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紅玉,韓旭峰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榆中縣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豆紅玉,韓旭峰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生產力,而農業科技是農業發展的潛在推動力。近年來,國家中央一號文件不斷對農業科技創新、提升農業技術推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在榆中縣的幾個重點村莊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從該縣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三個方面,全面剖析該縣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
農業科技;推廣;基層
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是將農業新技術、新發明應用于農業生產實踐的過程,是農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根本。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是促進農業發展的主要支柱,但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雖然對于農業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仍然存在著制度不健全、體制不完善、資金緊張、人員缺乏、觀念落后等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農業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本文基于蘭州市榆中縣6個重點村莊的調研數據,分析當前榆中縣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以促進榆中縣農村經濟增長,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研究采取實地問卷調查的方式,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2份。
近年來,榆中縣開展了一批農業科學技術項目推廣工作,利用科技宣傳欄、技術咨詢等方式將一批簡單易學、轉化力強的農業科技推廣到了各個村落,提高了該縣農業科技水平,也培養了村民的農業科學意識,提高了村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但是,在開展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2.1 推廣項目少,不能滿足村民需求
目前,榆中縣商品蔬菜種植已初具規模,小型養殖場的建設突飛猛進,農業經濟開始起步。增加經濟作物種植產量和提高作物品質的農業科學技術,以及供應肉類市場的畜禽養殖技術成為真正吸引村民需求的技術(見圖1)。而該鄉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相對較少,只有日光溫室、雙壟溝農膜覆蓋技術和沼氣等農業科技項目,且覆蓋面積小,就該縣的農業生產規模及類型來講,如農藥噴灑、病蟲害防治、新品種的引進及市場信息等日常農業生產中常用的農業生產技術才是村民需要的,由于資金、人員、技術設備等資源的缺乏,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活動舉辦較少,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宣傳不到位,基層農業服務站點所進行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并不能滿足村民的需求。

圖1 榆中縣村民百姓希望獲得的農業技術
2.2 推廣工作半途而廢,趨于形式化
首先,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多由政府主導,但通常政府行為容易脫離民意,很難與村民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推廣活動容易受阻。其次,村民知識文化水平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不能很好的掌握所推廣的農業科學技術,只是被動的接受了政府的行為,一旦政府的后續工作斷裂或監督管理工作不到位,推廣工作就會馬上中斷或停止。沼氣技術是榆中縣重點推廣的農業科學技術之一,在沼氣技術的推廣過程中,主要通過政府提供所需的全部設備、材料和修沼氣池的人力等資源的方式,在全縣范圍內的幾個重點村落進行推廣工作。推廣初期,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沼氣池建設完工之后,并沒有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指導安裝、使用,如薛家營村50戶沼氣無一戶投入使用。最后,由于榆中縣基層農業科技專業技術人員較少,科技推廣工作大多采用報紙、科技宣傳欄等方式,實際推廣覆蓋的范圍小,村民并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培訓與實地技術指導,無法正確掌握農業科學技術,村民參與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活動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2.3 推廣工作具有盲目性
在調研過程中,老百姓們普遍表達了希望政府能多推廣一些農業科技的愿望,其中37%的受調查者希望得到技術指導,有38%的受調查者希望獲得市場信息,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15%的受調查者想要得到政府關于生產資料的補貼(見圖2)。就當前該縣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實施效果來看,村民真正想學習和了解的農業科學技術并沒有得到推廣。在接受調查的村民中,只有12%的受調查者認為該縣推廣的農業科學技術是自己急需的,48%的受訪者認為推廣的技術并不是自己急需,另外有29%的受調查者表示從來沒有接受過基層農業科技推廣(見圖3)。顯然,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部門在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工作中,并沒有深入調查,因地制宜,了解村民對基層農業科技的需求,只是盲目的進行了一些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工作,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效果并不理想。

圖2 農業生產中的需求圖

圖3 推廣的技術是否是村民急需
2.4 推廣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到位
在榆中縣受調查的村落中,個別村落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完全是失敗的,其原因是受到了基礎設施不完善、村民文化程度低且思想上不重視、技術推廣隊伍專業素質較低、資金缺乏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很難順利展開。在接受調查的村民中,36%的村民表示相關部門從未指派過技術人員進行農業科技指導活動,32%的村民表示其時間間隔為半年,23%的村民接受技術指導的時間間隔為一季度或更長,只有5%的村民在一個月內接受到了連續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見圖4)。在走訪過的幾個村落中,薛家營村、大柳樹村等幾個村落的農業基礎設施是相對落后的,道路狹窄、灌溉設施破敗、村民對基層農業科技推廣認識不足等問題屢見不鮮,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活動的效果并不顯著。

圖4 基層農業服務站點派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的時間間隔
3.1 推廣體制不健全、工作缺乏系統管理
榆中縣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中服務機構數量多,但是大多數規模較小且體制不健全,管理不系統,許多都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故而還有著濃厚的“官辦”色彩,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的選定和產品的推廣更多依賴于政府行為,適應市場的能力較差,農技推廣后期監督、檢查工作薄弱。在農業科技推廣的過程中,一方面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思想意識的落后,71%的受訪村民表示在有補貼的情況下,才愿意成為新技術的首批使用者,而23%的人甚至不愿意接受新技術,原因是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制不健全,缺乏制度法規的約束,使得村民不能信任政府,而且這些新技術并不符合村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還未系統化、結構化,政府的推廣工作不能善始善終,缺乏后期跟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缺乏系統管理,推廣項目很多都半途而廢。
3.2 推廣隊伍專業素質不高且人員缺乏
從整體上看,我國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隊伍體系整體不太完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缺乏高素質農業技術人員,而且推廣人員分布不合理,一些剛畢業的優秀大學生不愿意去基層參加農業科技推廣,導致一些地區缺乏優秀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人員。榆中縣調查數據顯示,只有5%的受調查者表示經常接受農技推廣服務,36%的人表示從未接受過相關指導,因此,榆中縣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中存在著人員缺乏的問題,致使農業科技推廣項目開展僅限于個別村落,無法實現農業科學技術的普及化推廣,且推廣效果不佳,無法滿足村民對農業科學技術的需求。
3.3 缺乏整合力,推廣方式不當、模式單一
一方面,農產品企業、政府以及農戶的力量缺乏有機整合,農產品企業規模小,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市場,不能及時將市場信息反饋給農民;政府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組織協調功能,不了解村民真正需要的農業科技,沒有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較低,且思想認識落后。各方力量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職能分工不明確,造成科研、市場等大量信息被浪費,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線斷人散的狀況。另一方面,目前榆中縣農技推廣部門主要采用設立示范村、宣傳欄、發放宣傳折頁等方式進行農業科技推廣,推廣工作仍然停留在“面子上”。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隊伍缺乏深入基層的經驗,為了提高政府績效,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預農業科技推廣的觀念根深蒂固,推廣模式固化,而且很少與村民進行溝通,采用這樣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方式與模式,村民接受的積極性不高,不僅阻礙了農業科技的推廣進程,而且浪費了人力、財力、物力。
3.4 農業科技推廣資金投入不足
資金投入是開展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基本前提,但目前榆中縣基層農技推廣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阻礙了農技推廣進程。一方面,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是農業科技推廣的基層組織,財政經費很難落實到位,有限的經費被截留或挪用的現象普遍存在,農技推廣經費大部分被用于行政事業費用支出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資金支出結構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下,使得重大農技推廣活動難以展開,影響了農技推廣的質量和進程。另一方面,資金緊張使得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且原有基礎設施普遍落后,加之資金的缺乏,落后的基礎設施成為制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推進的重要原因之一。
3.5 農業勞動者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在接受調查的村民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8%,只有13%的受調查者具有初中及以上學歷。由于受文化素質欠缺的制約,村民對于農業科學技術的學習和掌握能力較低,因此在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中,對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要求高,工作挑戰性大,這也加大了農技推廣工作的推廣周期,延長了農業科技的應用時間。與此同時受傳統小農思想的影響,有相當部分村民存在求穩怕亂的農本心理,因為經濟條件、思想落后等原因不愿接受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怕調整結構后自己遭受損失,只有在政府提供相應的經濟補償后才愿意嘗試,而縣級農機推廣部門資金狀況并不能滿足村民這樣的要求,因此,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4.1 建立健全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制
首先,健全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應該綜合考慮榆中縣的區域產業特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現狀、農民需求等方面的因素,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次,要建立綜合型的新型服務組織,綜合型的新型服務組織是指整合政府農技推廣部門、農產品企業、科研機構以及農民的力量,使得農業技術的研發、推廣、運用、最后到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每一環節都得到保障。最后,要健全省、地、縣、鄉、村五級農業技術推廣網絡體系,重點要放在鄉村一級,并要注意基層農技推廣工作人員的定編、定崗、定人、定任務的責任制,積極發展科技示范鄉、示范村、示范戶。在今后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過程中,仍要將建立健全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制、完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作為基礎性工作,為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探索新方法、新出路。
4.2 更新觀念,創新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模式
一是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應更新觀念,為了及時有效地把先進技術成果、真實的市場需求信息傳遞給村民,要充分考慮村民的想法或實際需求,廣泛征求村民的意見,讓村民自愿參與到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環節中,充分調動村民在農技推廣中的積極性。
二是不斷創新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模式,如將政府主導轉變為多家農產品企業為主導,鼓勵農產品企業成為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者,使得農業科技推廣與市場聯系起來,且形成競爭力,促進農業科技迅速有效的轉化為農業生產力。三要不斷提高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服務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推廣觀念,滿足村民生產生活對農業科技的需求,讓新品種、新技術及時應用到現實農業生產中,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4.3 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隊伍建設
為搞好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促進農業科技成果成功、迅速地應用于農業生產經營實踐,建立一支既有一定數量又有較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穩定隊伍,充實人員,確保農業科技推廣人員有足夠數量;另一方面要注重推廣隊伍結構的優化。具體來說,一是加強農業推廣機構內部的建設,特別要搞好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建設;二是調整農業推廣體系內人才配置的倒金字塔結構,據統計,在縣級以上農業推廣機構工作人員占60%以上,而在鄉鎮及鄉鎮以下農業推廣部門工作人員占40%以下,并且推廣人員的基本素質遠遠低于縣級以上的推廣人員,為此應該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農技推廣人員到基層去工作,壯大基層農技推廣隊伍;三是加強農技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政治教育,要對農業推廣人員進行思想教育,提倡“獻身農業、服務村民”的奉獻精神,鼓勵農業推廣人員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并不斷豐富基層推廣經驗,提高農技推廣技能,為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努力工作。
4.4 加大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經費投入力度
每一項農業科技成果的成功轉化都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予以保障。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經費投入,應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的基礎上,用法律的形式確定農業推廣經費占農業總產值或者財政總支出的適當比例,防止財政支持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力度被削弱。政府要推動農業生產發展,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就必須加大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經費投入,這是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時,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社會公益性職能,也要求政府更應該加大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經費投入力度,促進農業科技的推廣與應用,增加農民收入,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
4.5 搞好科技文化的培訓工作
在接受調查的榆中縣村民中,78%以上的村民的文化程度處于小學及以下水平,且多數沒有受過正規的農業技術技能培訓,他們所具有的農業技術技能只能從父母及鄰里的口傳身授或是自己的經驗中得來,村民普遍缺乏農業知識和技能。由于文化水平較低,村民對采用新技術的認識不夠,很多村民對采用新技術持觀望態度。因此,現階段應把提高廣大農村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作為重要任務之一。
一是結合當地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實效性。比如,對年齡大、文化基礎差的村民,采取進村入戶、實地指導的方式推廣農業科技;對有一定文化基礎、年齡不大的村民,可以采取中長期的就業技能培訓等“因材施教”的推廣方式。
二是堅持因地制宜、按需培訓的原則,認真了解并準確把握村民的需求,科學設置培訓內容。
三是加強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的建設,開展示范性農業技術培訓,有針對性地設置村民培訓項目,增加短期培訓、技術講座和現場指導等推廣活動的開展,重點提高村民科技意識,讓廣大村民掌握先進的農業科技知識和技能,達到科技致富,才能改變農村面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1]王姝逸,楊靖峰,李冰,等.淺談示范戶在農業科技項目推廣中的作用[J].天津農林科技,2012(3):39-41.
[2]許海濤.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分析和對策探討[J].農業科技管理,2009,28(5):74-76.
[3]張煒.淺談基層農業科技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甘肅農業,2012(15):32-33.
[4]王剛,洪雷.農技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2(4):20-20.
[5]宣鋒,費廣凡.國外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發展趨勢及經驗啟示[J].現代農業科技,2011.
[6]黃永濤.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基層農業科技推廣與服務體系建設[J].安徽農業科學,2011.
[7]孔燕軍.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17):379,381.
[8]楊瑞珍.西部地區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0(5):49-52.
[9]袁正亮,石業貴.基層農技推廣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北京農業,2009(9):71-73.
[10]黃天柱.中國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創新[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1002-0659(2016)06-0035-04
S-1
A
2016-07-11
主要作者簡介:豆紅玉(1990-),女,甘肅榆中人,在讀碩士生,主要從事農村社會保障方面研究。E-mail:ddhy1123@163.com
韓旭峰(1972-),男,陜西戶縣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村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研究。
專題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