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光雨
自2009年天貓第一次舉辦“雙十一”購物節至今,“雙十一”已經擴散到整個電商行業,成為中國甚至全球的一次購物盛典。天貓“雙十一”的銷售額也水漲船高,從2009年的不足1個億到2015年的912億,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今年幾乎可以肯定,天貓的銷售額將會突破千億,或會成為電商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這一方面將為參與“雙十一”的合作電商帶來銷量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將大幅提升快遞包裹量,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雙十一”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業務量將超過10.5億件,同比增長35%。日前,國家郵政局、菜鳥網絡聯合公布了今年“雙十一”的備戰情況。全行業將有268萬人投入到“雙十一”快遞服務中,較去年增長超50%,干線車輛增長59%,航空運力增長40%左右。
“雙十一”,大戰臨近
每年一度的“雙十一”大戰,表面上是天貓、京東等電商之間的價格大戰,實質上卻是各大快遞企業的一場“煉獄”。“雙十一”好比春運,大家集中在一段時間坐車回家給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大家集中在一段時間網上購物,自然也給物流帶來了巨大壓力。“雙十一”帶來的物流爆倉歷史由來已久,到現在物流水平一再提高,但改善依舊有限。畢竟越來越多的電商加入了這個促銷節日,帶來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有經驗的買家大都對“雙十一”的物流心有余悸。畢竟,從備貨角度而言,不論是平臺還是商家,時間上的彈性理論上是無限的,但對于快遞企業而言,送貨的時間底線卻幾乎是剛性的,如果稍微晚一些,就極有可能連帶著平臺和商家,獲得“差評”如潮。伴隨著巨大交易量的產生,物流速度變成影響客戶服務滿意度的最大短板。影響物流速度的因素涉及倉儲、運輸及配送等一系列供應鏈行為,所以現在各大電商“雙十一”競爭的本質其實是供應鏈的競爭。供應鏈概念將物流的概念進一步延伸,是一體化物流管理理念。其要求企業在更廣闊的背景下考慮自己的物流運作,要綜合考慮供應商、客戶及其他相關者,致力于提升整體供應鏈的效率,而非僅僅物流效率。所以“雙十一”物流的競爭也不僅僅是快遞公司之間比拼,還是銷售企業從生產到銷售到配送環節整個供應鏈的效率的競爭。每一年“雙十一”的高交易量對于電商物流系統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驗,也促使行業不斷進行業務效率升級,將為供應鏈行業帶來發展動力及契機。
每年“雙十一”前夕,快遞行業都會采取各種應對措施。近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快遞協會2016年“雙十一”快遞服務動員會上,菜鳥網絡就推出了應對“雙十一”期間的大數據產品。菜鳥網絡CTO王文彬更表示,今年是“雙十一”物流“升級之年”,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是今年菜鳥的重要工作。“每年“雙十一”的量,就是第二年平常的量。”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包裹業務局徐文濤副處長表示,“雙十一”既是我們的挑戰,也是我們的機遇。”
目前各大物流業各方已經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做好了準備。菜鳥網絡根據自有的預測方法和工具,已經對各主要網點和分撥中心的投遞量進行了提前預測,并在此基礎上對人員、車輛等做了準備。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運能的調配上也做了精心準備,對主要運輸線路進行提前安排,“雙十一”期間會大幅裁減中轉環節,能夠直發的都采用直發模式:一方面提升效率;另外一方面,在生產方面給予保證。除了新開直達線路外,EMS網運部副總經理姜濤還提及,在人員儲備上,會有萬級的人員補充,郵航飛機也會增加航線。在模式和運作方面進行改進后,在菜鳥的落地配方面,今年的效率會更高。中通快遞營運副總裁倪根炎也表示,智能分單大幅度提高了末端分檢效率,智能發貨引擎也會有效調節發往各地快件的平衡,商家聚單直發減少了轉運環節,可以減少重復低效的勞動。
行業巨頭痛并快樂
盡管“雙十一”對快遞企業而言,堪稱是一場痛苦的高強度拉練,但快遞企業也由此賺得盤滿缽滿。在今年的“雙十一”重擔再度施壓之前,過往的辛苦已經提前獲得超額回報。
10月11日晚,鼎泰新材發布公告稱,被順豐借殼一事已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順豐此次借殼上市共募資80億元,主要用于中轉場建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以及冷運設備采購等,以進一步提升快遞主業的服務。10月12日,鼎泰新材以漲停開盤,股價再創近期新高。
幾乎在同一時間,中通快遞赴納斯達克IPO招股說明書細節曝光,中通快遞擬融資15億美元,主要用于配套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以擴大分揀能力;用于購買更多的車輛,以加強長途運輸能力;同時還將用于信息技術系統的提升和潛在戰略交易的投資。市場份額最高的圓通快遞,在“雙十一”大戰中任務也是最重。如今,擁有阿里背景的圓通快遞,借殼大楊創世幾成定局,日前,即將成為“快遞第一股”的大楊創世連續兩個漲停,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同樣,韻達快遞借殼的新海股份也于日前創出歷史新高,申通快遞借殼的艾迪西則創出近期新高。在業界看來,“雙十一”電商大促和登陸資本市場,既是快遞企業的兩個重要大考,同時也將烤出兩塊巨大的蛋糕。
物流股受追捧
有分析人士日前表示,去年“雙十一”,全網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大關,而按照此前銷售的增長速度,今年“雙十一”維持在千億以上將毫無懸念。目前電子商務已從單純帶動增量開始影響和帶動存量,形成了萬億級別的生態系統,行業的變革也在加劇,此類題材的潛力依然巨大。
在眾多有望受益于“雙十一”的板塊中,物流板塊在昨日異軍突起,領漲相關概念。截至收盤,擬被申通快遞借殼的艾迪西、擬被韻達快遞借殼的新海股份均在尾盤漲停,擬更名為圓通速遞的大楊創世也在前一日漲停之后再度沖擊漲停,最終漲幅達到9.89%,除此之外,物流板塊的其他個股中,怡亞通漲停,普路通大漲5.85%,長江投資、澳洋順昌漲幅也均在4%以上。對于昨日快遞股的集體強勢,分析人士表示,“雙十一”的到來,將為合作電商帶來銷量的快速增長,也將大幅提升快遞包裹量,快遞物流行業受益明顯,加之節后大盤走好,也讓資金具備較大的做多動能。
題材仍將發酵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雙十一”概念是歷年10月份比較活躍的一個題材,最近兩年中,市場對于“雙十一”概念的炒作更多停留在電商公司、物流相關以及熱賣消費品等細分領域,今年“雙十一”資金埋伏的時間較之前更早,行情啟動的時間也相對提前,因此也給了投資者更為充分的布局機會。中銀國際分析師表示,隨著“雙十一”的臨近,預計在月底之前,電商概念題材仍將繼續發酵,同時年底之前相關行業收購兼并,同業整合將是一個普遍規律,對于部分具有商業百貨類個股,投資者可重點關注。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從過往“雙十一”的銷售數據來看,母嬰、家紡、女裝、家具、手機、大家電、運動戶外等屬于銷售較多的門類,而在銷量居前的企業中,則集合了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如服裝類的美邦服飾、家紡類的富安娜、羅萊生活,大家電類的美的集團、青島海爾以及食品類的洽洽食品、西王食品等。另外,隨著各大電商巨頭不斷布局跨境電商,蘇寧云商、跨境通、生意寶等品種亦可適當參與。