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特·沃克
博主約旦·楊格在自己的博客和健康俏佳人(Balanced blonde)網站上有超過13.8萬名粉絲。這個博主致力于飲食養生,每天都曬自己的果蔬思慕西和酸奶。左側照片是健康博客的博主司潔娜·艾莉絲·厄普和哈納萊依。
當公眾發現素食主義者博主約旦·楊格所宣揚的素食飲食養生法會導致嚴重的腸胃失調的時候,這位博主收到了死亡威脅信。現在人們應該反思,這類養生理念的流行是否有點矯枉過正了。

約旦·楊格
這個25歲的加州女孩,因為飲食養生在網絡圈子里面迅速走紅,她的外表看起來很健康:開朗活潑、唇紅齒白、金發閃閃。她住在布倫特伍德。這個社區里面住滿了富裕、年輕又忙碌的人,到處都是果汁店、生咖啡館、健身房和瑜伽會館。社區背山面海,幾步路就可以走到沙灘或者深入山林。她微博的照片全是這里美麗的風光和她爽朗的笑容。當我采訪她時,她正為洛杉磯馬拉松比賽做準備。她的訓練路線從羅迪歐大道一路延伸到威爾希爾酒店。
事實上,約旦·楊格在一開始是如此平凡、合群的一個人,后來,她去了曼哈頓北部的一所學校讀研究生,其間創建了自己的博客——素食佳人(blonde vegan),此時的她在餐飲方面越來越極端。她極其苛刻地計劃著自己的日常飲食:禁食肉類、魚類、蛋奶、谷蛋白和豆類,禁食油炸食品、各式醬汁、面類和糖類。她對健康餐飲的追求開始走向了一個不健康的極端。
在堅持了一年以后,楊格的身心都到了崩潰的邊緣,一位粉絲后來在餐館里目擊了她吃雞肉沙拉。(紐約居民無所不能,手眼通天,任何人任何事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
終于,楊格承認了,自己已經陷入飲食失調的窘境。當她終于打電話跟媽媽傾訴這件事的時候,她媽媽說,早就猜到了這一天。
楊格說:“我在博客上坦白這件事之前的10多天里,我害怕極了,當我去雜貨店買雞蛋買魚的時候,我害怕人們認出我。幸運的是,有一個認出我的網友,很理解我?!?/p>
但其他人,可不會這么寬容。
楊格的病,根源于她為自己編織的健康幻想之中。健康飲食強迫癥,是一種對所謂的“健康食品”有著過度的推崇和依賴的精神失調。在這個標準之下,健康的食品不能含有任何添加劑,防腐劑。許多主食,比如面包和糖類,甚至是固體的食物,都不能食用。在最極端的時候,楊格連續30天只飲用果汁度日。
但是,很多素食者行事極端又激進。當楊格發博客表示自己不再堅持素食的時候,她的主頁和博客立刻就涌進了大量的評論,其中充滿了仇恨言論,甚至是對她的死亡威脅。
“她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她吃素只是為了吸粉;她是個沽名釣譽的鼠輩?!痹诩殧颠@些不友善評論的時候,楊格一直很克制,直到她讀到最后一條,“她又丑又胖,所有人都看不起她。”她終于忍不住,哭了出來。
當她寫下這篇微博的時候,她的頭發已經開始成團地脫落,月經也停止了。皮膚出現炎癥,開始疼痛。因為她攝入了過量的β胡蘿卜素,她的皮膚上甚至出現了橙色斑塊(在那種素食理論下,胡蘿卜和番薯是唯二能食用的主食)。她餐飲失調的問題太嚴重了,她必須先在網上坦白她在飲食上面臨的精神壓力,之后才來得及告訴朋友。
盡管如此,網上的評論還是對她沒有任何同情,充滿著對她的聲討,聲討她在素食生活中的軟弱和不忠。這個年代網絡只教會了我們一件事,那就是每個人離成為暴民都只有一步之遙。
楊格說:“這些辱罵我的人里面,很多都是我最初的粉絲,我以為我了解他們,他們卻表示在我回心轉意之前,他們都絕不理我,那一個星期我都無法入睡?!?/p>
健康飲食強迫癥是一種畸形產物,它誤導了現代社會對于食物、營養、健康和美的理解。一方面,在過去40年里,與之相關的大量食品企業誕生出來,與之相隨的還是成千上萬種自相矛盾的飲食原則;另一方面,便宜的加工食品,雖然不那么健康,卻也一直受到青睞,甚至很多最高檔的餐廳也提供此類食品。有的人肥胖不堪,有的人瘦骨如柴。對于健康的定義,一直多種多樣。2011年的一次針對社會工作者的調查顯示,他們遇到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正面臨著健康問題。
楊格說:“每個人都可能患上健康飲食強迫癥。那些珍惜身體健康的人,很容易就被那些有關于食物的負面消息嚇到。對于一日三餐,我特別焦慮,后來這種焦慮還催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段時間,每晚上床前不想清楚第二天早上吃什么,我都沒法入睡?!?/p>
對健康的追求幾乎成為了一種群體性恐慌。那些人像加入了邪教一樣,他們定期一起做鍛煉,喊著充滿煽動性的健康口號,膜拜著一大票以健康飲食標榜自己的網絡紅人。像食物類博主可口艾拉(91.8萬ins粉絲)、曼德琳·肖(24.9萬粉絲)、瑜伽導師凱特琳·圖娜(31.6粉絲)和私人教練凱拉·伊森斯(550萬粉絲)。她們身形優美,特別上鏡,這些人填充了很多人對于健康的幻想。這些網絡紅人在自己的主頁上推銷書籍、訓練計劃等,向大眾輸出自己的健康觀念。(楊格還在網上出售自制的五天量一組的果汁飲料和一些體育鍛煉裝備)。當人們下定決心要好好檢討自己的餐飲習慣,打算走上健康之路時,就會變得無比積極。這些網絡紅人,正在或多或少地改變人們的餐飲觀念。
2012年到2014年間,無谷蛋白食品的銷量增加了63%,杏仁乳的銷量每年都要增長80%。這個統計數據中還排除了英國境內1%-2%接受食品免疫治療的人的消費數據。食用這類食品的人都希望能夠減輕體重,或是單純地跟上潮流。他們的一個典型消費品就是名為健康子彈(Nutribullet)的思慕西攪拌機,在2014年的購物節上,這種機器每30秒就賣出一臺,在英國境內的牛油果銷售額比橙子銷售額整整高了900萬歐元,紫甘藍的銷售量較2013年增加40%,海藻增加了13%。這簡直就是一場日常飲食的大革命。
但我們對健康飲食的新追求是否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餐飲焦慮?或是導致我們的身心健康走向失調?兒時,我周圍許多人都喜歡英國名模凱特·莫斯,但是我們都明白,她每頓早飯上抽支煙這件事,雖然很酷,但不值得效仿。對于健康飲食,我最多堅持每周吃酸奶。但是那些年輕的姑娘們呢,在某些網絡紅人的引導之下,很可能以健康之名,養成一些對身體有害的飲食習慣。當別人告訴你,你現在的日常飲食不健康,必須加以節制,加以改變,你會不會相信?一旦你相信了,這會不會是你走向健康飲食強迫癥的第一步?
那些在網上有百萬粉絲的年輕網絡紅人,清一色的都是瘦型身材。瑜伽師司潔娜·艾莉絲·厄普(120萬粉絲)經常在網上發一些自己穿著比基尼練瑜伽的照片。照片中的她腰不盈握。而教練凱拉·伊森斯,在博客上發動了比基尼身形指南的運動,她的粉絲發自拍時都會打上“#bbg(比基尼身形指南)”的標簽。這個粉絲群體也以“健康飲食”,6塊腹肌等為奮斗目標。那些成功瘦身的粉絲,都會拍許多身著內衣或泳衣的照片,和自己之前的照片一起發到網上,來炫耀這份成就,并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這套健康理論。
現在網上以瘦為美的觀念越來越流行,由此引發的飲食失調問題也愈演愈烈。并且這個趨勢正在向移動媒體社交平臺上擴散。
博迪森健身房的創始人詹姆斯·杜威冠說:“現在健康飲食強迫癥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問題,你想象一下,一個身形瘦削,面容憔悴,卻標榜自己健康飲食的人,嘴硬地說‘我一點也不虛弱,我很強壯,有多滑稽,社交往往會把人們內心深處的不安暴露出來?!?/p>
在一件事情上,楊格和杜威冠有著相似的看法:“Ins應該向網友推出一個健康警示功能,人跟人之間喜歡攀比,這是人之常情。”
在楊格的素食之路上,有一次,在另一個博主的“建議”下,她甚至一口氣喝下了一杯有12根香蕉的思慕西(那一整天她幾乎都被撐得動彈不得)。楊格說:“我的內心很脆弱,一個人想要追求健康,就很容易輕信別人?!?/p>
她認為自己與那些喜歡搞策劃、營銷的網絡博主不一樣,她一直很克制,沒有強行向讀者灌輸自己的健康飲食觀念,也沒有標榜自己是完美身材。
“我絕不會向網友灌輸‘你該吃什么,你該變成什么樣子。每個人都應該接受真實的自己,我希望人們能夠明白,真實的生活是什么樣的,我會把自己的這種照片發到網上,”(楊格一大早起來,素顏自拍,頭發還是扎著的,雖然不夠精致,但卻充滿活力。)“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接受自己,比不停地修自己的自拍,更重要?!?/p>
楊格重新定義了自己的“均衡飲食”,一切的均衡都是相對的,楊格的新飲食計劃中包括了杏仁油、椰子油、蕎麥粉和生可可,禁食乳制品,谷蛋白制品。那些以為她徹底拋棄了素食習慣的網友,發現楊格以一種更加務實,更切實際的方式,安排自己的飲食。
不過現在網上也出現了一股反思的風潮,Ins上面有一個名為“美味斯特拉”的帳號,有12.7萬名粉絲,這個帳號上經常推銷一些碳酸飲料、糖果、酒類,他們的口號是:不榨杏仁奶。它的粉絲群對奇異籽等所謂的保健品嗤之以鼻。
去年11月,18歲的澳洲姑娘艾森娜·奧尼爾置頂了一條狀態,在Ins上向網友承認自己的許多壞習慣,并且主動刪除了2000多條狀態。還把自己的置頂說明改成了:“收腰隆胸,選好角度,才能拍出這樣的照片。我想讓所有的姑娘知道,這不是真實的生活,這是一種虛假的完美?!彼€承認了自己為了保持體重,經常節食,并且呼吁網友像她一樣,退出網絡世界。奧尼爾有超過50萬個粉絲。她之前為贊助商在Ins上寫的推廣,每條能收取1000歐元。
媒體公關和創意咨詢師麥可·帕蒂諾把這類照片稱為“小巷里撐著油紙傘的姑娘”。這類浮夸光鮮的拍照風格在互聯網上很有市場。帕蒂諾想要一些帶有真實感和自我認同的創作。他虛構了一個女性人物布雷茲·班德。她的故事在移動設備平臺上每兩周更新一次。他說:“這太諷刺了,社交媒體其實是被人為操控著的,我想要與那些見縫插針地寫軟文的博主們開戰!網上到底還有沒有真東西了!布雷茲雖然是個虛構形象,但是我要通過她為互聯網找回真實。”(讓諷刺意味更上一層樓的是,帕蒂諾說已經有好幾個品牌希望借助布雷茲推廣自己,他已經簽下了5份合同了,帕蒂諾說:“我會仔細挑選,讓有價值的東西,進入公眾視野?!保?/p>
《英國時尚》雜志和其副刊《時尚小姐》雜志的主編艾米麗·謝菲爾德則對Ins抱有積極態度,她說:“網絡社交鼓勵我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理性,并且能夠看穿表象之下的東西?!?/p>
的確,現在的年輕人開始使用小號了,這些小號只對家人和親密的朋友開放,小號上面都是一些沒化妝的照片、做鬼臉的照片等。而原來的大號上,則依舊保持那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所以,其實現在年輕人們的境況也不算太糟糕。
事實上,約旦·楊格在對待食物的問題上是情有可原的,最初,是一場痛徹心扉的分手,讓楊格走上了素食之路。相當一部分女孩子會在分手之后產生素食的傾向。
楊格承認:“那段時間我吃得特別少,體重下降很快,后來發現,堅持素食能夠保持身材。人們經常問我是怎么瘦下來的,我會告訴他們,我堅持素食,只吃果蔬。雖然我心里面明白事實不是那么回事。素食很有效果,我的身材保持了好幾年。”
楊格認為這也是她對待食物態度如此苛刻的原因之一,對于稍微不符合她飲食理念的東西,她一概不吃。有評論說她更像一個挑食者,而不是素食者,楊格說,這種批評也有幾分道理。楊格小的時候腸胃不太好,所以她從來不吃糖果和垃圾食品。但是她對巧克力卻情有獨鐘。
楊格從小就開始練瑜伽了,并一直堅持了下來,幾乎天天都做。為了備戰即將到來的馬拉松,她還開始了一個為期6周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減重訓練,每周3次。不過她說她參加這個訓練可不是為了減重。
“這種運動很有趣,它給我自信的感覺,并且在飲食上我也更放得開了。飲食方面的事,一定要張弛有度,切忌矯枉過正。”
對于那些一坐到飯桌前就開始計算卡路里的人,和那些吃飯要低熱量不要口感的人。楊格這句話肯定能給他們啟發。楊格的新書,會給那些在飲食方面有強迫心理的人,吹來一股暖風,幫助他們放下包袱,享受食物的樂趣。
她說:“對待吃這件事情上,回頭看看自己的經歷,才發現,我以前真是太作了?!?/p>
[譯自美國《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