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貝貝
由于“胡同茶舍·曲廊院”這個項目的獲獎,韓文強以及他創立的建筑營設計工作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盡管被業界和媒體冠以“新銳”的名號,75后的韓文強實際上已經擁有了諸多項目的實踐經驗,而中央美術學院教師的身份也讓他在實踐之外,能夠安心地對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進行系統的梳理和進一步的探索。
初次見到韓文強的時候,發現他本人比照片要“有型”得多。長著一張人人羨慕的娃娃臉,身著修身黑色休閑套裝的他看起來十分利落。采訪的當天上午,他參加了一個國際知名汽車品牌的商業項目,匆匆趕到工作室之后就毫不停歇地指導起工作來。“我是處女座的,天天挑他們的刺,所以他們都很受不了我?!表n文強自嘲道。
美院的自由
出生于遼寧的韓文強從小喜歡畫畫,在家人的支持下,他進入著名藝術院校大連第十五中學學習。高中畢業后,成績優異的他選擇了中央美術學院。擁有藝術背景的他之所以會選擇與繪畫有很大差別的建筑專業,是陰差陽錯的結果?!爱敃r因為成績各方面都很好,所以老師說你就去設計專業好了,我什么也不知道就去了。實際上我根本不清楚建筑到底是什么,連一個建筑師的名字都不知道?!?/p>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美術院校,中央美術學院被稱為是中國最難考的美術學院之一。1997年韓文強入學的時候,那一屆的學生只有11個人,小班教學,平時上課以討論居多。學院不僅擁有國內非常強大的師資力量,也會請國際知名的建筑設計師,比如張永和、貝聿銘事務所的建筑師等來給建筑專業的學生評圖。
“一般而言,對于建筑的學習,是從畫平面圖再到生成空間的過程。而我們則是—上來就做模型,大概有桌子這么大,完全手工,更接近于比較直觀的空間造型訓練,所以整個課程的結構也跟其他院校不太一樣,更偏實驗一些。這樣有好有壞,好處就是比較自由、開放,意識不會受到太多的束縛,不好的地方也是因為沒有框架,所以你很難構成對于知識的全面認識,會比較片面。”
研究生畢業之后,韓文強留校任教,2010年的時候成立了建筑營設計工作室。“如果將設計理解成一個特別賺錢的事情不太現實,重要的是通過做設計結交一些朋友,在真正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認識到這個社會的變化,而這是在學校里面比較缺乏的。”在他看來,實踐對于個人來說,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對于教學來說,也是一種促進。然而,要想在實踐和教學之間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特別良性的互動,依然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皩嵺`的角度要好,執行力要強,教學則偏重發散性。它們是有可能被互換的,只是目前條件還不具備。”
關系的設計
盡管做了很多成功的建筑項目,韓文強卻并不以建筑師自居,他說自己是一名設計師?!澳壳皝砜矗瑢W科之間的界限呈消融之勢,所以不需要非得去定義設計是什么。與設計的形式相比,設計的目的和內容才是最重要的。設計是一個軟性的東西,有時候是室內,有時候是室內室外,有時候是建筑,或者是景觀。比如說我們接到某一個項目,發現不需要做室內,只要把景觀做好就可以,那就做景觀就好了?!?/p>
韓文強也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反之,他說自己比較務實。在他看來,建筑就是一個如何用最小的投入來獲得產出最大化的一個學科,涉及到與政府部門、施工方、商業利益和社會影響之間的博弈,以及在各方之間達到的平衡?!坝袝r候,你的想法要通過非常有效的方式才能夠執行下去,所以你不能選擇跟它擰著,尤其是像中國目前的這種現實環境,本身就有各種各樣的限制?!?/p>
具體到一個項目之中,平衡也體現在設計之中的各種關系?!霸O計的結果可能是一張桌子,可能是一個杯子,但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不能首先去想這是一個杯子或桌子,他要想的是一種關系。建筑中有很多關系,比如建筑和自然環境、室內與室外、家具與墻面、人工光與自然光等等。”
在韓文強看來,一個好的、豐富的空間至少包含三重關系。其一是空間與自然的關系?!叭诉€是比較喜歡自然的。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實際上也是一種傳統,中國的傳統,中國講究天人合一,其中的‘天字,指的就是自然?!?/p>
韓文強喜歡院子,他覺得院子能夠讓人靜下來、讓人自省,這也是他更喜歡靜態空間而非流動空間的原因。在靜態的空間里,人們坐下來可以喝喝茶、說會話,自由呼吸,真正加深對于空間的體驗和感受?!八晕冶容^喜歡路易斯·康,他的作品是那種一條水池通向大海的,兩邊都是混凝土墻,很靜謐,很有控制性,也很有紀念性。還有彼得·卒姆托,他的建筑讓人有很強的感受性。”
其二,是空間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空間中包含的所有活動,以及活動如何與空間產生互動?!艾F在社會變化很快,業態也在不斷地細化,一個商業空間如何能夠對于這些變化有更好的適應性,甚至激活一些新的業態產生,才是最重要的。”
榮寶齋咖啡書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原本是一個書店,原來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改造成咖啡書屋之后,以復合的經營模式和多樣體驗吸引了更多的人流。而對于“胡同茶舍·曲廊院”,業主原本沒有給設計師太多的設定,最后的結果卻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現在,茶舍不僅是一個喝茶的地方,也成為一個備受品牌青睞的活動場所。“他(業主)現在很興奮,也把很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茶合的經營當中,天天琢磨這個空間里面應該放點啥,經常會打電話,放這個行不行,放那個行不行,我覺得挺好的。設計最大的價值就是,它能改變人的生活,改變人的行為?!?/p>
其三,是傳統與當代的關系?!霸谝粋€空間里,從硬件的角度說,就是在舊房子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則是對于傳統脈絡的傳承。傳統的東西不能過分地來提,也不能狹隘地進行理解,否則會變成一種符號。”
對于“胡同茶舍·曲廊院”這個項目,韓文強認為自己是在整理歷史,而這是設計中最核心的部分。這個房子有不同時代的痕跡,清代的、60年代的、80年代、當代的……該如何整理?讓老的東西保持老的或者做出適當的修復,讓新的東西變得更新,最終讓兩者處于一種并置、疊合的狀態,而不是非此即彼。將原來的庭院變成一個園林,廊道的加入使其變得一眼看不到頭,弧形的玻璃很柔軟,具有一種引導性,引導人向前走。立面之間具有一定的連續性,而玻璃本身也會有一系列影像的變化——正的時候是透明的,弧的時候就變成半透明的,營造出豐富的視覺變化和空間趣味。
韓文強提到前段時間來中國做講座的日本建筑師石上純也。他認為后者的作品,在現有條件下,做到了一種極致的清、薄、透、自然的狀態,可謂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對待日本傳統的方式?!敖ㄖ煹淖髌繁澈螅泻軓姷慕Y構和技術支撐,如果要實現一種極致的狀態,自然會面臨各種挑戰,包括結構的創造性運用、材料的制造工藝等等。”
在他看來,設計如果要與傳統產生關系,就需要用當代的技術去更多地解決這些問題。他認為龍泉寺研發的人工智能產品小機器僧代表了設計發展的一個方向。“機器可以代替人去思考很多問題,人工智能也是當前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設計不僅僅要與傳統、歷史、文化等發展關聯,也應該與人產生更高的互動關系。進一步說,設計應該更加友善,而不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持續的發展?!?/p>
循序漸進
很多人知道韓文強,是因為“胡同茶舍·曲廊院”這個項目的獲獎。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媒體采訪、項目接洽和商業合作等事務并沒有打亂韓文強的創作狀態,“我現在還是沿著自己以前做的事情慢慢做而已?!?/p>
循序漸進是韓文強一直強調的一點。2010年,韓文強在中央美術學院教學的同時,創立了設計工作室。通過朋友的介紹,工作室漸漸接到了更多的項目。潛心做事、不事宣傳,使得已經做成了很多項目的工作室在成立之后的幾年間—直處于默默無聞的狀態。
對于工作室的規模,韓文強認為十人以內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狀態。從企業經營的角度講,還會有一些調整,目的是保持項目的高完成度以及加強公司的執行力。“目前還是叫工作室,其實也不是那么規范的公司管理方式。歸根結底,做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希望這個公司更大,因為我沒有那么多的能力去管理,我只是覺得能夠保證項目能夠很好地完成就可以了?!?/p>
在現階段,韓文強不希望談過多的東西,他認為一切東西都還在嘗試當中。與很多建筑師具有文化情懷并喜歡承接文化設施項目的心態不同,韓文強則更喜歡設計一些有更多人參與的空間,比如商業空間。“有的時候做建筑師就有一種情節,總是希望自己的東西被更多的人使用。商業空間有更多的人可以參與,文化空間相對少一點,住宅就更少,而我最喜歡做的空間就是人越多越好,我覺得自己有控制狂傾向?!?/p>
而如何在傳統方面做一些更極致的事情,將其轉化為更加當代的事物,同時保持思路上的統一性和延續性,將是韓文強未來幾年不斷努力的方向。
Q&A
Q:近期有什么打算?
A:20號可能會去四川竹??疾欤抢镆鲆粋€用竹子搭建的民宿。然后去趟臺灣,我們有三個項目得了臺灣室內設計獎。包括胡同茶舍、齊長城美術館、四合院住宅改造。領獎之余順便去周邊看看。
Q:最近有沒有關注與藝術相關的東西?
A:我的同事胡泉純,他負責了一個公共藝術下鄉的項目,為貴州雨補魯村民做了很多有趣的互動藝術作品,比如說將舊的衣服轉換成藝術品,或者將日常的鍋碗瓢盆轉換成盆景。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非常貼近人的生活,我覺得這種公共藝術真正實現了與村民生活的結合,藝術介入了生活。
Q:最近在做些什么有趣的項目?
A:有一個位于北京西城區大柵欄的四合院酒店項目、位于北京朝陽區悠唐廣場的美甲店項目,以及位于河北唐山市的私人佛堂項目,再過兩個月就完工了。
Q:平時的時間是怎么安排的?
A:我的時間基本上很規律,除了學校就是工作室,還有出差,寫字,各種事。
Q:最近在集中琢磨什么問題?
A:不論是學校課題還是工作室項目都在接觸四合院改造。對于這類項目,傳統該怎么用,怎么轉化到當代生活,始終都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Q:最近在自己的業務上,你覺得最煩的事是什么?
A:一個項目周期通常很長,而且中間充滿大量不可預測的變數,這樣很耗人。但似乎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解決辦法,只能跟隨項目的進展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