順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管理體制。
總之,隨著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引向深入,對加強環境監察執法的呼聲也與日俱增,同時環境監察執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只有針對各個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基層環境監察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基層環境監察能力建設,方能實現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
參考文獻:
[1]劉金波.關于提升環境監察執法效能有效途徑的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09).
[2]汪勁.中國環境執法的制約性因素及對策[J].世界環境,2010(02).
[3]潘建芳.環境監察工作的有關思考[J].今日科苑,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