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胡書芳
制約浙江省大學生創業融資能力的因素研究①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胡書芳
資金問題是導致大學生創業失敗的最主要因素。本文以浙江省高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大學生對創業動機、創業項目、創業融資渠道、創業政策的了解和創業培訓的作用等五個方面,分析制約創業融資的因素,并從政府、市場、學校、創業者自身四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對浙江省和全國的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定的幫助。
大學生創業 融資渠道 融資能力 制約因素
2015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總量達749萬人,人數之多史無前例,就業任務艱巨。在此情形下,國家倡導和鼓勵應屆畢業生創業,允許在校大學生休學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浙江省在2015年7月21日公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大眾創業促進就業的意見》,意見要求各地市積極推進大眾創業,放寬市場準入、實行減稅降費、支持創業擔保貸款、加大創業資金扶持力度、拓寬創業投融資渠道、加快創業平臺建設等共計二十七項內容。當前浙江省大學生創業面臨著一個史無前例的時代機遇。很多有夢想的大學生加入了創業大軍。
大學生創業具有優勢條件,他們文化水平高,會使用計算機,在校期間接受過創業相關的培訓,他們的創業得到高校、政府、社會的多方面支持。但是,大學生創業面臨著更多的困難,他們在創業項目的選擇、創業啟動資金和維持資金的籌集、創業項目的運營管理、創業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尤其是資金問題,是導致大學生創業失敗的最主要的因素。大學生的創業融資渠道雖然多達12條(劉蘭劍,梁月明2012),但是能夠被大學生創業者自由使用的融資方式卻寥寥無幾,哪些因素制約了大學生創業融資的能力,是目前大學生創業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結合浙江省的實際,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在浙江省各大高校進行隨機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浙江省10所高校各年級各專業的學生。本次問卷共發放50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78份。本次調查的問題主要圍繞大學生對創業政策的了解程度、創業的動機、創業融資的渠道、學校創業培訓的作用、創業項目的發展前景五部分展開。本文圍繞對上述問題的調查結果來探討大學生創業融資中的各種問題。
2.1 浙江省大學生對創業優惠政策的了解程度調查
截至2015年12月,浙江省和各地市分別出臺了相關的就業創業政策,但是從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對當地政府和省政府提供的創業相關扶持政策了解的比較少,政策認知度較低。對于問題“你對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了解嗎”的調查結果,32人選擇了“非常了解”,256人選擇“了解”,而190人選擇了“完全不了解”。對于問題“你了解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的途徑是什么”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有8%的學生選擇“政府有關部門宣傳”,92%的學生選擇了“學校宣傳”、雜志報刊或道聽途說。此外,98%的學生認為“申請創業優惠政策的過程難”。以上調查說明,目前政府對于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仍不到位,政策落實有待進一步加強。
2.2 浙江省大學生創業的動機調查
根據問題“您創業的目的和動機是什么”的調查數據(如圖1),可以看出,浙江省大學生創業最大的動機就是賺更多的錢,自主創業成功可以成為老板,公司在創業板和中小板市場申請上市,很多學生把馬云作為自己的事業偶像,把阿里巴巴作為自己的目標企業去奮斗。位居第二位的創業動機是解決就業問題,25%的同學是被迫創業,畢業后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沒有其他就業出路才選擇創業。20%的同學創業是因為自己的理想是當老板,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建立自己的事業。此外還要一些同學是為了工作時間自由、有其他朋友現成的項目等動機。

圖1 創業的目的和動機
2.3 浙江省大學生創業融資渠道的調查
大學生創業融資渠道主要有自己積累、向親朋好友借錢、銀行貸款、尋找有資金的合作伙伴、申請官方創業基金、吸引風險投資、互聯網眾籌等方式。在478名有效的被調查者中,約40%人認為自籌資金是創業初期資金籌集的最佳方式,約31%的人選擇向親戚朋友借錢,約14%的人選擇向銀行貸款,此外還有部分人選擇申請官方創業基金、吸引風投資金、尋找有資金的合作伙伴等渠道,有部分人選擇了通過互聯網眾籌的方式進行融資。調查發現,大部分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選擇自有資金和向親朋好友借錢,由于受各方面的限制,較少嘗試其他的融資渠道。
2.4 學校創業培訓的需求調查
在調查中發現,90%的創業大學生都沒有創業經驗,創業知識理論全部來源于學校所開設的創業課程,創業實踐來自于在校期間所參加的大學生創業競賽和技能競賽;還有69%的大學生沒有任何競賽經歷;76%的大學生創業者表示如果有相關培訓,愿意參加創業培訓;在培訓方式的選擇上,相比網絡課程,創業者更傾向于選擇面授課程;其中約占37%的創業者愿意花費1000元以內的費用參加相關培訓,12%的創業者愿意花費2000元以內的費用參加相關創業培訓。以上調查說明,大學生缺乏創業理論和實戰經驗,對目前學校的創業教育并不滿意,學校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創業課程的內容和形式。
2.5 創業項目的選擇和發展前景調查
在創業項目的選擇上,大學生選擇的理由眾多,約41%的同學選擇啟動資金少的項目,約22%的同學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項目,15%的同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還有一些同學則選擇門檻比較低,沒有約束性要求的項目。調查發現,僅有8.7%的同學選擇科技型項目作為創業項目。此外,大部分創業大學生對于項目沒有明確的后期規劃,對于項目后續資金沒有預算,對項目的風險不能合理評估,大部分項目的發展前景不明確。
3.1 社會政府方面,創業政策宣傳、落實不到位
3.1.1 政府對創業優惠政策宣傳不到位
浙江省政府和各地市雖然出臺了各種“通知”和“辦法”,但是許多大學生創業者對創業優惠政策一知半解,都知道政府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但是對政策的具體內容并不知曉,這與政府政策的宣傳不到位有關。
3.1.2 創業融資政策仍不完善,政策的門檻高,難以落實
政府融資政策的完善程度和落實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創業融資能否成功。如果政策容易落實到位,優惠政策的可行性大,理論上會有很多大學生創業者享受到政策優惠,但是在現實中大部分政策的可操作性差,很少有大學生享受到政策優惠。創業優惠政策缺乏創業者中的口碑宣傳,這在更深層面上束縛了政策的落地實施。
3.2 市場方面,缺少適合大學生創業者的融資渠道
3.2.1 銀行貸款申請繁瑣和不易獲得
雖然部分商業銀行推出了一些創業類的貸款產品,但是貸款條件苛刻,在貸款的金額和期限上有很多限制;此外,大學生創業貸款的申請期限比較長,審批過程復雜;而申請擔保貸款和抵押貸款,大學生創業者缺少合適的擔保人和抵押品,所以,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很難獲得銀行貸款。
3.2.2 資本市場不發達,風險投資等融資方式和互聯網眾籌融資平臺尚不發達
我國資本市場和風險投資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風險投資水平比較低,而大學生創業的項目水平低,發展潛力有限,很少符合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的要求,使得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更難獲得。雖然目前互聯網眾籌發展得如火如荼,國內也出現了眾多互聯網眾籌平臺,平臺上大學生的項目琳瑯滿目,但是能夠獲得資金支持,融資成功的項目鳳毛麟角。
3.3 高校方面,創業教育內容和方式落后
3.3.1 創業教育內容陳舊,不符合創業者的要求
根據調查,近半數的大學生認為目前學校的創業教育內容對創業的幫助不大,對創業資金的籌集基本上沒有任何幫助。他們希望學校能夠提供專項資金幫助大學生創業,在創業課程中,多邀請相關人士分享經驗,開設有關教學課程,包括中小企業融資的課程,讓學生了解各種融資渠道的特點和運作方式。
3.3.2 創業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多停留在書面理論上
被調查的所有學校都開設了創業課程,但是學生希望開設實踐性的創業課程,針對自己創業中的問題,有創業先行者提供指導幫助,而不是只單純學習書面上的創業理論。
3.3.3 高校對創業教育資金投入少,對創業項目的資金支持少
各高校對創業教育的投入經費遠遠少于文化教育的經費,相當多的學校都未建立創業基金,即使建立了創業基金,基金的申請條件比較高,申請手續繁瑣。
3.4 大學生自身方面,創業能力有限
3.4.1 大學生自身創業能力不高
大學生雖然有理想有抱負,但是他們的朋友圈一般都是學生,社會閱歷有限,創業的理論知識大多來自于書本和課堂,缺乏實踐經驗和實戰創業技能,缺少對行業和企業的調查了解。
3.4.2 大學生對融資項目缺乏了解
在創業項目的選擇上,他們往往選擇資金少和門檻低的項目,對項目所在的行業缺乏調查,對行業的發展前景也不甚清楚,更不懂得行業項目風險的規避方法。這些因素使得大學生創業項目具有“盲目性”,項目風險很大,被很多金融機構和風險投資拒之門外。
3.4.3 大學生融資觀念保守
受融資觀念落后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常常自己積累創業資金,用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獎學金等積累資金,或者向親戚朋友借錢,很少嘗試其他的融資方式。部分創業者的家人并不支持他們創業,因此得不到家人的資金支持。
4.1 對政府的建議
4.1.1 加強創業政策的宣傳,落實創業優惠政策的實施
浙江省政府和各地市政府分別出臺了創業政策的相關文件,應該指派專門人員到高校進行政策講解,或者對高校創業教師進行培訓,力爭讓有創業想法的同學都能全面系統地了解創業政策。在創業優惠政策的實施方面,政策要落實到行動上,不應該只停留在紙面形式上,要使大學生能夠真正享受到創業融資優惠政策。
4.1.2 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創業融資政策,優化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該進一步擴大創業貸款的覆蓋范圍,延長貸款期限,放寬貸款申請條件,加大財政貼息的力度,對大學生創業企業實行稅費全免,減輕企業的負擔。其次,政府應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經濟環境,不斷出臺新的政策,從政策上和資金上對大學生創業融資提供支持。最后,政府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融資信息服務,與高校、社會聯合,搭建創業融資服務平臺,以解決創業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大學生的融資能力。
4.2 對市場的建議
4.2.1 創新融資渠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產品
銀行等金融機構要把向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作為一個政治任務,探索大學生創業融資的綠色通道,努力進行金融產品的創新,提供專門的創業貸款;投資咨詢公司可以對大學創業項目進行風險提示和財務資金預算;保險公司設計專門針對創業貸款的保險險種,以降低銀行的貸款風險。
4.2.2 發展資本市場,鼓勵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對大學生創業項目進行投資
在大學生創業項目進入成長期,可以引入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進行融資,創業項目進入成熟期,可以在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上市融資,這些都離不開資本市場的發展。
4.3 對高校的建議
4.3.1 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創業教育的形式
首先,在創業教育內容方面,要增加創業融資教育課程,讓學生了解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加強對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和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運用優惠政策;其次,在創業教育形式上,要增加創業實踐課程,可以邀請相關創業人士分享經驗,還可以建立校企合作,與企業合作教學,讓學生提前體會企業的發展歷程;最后,創業指導機構應加強對創業活動的指導,鼓勵學生組建創業團隊以及參加創業大賽和技能競賽,培育優秀成熟的創業團隊。
4.3.2 增加創業教育投資和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的資金支持
高校應該增加創業教育經費,重視創業教育;還可以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對優秀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可以在校內嘗試設立一個自助的資金池,讓有資金富余的同學投資項目,等項目盈利后,償還資金的本息,并對資金池進行反哺。
4.4 對大學生自身的建議
4.4.1 全面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
大學生要盡早樹立創業理想,在學校多進行相關的培訓,系統學習融資理論,互聯網金融理論,認識互聯網融資平臺,利用假期去企業實習,了解行業企業發展趨勢,為創業積累實踐經驗和積累資金,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4.4.2 全面了解和評估創業項目
大學生要通過市場調研,了解自己創業項目的可行性和發展潛力,了解自己所處的行業發展前景,根據企業的發展前景、發展階段、項目融資的風險和成本,制訂適合自己企業的融資計劃書。
4.4.3 改變落后的融資觀念
依托互聯網眾籌平臺,嘗試使用互聯網眾籌融資的方式,也可以嘗試創業基金的方式,大膽地去使用政府的創業優惠政策融資。
[1] 韓威.河南省大學生創業融資能力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2013(5).
[2] 方舟.對甘肅省大學生創業融資難問題的思考[J].財會研究,2012(10).
[3] 劉為.湖北省大學生創業融資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5(9).
[4] 劉蘭劍,梁月明.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2(7).
F830.5
:A
:2096-0298(2016)03(c)-134-04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課題“眾創時代背景下浙江省大學生創業融資模式研究(201513)”;浙江省高教學會科研課題“大學生第二課堂創新素質培養的研究與實踐(KT2015086)”的研究成果。
胡書芳(1980-),女,漢族,河北保定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金融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