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國榮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結合潼南實際,我們堅持既緊扣發展、干好“第一要務”,又狠抓黨建、做好“最大政績”,以加快建設城市發展新區“示范窗口”的實際行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立足從嚴從實,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化拓展“五大主題活動”,不斷鞏固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一是依托“爭先進、比貢獻,從我做起”活動,將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挖掘以楊闇公為代表的本土紅色遺產,發揮身邊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自信”。二是把“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執行力”活動引向深入——全面加強干部日常監管,以“零容忍”態度整治各類作風問題。三是把“我承諾、你監督”活動做成常態——推動區級領導和鎮街、部門負責人就承擔的重點任務完成時限,通過媒體公開承諾;機關、村(社區)干部結合自身工作,通過職工會、院壩會、公示欄等公開承諾。四是把“走進農戶”“和美潼南”志愿服務活動落到實處——健全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徹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推進產城互動,決勝工業化城鎮化主戰場。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產興城、以城聚產。一是在招商引資中調結構——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培育壯大五個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千億級新型工業基地,建成市級高新區,爭創國家高新區。二是在優化服務中增效益——牢固樹立“強化服務是本職、優化服務是天職”理念,區級領導“一對一”聯系重點企業,真正把傳統產業做好,把新興產業做強。三是在功能完善中提品質——依托“一江兩岸三大片”城市框架,暢通城市內外兩大環線,繁榮兩個核心商圈和五個專業市場,加快建設城市功能要件,全力打造40平方公里宜居城市。
深化農旅融合,促進產業聯動發展。充分利用“生態通風口、天然大氧吧”這一農旅資源,突出特色抓農業、圍繞農業抓旅游,打造全國知名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和鄉村旅游目的地。一是加快推動產區變景區——全面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加強基礎設施配套,擴大特色休閑觀光農業基地規模,打通景區連接通道,進一步放大農旅融合效應。二是加快推動產品變商品——深化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加大特色產品精深研發力度,開發系列旅游商品,“潼南綠”爭創國家馳名商標,構建起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三是加快推動農房變客房——依托農旅融合基地,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持續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打造“星級農家”,叫響“潼南農家”品牌,鞏固“鎮鎮有特色、村村有產業、持續能增收”的良好格局。
強化責任落實,確保民生穩定持續向好。按照市委要求,辦好民生實事、增進民生福祉。一是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以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田院經濟、新農房建設四項工作為抓手,實施鞏固脫貧成果三年計劃,確保脫貧不返貧、逐步能致富。二是切實辦好民生實事——緊扣“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加快相關醫療機構提檔建設,保障全民充分就業,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三是全力確保平安穩定——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防各類事故發生,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到抓民生保穩定、抓穩定惠民生。
(作者系中共潼南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